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
——习近平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思想与实践论析
2019-03-05董德福朱小颖
董德福, 朱小颖, 吴 俐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发展至今,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其中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不忘传统,但并非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凭藉其深厚的历史思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这一文化方针是习近平 2013 年 12 月 30 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当时的提法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他反复重申这一思想,将其表述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毫无疑问,“双创”思想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文化方针(以下简称“双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40-41。习近平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三个维度,系统阐述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把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 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前提
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问题,是社会实践与意识的逻辑基点,也是所有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国家均须面对的基本的文化方略问题。爱德华·希尔斯的《论传统》(2)参见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版。作为西方世界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探讨“传统”的著作,梳理了传统的内涵、变迁、趋势等关键问题,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但由于对传统的偏爱,使得其未能彻底突破传统与现代性“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诚然,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的滋养,但更要让传统在现代化中获得新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博弈日盛、国际社会探寻新路急需中国智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政治伦理、哲学智慧尤显珍贵,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良莠不齐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2]101,唯其如此,不可不加区分地模糊待之,而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取舍与改造,通过“双创”实现其与当今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的对接,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凸显其价值。
其实,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早已有之。20世纪80年代,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立足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角度,提出了“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一重要文化建设课题。相比较而言,习近平倡导“双创”,既涉及文化学意义上中国传统思想现代化这一主题,更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在运用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他所提出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3]313,不仅是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而且是中国文化再生的不二法门。
习近平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203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面性,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新时代时空坐标进行精准分析,既不能全盘否定、一笔勾销,也不能形式主义的照单全收、简单复古,而应秉持辩证法这一利器,对传统文化作出符合当今时代的新阐释,推进其新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双创”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精髓,是他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所作的前瞻性阐发。“双创”的前提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唯有科学处理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我们才能超越历史,迈入正道。
首先,以传承为基础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创新。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创造与创新并不意味着不要传承,也决不是与传统划清界限的另起炉灶。离开传承的所谓创新,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必定陷于空无所创的窘境,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4]164。当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社会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必须承认,当代中国是传统中国发展演变而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当不忘老祖宗,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份珍贵的遗产”[5]534。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承继这份遗产的基础上,系统化创新传统文化中碎片化的知识性结论和基于感性直观的哲学睿智,用当代中国鲜活的大众话语阐述之、升华之,从而更好发挥其咨政育人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其次,追求创新的传承才是有生命力的传承。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传承传统文化,而在于怎样传承传统文化,只有建立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与历史文化认同感,才能畅通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文化价值新的生长点在于创新,有悖于时代特征和实践创新的文化继承,只是怀旧与复古,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和世界性价值的呈现。一切文化都有时代性和阶级性,超越时空和阶级的所谓“普世”文化是不存在的,妄想“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所谓超时空的思想文化,只能是到处碰壁[6]240。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产生力量,必须让其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创新与转化,改造其形式,拓宽延展其内涵外延,挖掘其当代价值,让中华传统文化生命之树常青。只有这样以创新为旨归的传承,才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真正的传承。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充满着曲折,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尤甚,常在回归传统与否定传统两个极端间游走。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牢固确立就缺少思想理论基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便是在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关系前提下推进“双创”。
二、 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目标
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双创”,既是中国文化存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当代国人确立中国文化自信的需要。增加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是习近平文化观的显著特点,他从国家兴亡、民族独立的高度多次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7]135,“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8]6等。习近平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学养与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立足新时代新实践,继承并创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价值观,向我们展示了“双创”的目标就是培育并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夯实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
2017年,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化部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发展工作,重点强调了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工作导向、方法与原则,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9]。
《意见》以习近平文化观为遵循,把“双创”列入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将“文化自信”纳入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将“双创”与培育并增强文化自信联系起来。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推动“双创”的基础和动力,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双创”将无所依凭;另一方面,“双创”又强化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与生命的体认,通过传统与现实的对接,释放传统文化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解决当今全球问题,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0]87。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不仅是中国文化转型并提升其影响力之所需,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文明发展处于“歧路”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贡献智慧。
三、 践行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典范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来源之一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资源。他不仅在理论层面大力倡导“双创”,尤其可贵的是还身体力行地在解决当代中国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借鉴并转化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将倡导与践行统一于一身,为新时代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一) 转化创新中国传统“知行观”
“知行”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历代思想家对之均有所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比如,《尚书》推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开知行孰易孰难认知之先河;孔子知行兼重,力主转知为行,开创了知行观的中国学统;荀子主张“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秉持心学突出心的统帅作用,站在唯心主义立场倡导“知行合一”;王夫之则系统化总结并反思了中国古代知行观,提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等等。在中国哲学传统中,“知”更多的是道德良知,“行”主要指行动践履,“知行”主要属于道德伦理范畴,其关于知行孰轻孰重或孰先孰后的见解包含着片面的真理,需要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阐扬,并在具体运用中从道德论、认识论、实践论层面对之进行整合与改造升级,极大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知行观。习近平注重对知行互促互进、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传统智慧的吸取和借鉴,在理论和实践、思想和行为、德性与德行的辩证统一中改造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植于中国知行合一的思想沃土中……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11]。
