APP下载

关于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思考

2019-03-05耿友玲王国庆

江苏农机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入社机手农机具

耿友玲 王国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机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衔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机合作社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风向标。

1 农机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淮安市淮安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170家,其中:全国示范农机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农机合作社13家。合作社社员约7 500人,拥有各类农机具5 200多台(套),资产总值约2.8亿元,服务农户9万余户。近几年来,淮安区农机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多,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农机具从中小型向大马力、高性能、复式、智能方向发展,服务范围从提供耕、种、收农机作业服务向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拓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合作社总量不足,单体服务能力有限

淮安区共有269个行政村,平均每个行政村农机合作社的数量还不到一个。按粮食种植配套机具效率最大化计算,合理服务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优质合作社约40家,占合作社总数的23.5%。合作社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机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如复兴镇没有农机合作社,而平桥镇却有近20家农机合作社。单体服务能力有限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合作社规模较小,农机具较少,作业服务面积小。淮安区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较大,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提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合作社。

2.2 管理不规范,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部分合作社缺乏财务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核心管理制度,运作不规范,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入社社员收益与单干相比无明显提高;有的合作社只流于形式,对内缺乏吸引力,对外没有竞争力。全区现有各类农机从业人员3万余人,入社社员约7 500人,仅占总数的25%,大多数未入社机手仅提供技术含量低的耕作和收获服务,低水平重复投资严重。

2.3 政策扶持不到位,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合作社普遍存在用地难、贷款难、政策扶持难等三大难题。目前,170家合作社中只有约60家有机库,占合作社总量的35%,大多数机具露天存放在路边村口或分散在农户家中,不利于机具维护保养。目前发展速度较快、服务于规模种植的粮食烘干机机房用地更是难以解决,如军民农机合作社、青耕田农机合作社、士芳农机合作社、国青机插秧专业合作社等都存在用地难问题。合作社贷款缺少质押物,贷款难,如艾国农机合作社、欣农合作社、双楼农机合作社等都因缺少质押物贷不到款。因不少合作社没有会计或财务管理不规范,主管部门不敢将涉农项目下达到合作社。用地难、贷款难、政策扶持难三大难题制约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2.4 农田配套设施落后,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该区农业生产中,大马力、高性能、复合式农机具占主导地位,而现有农田机耕路已不适合大型农机具行使,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2.5 农民生产观念落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部分农民的生产观念还停留在土地承包阶段,不愿进行土地流转,致使合作社流转土地不连片,农机具作业效率不高。如祁大庄农机合作社、根本农机合作社、青耕田农机合作社、军民农机合作社等合作社都因存在流转土地不连片问题,致使大型农机具难以发挥效率,机插秧田块用水难,影响合作社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合作社发展环境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予以统筹安排,切实解决合作社机库、烘干房用地难问题。改善合作社融资环境,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机合作社发放贷款,为合作社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根据淮安区合作社实际发展情况,给予可行的项目扶持,加大农田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全区农机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3.2 强化典型培育,引导合作社做大做强

按照“一村一社”的服务模式,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农机合作社,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予以扶持培育。鼓励为整村、整镇粮食生产提供质优价廉的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高效设施农业提供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服务,鼓励组建集生产、经营、加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认真总结典型合作社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开展宣传,吸引更多机手入社,壮大合作社实力,引导更多农民选择合作社提供的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

3.3 精准用力,培育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

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农业项目资金,强化对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法规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使他们成为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引领行业发展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强化对机手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驾驶操作水平、维修保养水平、故障排除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操作、维修技能的新型职业机手;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他们成为懂管理、能经营、会核算的农村理财能手。

猜你喜欢

入社机手农机具
听一线机手“吐槽”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收割机安全操作“八忌”
寿光10万农户“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