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儿童牙外伤与性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9-03-05郭飞飞赖新鑫周志斐陈宇江葛鑫王小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外向外伤

郭飞飞 赖新鑫 周志斐 陈宇江 葛鑫 王小竞

本研究课题组基于对影响儿童牙外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分析,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牙外伤儿童的内向-外向性格进行量化评分,统计分析性格因素与儿童牙外伤发生的相关性,以期对儿童牙外伤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招募自2015-10~2017-12来我科就诊的7~14 岁牙外伤学龄儿童,制定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最终306 名(男性198,女性108,平均年龄9.72 岁)儿童纳入该研究,所有纳入样本及其监护人均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受试者身心健康,无系统性、传染性、遗传性疾病,无外院诊治史,可独立完成量表问答。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拒绝参与该研究者。

1.2 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结合儿童用艾森克人格测试量表的内容,围绕E量表(外向-内向,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制作相对应的个性问卷(表 1),根据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中E量表的计分项目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计分方法:T(标准分)=50+10(得分-M)/SD,其中男性M=13.49, SD=3.02; 女性M=12.48, SD=3.45; T>60表示外向倾向, T<40表示内向倾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进行性格量化评分,并询问牙外伤发生的原因,记录根据Andreasen分类法的外伤牙类型、口腔检查情况及监护人对该患儿性格的主观评价。

表 1 艾森克E量表个性问卷Tab 1 Eysenck E scal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对检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样本间的性格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格类型间外伤牙累及数量的差异,多因素分析外伤牙数量与牙列发育情况、监护人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检验水准α设为0.05。

2 结 果

2.1 牙外伤与性别、牙发育情况的关系

2.2 性格因素与外伤牙数量之间的关系

对牙外伤学龄儿童的性格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使用艾森克性格量表检测结果表明外向型占7.8%,中性型占63.7%,内向型占28.5%,而监护人对患儿性格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好动型占66.7%,中性占22.5%,内向型占10.8%。对外伤牙数量与性格之间的相关性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表 3),不同性格牙外伤儿童患牙数量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向型患儿较内向型和中性患儿外伤累及患牙数目更多,而监护人对患儿性格的主观评价结果与外伤牙数目之间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

2.3 牙外伤原因及分布

对纳入样本发生牙外伤的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图 1),各种原因(玩耍、绊倒、滑板、球类活动等)导致的摔伤是造成牙外伤的主要原因,占总数的88.9%,少数因击打伤(5.2%)或交通意外(4.6%)。累及牙位以11、21最多,其次为12、22;类型以冠折多见,其次为牙震荡、亚脱位。

表 2 不同性别样本性格间的差异(男:198,女:108)Tab 2 Difference in personality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samples (Male: 198, Female: 108)

表 3 不同测评方法对应外伤牙数量组间多重比较Tab 3 Multiple comparisons between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he number of traumatic teeth

图 1 牙外伤发生原因(图A)、累及牙位(图B)和牙外伤类型(图C)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 of tooth trauma (Fig A), the affected tooth (Fig B) and the type of tooth trauma (Fig C)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牙外伤学龄儿童的性格因素进行探索分析,有效客观地量化了该研究样本中性格类型与牙外伤伤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儿童牙外伤的个体化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样本间的性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格与外伤牙数量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外向型性格的儿童对应的牙外伤伤情更为严重。

在本研究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83∶1,好发年龄为8~10 岁,同时外伤累及牙位和外伤类型的分布亦与文献报道中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类似[13],但该研究结果示不同性别样本间的性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者认为该现象可能与这一年龄段男女儿童性格均相对活泼好动,活动范围和项目类似,存在易发牙外伤的共性因素等有关。从牙外伤儿童的监护人对其性格的主观评价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均表现的较为活泼,尽管使用性格测评量表所得结果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倾向,分析这部分测评结果为中性性格的评分情况分布可见接近外向倾向者(量表得分在14~16这一范围)约占60%,男女之间并无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发生牙外伤的儿童无论男女均有一定的外向倾向性,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仅表现为牙外伤在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率的差异。

在该研究中发现,儿童的性格类型与外伤牙的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外向型性格的患儿外伤牙的数量要显著高于中性及内向型者,这意味着外向型性格的儿童在发生牙外伤时易造成相对更为严重的创伤。目前牙外伤伤情的判定主要依据的是外伤累及的牙齿数目[14-15],尚无相应的根据牙外伤的类型及外伤牙的复合损伤等作为判断牙外伤伤情标准的规范和准则,仅根据外伤牙的数量已经表现出与性格类型的显著相关性,推测如果按照“一种规范化的伤情量化评分标准”进行分级或许更能彰显性格因素对于儿童牙外伤伤情的影响力度。但在根据患儿监护人主观评价进行性格类型划分时,性格与外伤牙的数量之间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这说明单纯的根据主观感受并不能真实的判定儿童的性格类型,无法为儿童牙外伤的个体化防治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可以为我们广大医护人员提供直观的数据结果从而对个性评分表现为外向或接近外向的学龄儿童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宣教,诸如警示教育、佩戴防护牙托、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或加强自救能力等等,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儿童口腔诊疗领域。但该量表虽然应用便捷,但对于年龄过小的儿童亦存在无法清晰理解问题的现象,可能会对测评结果产生影响,故该量表更适用于7岁以上主观判断力较好的儿童,对于成人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在本研究中,学龄儿童牙外伤的发生原因存在相似集中的特点,分析这一结果主要考虑与该年龄段的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日常活动基本一致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16-17],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学龄儿童牙外伤的发生率和原因均有不同,这可能与不同地域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对牙外伤预防的重视程度及医疗体制等有关。就本研究结果而言,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摔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可能从源头上遏制这类损伤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儿童牙外伤发生的概率。

此外,在该研究样本中,上颌前突者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该因素可能是外伤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对上颌前突与外伤牙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推测这一结果可能与在该研究中对上颌前突的程度未进行细化分级、上颌前突的患儿前牙是否存在外伤早期接触点、外伤发生时颌面部的受力方向等有关,也可能与样本量相对不足或因该研究中并未对该部分上颌前突的患儿进行相应的头影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该比例相对较高有关,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综上所述,儿童性格类型与牙外伤伤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为儿童牙外伤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可将该测评量表应用于儿童外伤防治的诸多领域,诸如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为外向型性格的儿童配备防护设备设施、避免参加危险的运动、防止事故发生等。当然,牙外伤的影响因素很多,牙外伤的有效防治需要社会集体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外向外伤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2014年某市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的分析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
清涧县辍学儿童逾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