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的家政服务人员社会融入问题探究——以上海为例

2019-03-03李成碑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政上海人员

李成碑

(上海开放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今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中,城市里的无数家庭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的家庭都会面临若干问题,要使这些独立的空间正常、高效运作,就越来越离不开家政服务的助力。特别是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格局形成,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二胎家庭增多的情况,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越来越多,因此上海家政服务已成为刚性需求。

据统计,上海目前的800多万家庭中,正在使用或者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在上海工作的家政人员高达50多万人[1]。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服务人员从事家政行业,这也正应对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在这些人群中却有50.1%家政服务人员觉得社会对她们存在偏见,严重困扰他们在上海的社会融入。为了更好探究家政服务人员在面对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必要先探讨他们进入上海这座特大城市的模式。

一、家政服务人员进入城市新模式

(一)独身候鸟模式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也相对较高,据统计,在上海工作的家政员中,安徽人占54%,河南人占16.6%,江苏人占14.25%,黑龙江人占4.05%,陕西人占4%,江西人占2.65%,浙江人占2.55%,湖北人占1.3%[1]。可见家政员大部分来自安徽、河南和江苏等地。那是什么原因吸引外地从业人员前往上海从事家政行业呢?根据上海市妇联2017年对家政员生存现状调查结果显示,5.35%的人月收入超过10000元,11.7%的人月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之间,44.75%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1],可见家政服务人员算是低技术门槛的高收入人群,这样的结果就是吸引更多低学历的人前来从事家政服务,工资待遇较低的家政人员流动到工资待遇较高的地方。那么在这些人群中,有48%的人直接住在雇主家里,11.85%人住在单位集体宿舍,自己一人居住的有4.9%[1],可见大部分人是独自一人在上海打拼。上海家政服务业市场比较大,机会也比较多,独身候鸟式的家政服务人员流动率比较大,哪里给的待遇高就去那里,因此他们不会长期在一家家政公司工作。其次这种模式的存在还可能与中国传统观念有关,在中国传统中存在着落叶归根的观念,独身在上海打工的目的就是挣钱,将来不想做了就回家生活、养老。种种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导致了独身候鸟模式以较大比例存在。

(二)家庭迁徙模式

除了独身家政人员来到上海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以外,还有11.2%的家政服务人员是与自己的配偶一起来到上海打工。这样就形成了另外一种模式-家庭迁徙模式。

这样的模式下,家政服务人员和他们的配偶打算长期留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因为从实际来说家政服务人员收入不算低,如果回到家乡基本不可能找到这么高待遇的工作。其次目前上海正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行业,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家政从业人员前来就读。在政策上上海也提出了积分落户政策,家政服务人员可能通过提升学历、技能落户上海,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家政服务人员及他们的家庭留下来。同样还有部分家庭将自己的孩子接到身边,一方面他们不想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另一方面他们想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资源,享受更好的教育环境。家庭迁徙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家庭完整性,有效避免了在外打工的家政服务人员独身带来的种种问题。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失落、痛苦、压抑的时候,有亲人陪伴能大大缓解这种状态,夫妻俩在一起生活能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感情也会更加深厚。因此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家庭正常的发展。

家政服务人员来到上海,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面临的问题也与原来不一样。因此无论单身候鸟模式还是家庭迁徙模式,可以说家政服务人员不仅仅是在地理空间上移居,也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更是个人或者家庭从外来人向本地人的转变过程,都涉及到家政人员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转变过程。因此不管以何种方式到来,大家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去奋斗。

二、家政服务人员面对的新危机

可以理解家政服务人员为了更高的收入更好地生活,有的独身一人,有的举家迁徙来上海打工,面对未知的生活环境与工作,他们面临着一些新危机。这其中既有个人、家庭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

(一)心理观念认同危机

对于外来打工的家政服务人员来说,心理观念认同就是一个首要的危机。面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政服务人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她们没有归属感,更与本地人存在一定隔阂。家政服务人员也处于弱势地位,近半数家政服务员认为社会或雇主对她们有偏见、歧视,一方面出现了家政服务人员对雇主不负责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导致雇主做出不信任家政服务人员的举动。再次,大部分家政服务人员由于地域、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的不同,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方面的观念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她们来到上海,接触的是大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毫无疑问与之前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格格不入。这更容易把她们自己封闭起来,当成繁华城市的一个看客,却不是城市一员。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公平民主制度,但是家政服务人员却几乎没有资源优势,在这样的强烈反差下家政服务人员很难在心理和观念上有认同感。家政服务人员不能被这些无形的精神压力所困。她们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适应与上海相匹配的生活方式与观念,这样才能得到雇主和整个社会的认可。

