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2019-03-03付永丽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走廊缅甸经济

付永丽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临沧 677099)

一、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意义

“走廊”(Corridor)是经济要素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断集聚和扩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空间形态。[1]“经济走廊”作为描述跨区域合作的经济学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199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第八次部长会议上提出,指次区域范围内生产、投资、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联系为一体的经济合作机制。[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丰富了经济走廊的内涵和外延,并具体形成了跨国、跨区域合作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大目标。

2017年11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昂山素季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中方提议建设“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2]接着,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北京就“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建中缅经济走廊达成共识,中缅两国政府开始了密切的接触与磋商。中缅经济走廊不仅具有“经济走廊”概念的基本逻辑,而且还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一环,其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第一,中缅经济走廊是链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和缅甸共同建设好中缅经济走廊,不仅可以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示范项目,而且也能成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关系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能不能顺畅并真正迈开坚实的步伐。第二,中国和缅甸的友好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和共赢的关系,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和共享。在共商基础上共建中缅经济走廊,实现优势互补,最后共享发展的机遇与成果,无论对于缅甸还是中国而言,应该说都是重要的历史机遇,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第三,中国和缅甸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胞波情谊深厚,历史渊源悠久。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不仅能把缅甸最贫穷的地区和最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推动缅甸的经济发展与和平事业。而且能带动中缅边境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连接覆盖中国西南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能够实现中缅两国的互联互通,夯实构建中缅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和社会基础。[3]

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建设的现状

经济要素的流动是经济走廊建设的基本动力,而经济要素的流动成本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走廊产生与发展的根源。[1]同时,制度通道包含了政策通道、措施通道和观念通道等通道要素,是经济走廊建设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消除参与经济走廊建设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1]因此,中缅两国领导人就建设中缅经济走廊达成共识以来,中缅双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第一,完善合作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进入2018年以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缅甸计划与财政部密切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扎实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合作相关工作。[4]2018年9月9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和缅甸计划与财政部部长吴梭温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5]9月1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和缅甸计划与财政部部长吴梭温共同主持的中缅经济走廊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就中缅经济走廊合作理念及原则、联委会工作机制、早期收获项目、合作规划,以及推进重大合作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同意成立发展规划、产能与投资、交通、能源、农业、边境经济合作区、数字丝绸之路、生态环境、旅游、金融、信息和地方合作等12个重点合作领域专项工作组。会议决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缅甸计划与财政部作为双方牵头单位,共同编制中缅经济走廊总体规划。9月13日,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缅甸计划与财政部联合主办的中缅经济走廊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4]论坛以“共建中缅经济走廊,深化互利合作”为主题,旨在探讨建设中缅经济走廊,搭建中国与缅甸开展投资合作的平台载体,促进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行业协会间沟通交流,推动中缅双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科技、农业、电力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论坛上指出,开展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合作是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双方重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走廊建设规划引领;二是加快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早出成果;四是形成支持走廊建设合力。[6]

第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2018年3月,中国驻缅大使洪亮和缅甸建设部长吴汉梭代表双方政府签署滚弄大桥立项换文,中国援建缅甸滚弄大桥项目正式启动。[3][7]同时,由云南能投联合外经股份有限公司与缅甸电力部合资建设的仰光达基塔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项目一期工程也在2018年3月竣工,是目前缅甸正在运行的效率最高和能耗最小的天然气发电站。[3][8]2018年5月,中国保山市政府与缅甸克钦邦政府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启动曼德勒缪达经贸合作区、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工业园建设项目。作为融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曼德勒缪达经贸合作区位于缅甸曼德勒省西南部缪达工业园新城,规划用地1905亩,计划投资40亿元,已经获得缅甸投资委员会的投资许可证。[9]经贸合作区计划中包括双边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经贸合作区中建设多个工业区。建设项目在取得土地开发权后,已启动一期项目建设,开发面积约297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据介绍,现已完成标准厂房改造4000平方米,另有8栋标准厂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9]腾冲猴桥-缅甸甘拜地特色口岸小镇项目已先期启动。与此同时,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的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目前,规划用地19.23平方公里的密支那经济开发区有望年内开工建设。[9]

