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途径探索
2019-03-05苏元键
苏元键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内涵概括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表明核心素养在教育范畴中不是单一的、可被量化的教学目标,需要综合多种学科价值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也从侧面肯定了不同学科开展核心素养教学的合理性。英语是初中阶段的主科之一,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符合“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学习目标。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阐释,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可归纳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其中“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两个组成部分,是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主体内容与基本实现途径。本质上,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是立足初中阶段分科模式下聚合不同学科特色、内涵、优势的手段,例如,以英语学科为“媒介”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与品质,而并非狭义上的英语知识,诸如语法、词汇、语音等仅服务于初中英语考试的内容(蒋京丽2016)。因此,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需要跨越传统的教学途径,通过资源、方法、模式等的重构体现对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针对性。
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性
(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体系创新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顺应“知识经济”竞争态势,有助于增强创新及实践意识,提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适应能力(杨秀艳2019)。具体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层面,则有助于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修正、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方法改进,彻底扭转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视域下英语“第二语言”的功能局限性。
(二)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提出旨在促进这一任务的落实。但鉴于学校教育分科教学模式下各学科所表现出的学术领域差异性,有关“如何落实”的问题,还需要顺应学科自身的规律。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微观手段”,即以英语学科为途径,挖掘英语语言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价值,进一步通过教学手段予以呈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三)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立足现状,虽然“核心素养”作为概念被提出已久,但在具体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施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本质上,这一问题与“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殊途同归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理顺学科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其核心素养教学也奠定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承担自身教育使命及意义的同时,以“第二语言”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催化”作用(陈红星2019)。
二、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认知误区
《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初中英语学科整体难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总目标的设定,旨在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尤其初中英语在传统教育思维中被视为高中英语的准备和奠基阶段,这极容易导致教学重点落实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以更好地服务于“中招考试”(吴安华2018),而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而造成一些认知误区;通过教学实践与经验归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认知误区
初中阶段分科教学模式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学模式的巨大反差,造成应试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部分教师将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视为初中英语学科能力,这种对其内涵认知的曲解也进一步导致教学目标认知误区,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看似遵循核心素养要求展开的教学设计,表面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但本质上却一致指向“考高分能力”,即学生学习所得的依然是知识、技能,极少从教学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
(二)核心素养教学方法认知误区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工具属性与人文属性统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从工具维度和人文维度分别制订有效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效果的平衡。但现实中,初中英语的学习大多是围绕“工具价值”展开的。例如,教师会强调学生词汇量掌握、完形填空正确率、阅读理解能力等,以“考试问题”为基础展开教学,以及进行一些“聪明的”答题技巧的传授。这些都会导致英语工具(主要是考试工具)属性不断凸显,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化的认知逐渐削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
(三)核心素养教学场景认知误区
文字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它是以整个人类社会为教学场景的。而现阶段,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仍然坚守课堂场景的价值,即便在英语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要求的大趋势下,也很少顾及课堂之外的教育场景开发,这就为进一步强化被动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在空间、时间的约束下,大部分情况下处于“知识灌输”的学习状态。
(四)核心素养教学对象认知误区
《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核心素养教学对象的基本定位。但相当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却是按照“以教为本”的原则展开的,围绕“以知识为中心”构建教学途径——以英语学科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为例,初中阶段(7—9 年级)应该循序渐进地完成三、四、五级目标,每一个目标的进阶都意味着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郑礼宝2019),要严格遵循初中学生为主体的身心发展、智力发育水平展开,如果一味地强调“以教为本”,1—9 年级之间的教学对象区别就会严重模糊。
三、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途径
要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在途径构建上应遵循各自维度下的要求,不断提高核心素养教学的针对性,这也是走出教学目标认知误区、教学方法认知误区、教学场景认知误区及教学对象认知误区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如前文所述,语言能力是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其他三类核心素养的媒介。狭义上,语言能力被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学科无论知识还是技能,也都包括这四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且作为第二语言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英语在母语环境中的融合、交叉,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语言意识,养成主体性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毛允超、齐珍2017)。换言之,初中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教学途径应落实在广义上的应用领域。例如,构建生活化语言交流场景、开展课堂小游戏、组织英语演讲竞赛等,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带动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形成“我要学”的意识之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教学途径的构建也就成功了一半。
初中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教学途径成功的“另一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教材的高度关联,避免过度碎片化的知识状态出现,打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另一半”的实现较多依赖教师对教材的加工能力,通过将教材理论资源转化为实践交流资源,为应用提供充分条件。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 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日会”作为一个交流主体,设计一个课堂对话模式: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s your talent?
—What gifts do you want?
学生在“生日会”的情境创设下,按照对话模式展开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与该话题的相关单词,由此不但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可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强化单词的记忆,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奠定词汇基础。例如:
—My birthday is October 1st.
—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
—I hope everyone is happy.
(二)初中英语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结合前文对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误区的分析,学生不是“知识容器”,容易被说教式、机械式、灌输式等教学思维抹杀思想动能,被教育成遵照标准答案的“考试机器”。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教学的目的在于激活创新意识、质疑精神、思辨能力,让学生不断放飞自我,在“思维发散”中获取更大的成就(王得娟2019)。在具体的教学途径构建中,教师应注意生活中成功、失败等经验、教训的传授,书本上哲学性内涵的挖掘,以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4 Amazing Science 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反思“科学发展究竟带来了哪些不良影响”,通过这种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
(三)初中英语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基础上的,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摒弃“分数至上”的狭隘认识;其次,根据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两个方面设计教学方法,前者的教学方法应突出语言应用,后者的教学方法应突出语言意识;最后,对教学场景进行拓展(周奕君2016)。英语作为语言,其学习场景可以是任何一个社会空间,而不局限于课堂,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立足当前“互联网+”背景,教师应积极探索互联网+英语学习的合理途径,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Play Sports 教学中,书本上有关“体育运动”的资源远不及互联网平台丰富,可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的“调查报告”,如NBA 常规赛季前三名的队伍信息,在书面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口语讲解,在兴趣驱使下,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形而下产物,文化是语言的形而上形态。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核心素养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内涵、演变、特征等,在了解差异性的基础上,从中吸收先进思想、理念、知识等,最终达到价值观的认同。本质上,文化意识核心素养教学是跨越英语学科之上的,在教学途径构建中可筛选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的部分事实。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Our World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Rainforest”这一主题出发,基于“保护雨林”向“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延伸,除了教材资源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渠道搜集一些“杀戮动物”“破坏地球”的反面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环保文化意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