习近平对传统知行观的“双创”首先体现在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中。他在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突出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知行合一”“为什么要知行合一”“怎么做到知行合一”三个问题[12]。2014年1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13]39-40。不可否认,一个时期以来,党内一些干部身上确实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怪状,这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是对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严峻考验。对此,习近平突出强调了“知”(思想自觉)与“行”(行动自觉)相统一的重要性,通过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找差距、去积弊,在行动上抓落实、促整改,从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力量,推动思想自觉向行动自觉的转化,使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策执行力落到实处。用习近平的话说,“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8]89-90。换言之,只有将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落实“知行合一”这一传统哲学智慧,才能真正补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之“钙”。
习近平对传统知行观的“双创”其次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总书记高度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从知行合一的视角看,学习、理解24字核心价值观并做到“内化于心”固然重要,但这仍停留在认识即道德认知的层面,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2,通过“外化于行”的道德实践才能使之得到落实、发生作用。死记硬背24个字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要遵循知行合一原则,在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的统一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使之时时处处事事发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指价值观的要素和内容,还包括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二) 转化创新中国传统“义利观”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义利关系似乎情有独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对之均有大量阐述。相比较而言,儒法两家倾向于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各强调一个方面,儒家“罕言利”,或虽言利也是“重义轻利”;法家则反之,提倡“重利轻义”。与儒法两家的对立思维不同,墨家将义和利统一起来,不离开利(公利)而讲义,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义利合一”,极而言之,利就是义。不同于儒墨法,道家崇尚道法自然,主张“义利双弃”,换言之,义和利均不在他们的学术视野范围内。无论是从理论逻辑还是从经验事实看,儒墨两家的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主流,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也更大,更值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之加以传承与创新。习近平对之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并运用于指导改革实践、改善全球治理、重建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首先,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传承创新中国传统义利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时空背景下,习近平聚焦“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淡化GDP崇拜中追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引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把改革开放推进到全新的阶段。习近平深受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滋养,坚持义字当头且兼顾各方利益,其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世界对公正经济政治秩序的期盼,在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传承、创新、转化、升华了中国传统义利观。
其次,在维护与创新国际关系方面传承创新中国传统义利观。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国竞争加剧、国际关系重塑、全球治理赤字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张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指出在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文化上要远离高低优劣文明观,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交流互鉴。这就从义利关系上为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文化交流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在全球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的今天,习近平义利观的全球性意义在于,他始终站在为各国人民谋福祉的高度,毫不动摇地坚持让自己过得好的同时也要让别人过得好的发展原则,强调“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14]。这里所谓义利兼顾、义利兼得、义利平衡不是就一时一事一地来说的,而是放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新时空格局中来考量的,这种摒弃零和思维、追求合作共赢的义利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是推进中国传统义利观“双创”的典范,从一个维度诠释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通”性,为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共赢奠定了价值观基础。
习近平的义利观通过突出义以追求义利兼得,超越了无利之义的理想主义和不义之利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思想谱系中,儒家“罕言利”“义以为上”“重义轻利”义利观无疑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一旦落实到现实层面,其光环随即褪色,难以有效激发发展动力;相反,任何见利忘义或为了一已一时之小利而不顾乃至牺牲人民之公利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都不可能行稳致远。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有着丰富的义利思想,但简单沿用到新时代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必须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人类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之时,习近平义利观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重塑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奠定了道德基础。这种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义利观,跳出了“零和博弈”的惯性思维,向一家独大霸凌世界的传统治理观说“不”,对于实现互利共赢、追求和平发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改善全球治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习近平提出“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15],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习近平承诺中国将正确的义利观贯彻到底,主动承担并积极履行中国责任,强调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努力推动全球气候对话与谈判,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做出中国特有的贡献[16]。
(三) 转化创新中国传统“和合观”
中国传统文化是智慧的宝藏,其内涵即使在今天也是极具价值的思想资源,尚和、贵和的“和合”思想是其中最具闪光点的内容之一,和合之境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当代中国能够贡献于世界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张立文先生立足当代充分阐释并转化了中国传统和合思想,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合学”,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思路和智慧。经过“双创”的中国和合思想,为人类奉献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合作共赢的发展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资源。习近平对中华和合思想多有阐发,指出“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他致力于中华和合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和平相处的国际观。“在5 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17]这段充满自信的文化自述,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开具了药方。人们常提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究竟拿什么走出去呢?和合文化当然是拿得出去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经转化,就能广泛运用于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方面,在世界历史时代其价值尤为突出。习近平从中国传统和合价值观中汲取营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积极倡导构建中拉、中非、中欧、亚太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反对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宣示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多次表示要与其他国家做好兄弟、好伙伴、好邻居。中国在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别国的利益关切,在维护利益共同体中构建以合作共赢、命运与共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在民族史、地域史逐步走向世界历史以后,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起来,为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尊重、友谊奠定了文化基础。但与此同时,文化误解也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这一方面是认识能力问题,一方面是价值立场问题。任何“居高临下”式的文化价值观,都可能导致某种文明“中心论”,这个问题不解决,世界将不得安宁。习近平文化观的一个突出贡献就在于,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各国文化交流中,肯定异质文化并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反对任何普世价值观和对不同文化作“高低优劣”的价值判断,而是倡导尊重差异、和而不同、交流互鉴、欣赏多样的文明观,强调“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18]。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如何认识并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与自然各自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以“自然—人—社会”为系统要素的社会文明的进步。习近平总结各国现代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汲取中国传统自然观的智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50的哲学命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推动建立保护自然、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他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且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指标之一;不仅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主张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为中国发展开辟新的经济生长点,陆续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等新理念、新思想,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逐步形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把改善全球生态治理作为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主张生态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担责任,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从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从战略层面施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选择。习近平传统文化“双创”思想及其实践,揭示了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呈现了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有根基、才有生命力;在创新中传承发展,这样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传承、才能更好凸显传统文化的价值。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全球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奠定了文化基础。他身体力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双创”,为延续传统文化魂脉、创新传统文化形式和内容、彰显传统文化意义、建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方向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