第三,促进进出口贸易畅通和产业合作。得益于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两国友好关系等有利条件,中缅边境进出口贸易多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共有5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和6个二类口岸,边境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据缅甸商务部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2017—2018财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缅甸边贸总额达84.6396亿美元,其中,中缅边贸额为67.5395亿美元,占缅甸边贸总额的79.797%,同比增长7.263%。5个中缅边贸口岸中,木姐口岸的贸易额为58.2882亿美元,位居第一,清水河口岸的贸易额为5.7209亿美元,雷基口岸的贸易额为2.345亿美元,甘拜地口岸的贸易额为1.1664亿美元,景栋口岸的贸易额为0.019亿美元。[10]2018年上半年,中缅贸易额为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目前,中缅双方已就建设经济合作区达成共识,基本确定在掸邦木姐和清水河、克钦邦甘拜地建立经济合作区。中缅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中缅产业合作和贸易畅通,并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四,创新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中国不仅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是缅甸最大的投资来源国。2018年8月1日,缅甸新公司法正式生效。根据新公司法,所有在缅注册公司需在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重新完成注册。关于外国投资,投资与公司管理局局长表示,新公司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最多可持有本地公司35%的股份,超过35%才被定义为外国公司,这有利于加强本国商人与外国投资者的合作,促进更多外资进入缅甸。另外,新公司法还允许外国人进入进出口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交易市场。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中国创新金融改革与合作,能够给予缅甸项目实施的投资支持,不断促进资金融通。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将会进一步推动中缅边境经济的发展。[5]

第五,人文交流不断加强,民心相通根本好转。作为中缅能源开发合作示范项目,中色镍业达贡山镍矿项目注重当地民生与居民基本诉求,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类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人均收入,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自2014年进入商业化生产期后,截至2018年7月,已向缅甸共上缴各类税收、产品分成超过一亿美元,成为真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惠及民生造福人民的项目。[5]备受关注的缅甸莱比塘铜矿位于实皆省蒙育瓦市,项目总投资约10.65亿美元,于2016年3月顺利实现投产,是近年来中缅合资的重点项目之一。莱比塘铜矿的主责方万宝公司每年为附近的33个村子投入100万美元用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区帮扶项目,项目投产进入运营期后,合作各方每年仍会从净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继续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为项目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贡献。[5]2018年7月7日,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用。作为中缅两国合作共享的新平台,将常态化向缅甸民众展示中国优秀文化,同时向中国民众介绍缅甸及其文化。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说,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将为两国民心相通搭建新的桥梁,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11]

三、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前景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是中国和缅甸悠久历史渊源与胞波友谊的美好见证,而且是中缅两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长远谋划,更是构建中缅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就建设中缅经济走廊达成共识,优先推动实施皎漂经济特区和瑞丽—曼德勒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4]加强双方发展规划编制和政策沟通衔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进展良好,展示出明显的生命力和美好前景。

从实践意义上来说,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美好前景主要来自于中国和缅甸共同的利益需求、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第一,共同的利益需求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核心。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体现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必将促进中缅沿线地区的区域合作与经济繁荣。实际上,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首先是居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即“发展”这一共同的目标,其目的是通过建设,带动缅甸经济发展,缓解贫困问题。同时,加快推动中缅边境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发展,实现共赢。第二,双方的优势互补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基础。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应该立足于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因为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各个行为主体间的互补关系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克服影响互补关系的协调障碍”。[12]只有依托中缅经济走廊沿线的资源禀赋,密切产业合作,走廊沿线的经济发展潜力才能最大化凸显。第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中缅经济走廊应突出互联互通,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通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一定经济空间的原材料、商品、人流等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的集聚和扩散。[1]可以说,“交通通道的通达性与便利性是衡量经济走廊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此外,国家战略上的政治互信、地缘政治环境的改善、民众的切实需求等非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中缅经济走廊美好前景的重要因素。在中缅经济走廊总体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上述因素的影响应该加以重视并做好相关的应对机制。

猜你喜欢

走廊缅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神奇的走廊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缅甸记忆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