(二)教育培训危机

接受教育培训是家政服务人员提高劳动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家政服务行业准入门槛低,技能培训不完善即使有培训也是临时性的。据统计上海市场上经过正规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中有中高级职业等级证书的不到10%。但作为家政公司来说加大对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势必要增加师资力量和一些实际操作设备,相比较而言并不经济,同时随着改革国家也取消了家政职业资格等级考试,可见家政服务人员接受培训教育是严重不足的。但是家政服务人员对于提升自己劳动服务技能以及学历有着迫切的需求,一方面他们希望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从事更优的家政工作,带来更高的回报。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家政服务人员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据统计在上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家政员不足两成,相对比较少,但是想扎根在上海,就必须要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客观上说家政服务人员的确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但是如果通过培训或者提升学历让他们能取得更高的收入,亦或成为新上海人,有可能把这种不稳定转变为稳定,更好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情感互动危机

情感互动危机是一个严重困扰家政服务人员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夫妻关系来说,很大部分家政从业人员都是独身出来打工,因此她们常年离家,夫妻分居,一定程度上存在婚姻和家庭关系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比较突出。甚至有研究指出,在打工潮的背景下,大量夫妻出现分居现象,为了解决孤独寂寞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出现了“临时夫妻”的现象[2]。项丽萍在其研究中指出夫妻的长期分居,这就导致夫妻共享时间的减少和夫妻的异质性增强,直接影响到夫妻关系的变化和婚姻的质量,有的还导致夫妻情感淡漠家庭解体[3]。这正是缺少情感互动,给对方带来了心理困惑和压抑,严重的还会产生精神忧郁甚至自杀现象。因此增加情感、社会互动可以减轻她们心里的压抑与寂寞,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工作、生活中来。一般情况下,在上海的朋友越多,越容易融入整个社会,越有助于社会交往的成倍扩展。随着家政需求量的增加,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交往圈子有所扩大,但他们的社会交往圈子仍然局限在亲属、老乡等范围内,这种依附于血缘、地缘之上的社会交往圈往往具有同质化高的特点,一定程度影响了她们的社会融入程度。而且大部分家政服务人员来自外地,她们对于上海话听不懂不会说,语言不通的问题也严重影响她们的社会交往。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政服务人员选择通过虚拟软件进行交流。一方面,这种虚拟交往有利于家政服务人员排遣工作、生活的压力,她们常在上面唠嗑甚至吐槽社会,以排遣寂寞。虽然家人不能时刻陪在身边,但网友的陪伴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缺憾。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的社会交往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长此以往家政服务人员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更多融入大城市现实交往的机会。

(四)社会保障危机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养老服务和医疗消费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不同统筹地区的相关配套政策也不一样,这导致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跨统筹地区转移后许多细节的衔接出现障碍。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服务机构签订的都是劳务协议,不缴纳养老金,大部分人在老家缴纳的是农保和新农合,少部分人缴纳社会保险,有个别人以前是城镇职工有社保。家政员们普遍反映退休后回老家养老只能领取一两百元养老金不够生活支出,因此即便现在年纪大了仍要坚持工作。也有一些收入较高的家政服务人员,在获悉自己每月要缴纳一笔较大额的个人社保费后才能参加上海社保,仍表示希望能签订劳动合同,自己也愿意承担所有费用。

另外,看病不便也是家政员的“痛点”。家政员有病往往需要回老家医院看病才能报销医药费。因此许多家政人员平时有些小病不会去医院看,大多忍一下,有时会问雇主要些药或者自己去药店买些药服用。可以说小病靠熬、大病回老家是家政人员的普遍情况。

三、有效应对家政人员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政策,以社区单位为抓手,共同促进社会融入

要积极促进家政服务业良性运行,首先就必须配以良好的服务措施,因此政府要从上海实际出发灵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要立足实际,并且要做到稳定和长久。其次从社会资本来看,社区居民的互惠、互信、互助也能促进了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参与。帕特南的研究也表明,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市民就越热衷于参与社团和公益事务[4]。社区往往是家政服务人员就职单位所在地、子女上学所在地、家庭居住所在地、基本服务办事所在地,社区是家政服务人员接触比较频繁的公共场所,社区通过加强对内外资源的整合,对社区内各项设施、制度的完善、对各项服务效果的提升,这些都能满足家政服务人员多样化的需求,同样在社区内针对听不懂、不会说上海话的家政服务人员来说可以开展学说上海话等活动,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团体和社会活动,为她们营造良好的社区融入环境、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等帮助。以此来实现她们的行为目标,进而获得对身份的认同。

最后还应该扩大家政服务人员参与政治生活,积极促使她们在社区、单位参与选举深化民主自治。推动家政服务人员参加评优和推优活动,提高她们创优评先进活动人选比例,增加家政行业骨干在职代会、妇代会等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代表人数,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加入共产党、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营造关爱家政服务人员氛围,鼓励和引导社区和单位关注该群体。同时也丰富家政服务人员在社区、单位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她们与社会的交流。

(二)加强职业培训与教育力度,提升文化素养与实操技能

目前就上海家政专业教育来看,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培训教育都是很缺乏的,但是目前国际家政教育却发展迅速,美、日、北欧、菲律宾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均已建立完备的家政教育体系,其中美国现有 780 所大学设有家政系, 有的还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5]。日本自1994年开始就规定,家政学为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并针对日本教育体制中有男高、女高、男女共校的普高的体制,审定编制了三套适用于各类高中的家政学教材[6]。可以看出各国对于家政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积极促进整个家政专业的发展。从培训角度来说应当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管,对于失业的家政服务人员来说,鼓励其参加相关家政培训课程,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让他们实现就业。家政公司也要主动对接员工的培训、文化、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训,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长足的进步,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得到雇主的肯定及满意,也能更好地实现家政服务人员社会融入。另一方面也应当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家政服务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加大对家政专业的扶持力度,职业教育肩负着让家政服务人员在竞争激烈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使命,让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有机会走进学校,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还可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获取学历证书。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由于家政服务人员群体素质差异大,还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政服务人员,适当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对课程和教学要进行改革,不断加入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满堂灌、纯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家政专业日常的需求,教学内容与市场对接要形成常态化,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任何一项技能都可能被淘汰,因此教学内容还要注重提高家政服务人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把最新专业理念传递给家政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

(三)积极引导宣传,建立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应该注意到,一是目前大众对于家政服务人员还存在着很多负面看法,对该群体还有很多误解,因此舆论媒体要对家政行业进行正面宣传,要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这一群体,了解家政服务人员在城市中所做的贡献,消除他们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歧视态度,以此来形成良好的风气。力求让传媒成为家政服务人员与社会大众思想交流的平台。

二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政宣传网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引导家政服务人员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分享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将正能量的观点传播到普通百姓之中,让大众更好的理解家政服务行业。同时也可以让家政服务人员查看和分享最新、最快的权威信息,这如同搭建一条连接顶层与基层的高速公路,在这条公路上可以让大家对家政服务的观点、遇到的问题及对某件事的评价等进行沟通与交流。

三是要特别强调,在多元价值互联网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维护网络环境,不能将互联网变成不良情绪的宣泄平台。让家政服务人员和其它群体有固定的网络平台进行通畅的交流沟通,才能缓冲社会矛盾,疏导自身不良情绪,实现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对接群团组织

由于社保政策的不完善,导致异地看病、养老等问题比较困难,因此这就需要制定新的政策,这个政策应当涉及户籍、养老、医疗等种种问题。上海既要吸引高端人才,又要吸引基层服务人员实现家政服务人员社会融入,需要社会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社会保障。因此上海应当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关注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每一位具备社会融入能力的家政服务人员,都需要一份相应的社会保障才能实现社会融入。每一位新进入城镇的家政服务人员,也都需要一份社会保障才能掌握社会融入能力。要注意只有让他们有安全感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社会融入。

除了在社会保障等政策上给予家政服务人员完善与提高外,还因该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沟通、团结家政服务人员上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支持基层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到家政服务人员服务上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要适应城镇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强自身建设,创新组织形态,改进工作方法,既积极帮助家政服务人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在加强她们学习培训、文化生活、心理疏导、建设婚姻家庭上发挥作用。积极维护家政服务人员合法权益,发挥调解优势。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家政服务人员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五)开放心态、自立自强,主动融入

当外在环境在积极改变的同时,从自身角度来说家政服务人员更需要自我改变,要自立自强,努力工作,为自身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积极适应城市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加强自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上海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保持一种求同存异的心态与他人交往,学习城市文明,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这个过程中要使人际关系成为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积极主动与本地居民交流,与他们一起友好相处共同进步。只有自身的改变与提升,才能逐渐打破自我封闭、自我束缚的限制,才能勇敢走出去,走出固化的圈子文化。同时政府、家政公司要及时关注家政服务人员的心理动态,关注她们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共同促进她们的社会融入。

猜你喜欢

家政上海人员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