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通文化血脉 共筑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

2019-03-03白雪峰刘春宇代力阳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华儿女中华文化中华

白雪峰,刘春宇,代力阳

(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41)

一、构建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攸关国运

所谓“同根”即是同一文化根源、同一民族根源之意,“同根文化”是一种主动营造的、非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是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衍生性的异域中华文化的一种总结和归纳,形成由具备同一根本属性的诸多文化元素组成的文化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同根文化”是一种文化,不如说它是一种对具有关联性的各文化元素进行的人为关联及抽象的行为和过程,因此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即是结成包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统一战线。

(一)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即是文化统一战线

所谓“文化统一战线”是对不同群体间在文化这一层次上达成的共识,对某种主体文化存有共同的信仰并且能够遵循。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能够被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所共同信奉与遵循的主体文化,即是中华文化。因此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主要目标即是达成海内外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中最主要是在对“传统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对“现代中华文化”的认同,其中“现代中华文化”是动态完善的文化,建设能够为海内外同胞所完全认同的“现代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二)以文化认同促进实现民族、国家以至政治认同

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即是实现海内外同胞文化同一根源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一个中国的认同,以至于对中国大陆范围内政治形态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是一项无可替代的文化统战方略。其统战效能极其强大,其影响力十分深远,在某些领域甚至是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两岸间应从“中华文化统一中国”的高度视野开始筹谋两岸关系的未来。如果两岸间能够完全实现文化认同,国家、民族以至于政治认同都是易事。因为共同的文化观念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而政治形态自古迄今从未脱离过文化形态单独存在过,因此文化认同是一切认同的前提和核心。

在增强港澳同胞国家和民族意识的问题上,大陆与港澳间应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港澳在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中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教育合作、研究合作和项目合作来促进双方民族意识的融合,在此过程中使港澳同胞了解大陆的政情与民情,逐步消融互相不信任的坚冰,使“高度自治”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识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港澳同胞人心的回归。

在促进与海外华人华侨交流、往来和合作的问题上,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金融、工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另一方面,对待海外同胞又绝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应该以“本是同根生”的历史与文化胸怀关心关怀海外华人华侨的境遇,在国际关系法则的框架内尽一切可能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对于他们反对民族迫害的行为更应举全国之力予以道义和实质上的支持,而绝不能以一种无关痛痒、如对路人的心态漠然视之。

(三)中华文化本身具备强大的统战力

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与中华文化的“和、合”的精神相一致。比如五伦关系其实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一个总概括,亲、义、别、信、序,可以总归纳为一个“和”字,中华文化本身即具备了统战效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其实是一种文化回归。以中华文化作为文化统一战线的基石,完全可以在政治以外的文化战线上开展起充满人文色彩的统战工作,因此没有必要在中华文化工作中加入明显的统战符号,政治色彩越淡,工作效果就越显著。因此,全国各级中华文化学院确实有独立建院的必要性,从领导体制到机构和人员编制都应逐步实现与同级社院分离,充分地释放中华文化的强大整合与凝聚功能的潜力,使其地位由统战工作边缘走向中心舞台。各级中华文化学院完全可以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统战部”。同时各级统战部门也应当主动发掘并使用好中华文化的理念和方法,将之深植到统战工作中,使统战工作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优势更为显著和有效。

二、以共同文化血脉凝聚最大共识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中国大陆范围内还是在中国大陆范围以外的港澳台及海外,几乎所有中华儿女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印迹,在其思想深处都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影响力是同一文化主体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长河中绵延不绝、世代相传的必然结果。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母文化

中华文化从时间流向可以划分为“古代中华文化”、“近代中华文化”、“现代中华文化”和“未来中华文化”四个阶段,从地域分布上可以划分为“境内中华文化”、“境外中华文化”和“世界中华文化”三个部分,从文化稳定性上可以分为“传统中华文化”和“阶段性中华文化”两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亦即“传统中华文化”,这个“传统”的最主要特征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这些核心元素就是以“五伦”“五常”为代表的民族标志性文化观念,这些看似普通的观念恰恰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星空中长曜不息的根本原因。

“五常”告诉人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个人,“五伦”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和处理各种家庭和社会关系,优良的个体元素加之和谐的关系,使中华民族在经历无数风雨侵袭依然屹立不倒,使中华文化能够在经历几番烈火洗礼屡次涅槃升华。

所谓“五伦”即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五种人伦关系即是“五伦”。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以及国际关系,它像水一样渗透在中国传统社会肌体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其自然而温和的张力使整个社会凝聚成为一个鲜活的有机体。五伦关系的核心精神即是“和”。与“五伦”关系相对应的是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并由此衍生出“四维”“八德”“十义”等道德规范。“五常”是自约守则,“五伦”是共约规范,二者都是法于天地、顺应人情的客观规律,而非人为意志的设限。

一个人法“五常”,则必能行“五伦”。“五伦”是“五常”核心价值的体现。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的基石,无论在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凡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必然有中华文化的存在,凡有中华文化的地方即必有伦常观念的存在。

(二)构建“现代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职责和使命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中华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构建当今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精神家园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模式。“现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同时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质之一。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冲突性、矛盾性的文化,而是具有极大包容性、和谐性的文化。

通过构建“现代中华文化”重新占据人类文化高地,是中国重新回归世界一流大国的必由之路,这项伟大的历史性工程需要汇聚包括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那股能够令全世界仰目瞻观、焕乎为盛的“华流”必然是涵纳古今、包罗四海的“现代中华文化”。

三、加速推进海内外同胞的文化血脉融合

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推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意相通、血脉相连的最优路径是疏通中华文化血脉,促进海内外同胞的文化认同。为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速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融合。

(一)恢复确立中华文化在国家主体性文化中的地位

中华文化作为一种极其稳定的文化形态,其核心精神与价值在五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并未有过根本性的重大改变。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前的绝大多数人类文明史中,中华文化创造过无数辉煌,赢得过无数荣耀。近代以来的衰落也不是因为中华文化的问题,而是人类历史由农业文明跨越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纵观历史,放弃中华文化的时代都是步履维艰的、甚至是动荡不安的。遵循中华文化的时代里往往都呈现出国富民强,民风淳朴的安定太平局面。仅就自儒家文化开始普遍传播的春秋时代至康乾时代而言,我们中国人在二千多年时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做的是强国国民,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完全有理由尊重并依靠中华文化。

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国内民众思想上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冲击,一度出现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思潮,中华文化反而受到冷落。国内社会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日趋呈现多元化,极容易被各种不良的思想和文化趁虚而入,急需以官方的力量确立价值引导,构建这个时代国内以至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这个价值引导既无法凭空创造,也无法照搬西方,毫无疑问,最有资格和能力担当这个使命的就是中华文化。恢复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文化地位过程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必要的时候要写入宪法。使其在全社会各领域逐步普及和深入,特别是要纳入各级教育体系和各级考核体系中,为国民重新注入中华文化的灵魂。

(二)建立和完善中华文化研究组织机构

目前我国尚缺乏足够多权威的、官方的中华文化研究机构,许多文化研究宣传组织处于民间的、自发的状况,既无法创建标准化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也无法形成文化研究的合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将现有中华文化研究机构的级别和水准进一步提升,明确为官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各级中华文化学院应充分利用“名正”的优势,将中华文化学院做实、做大、做强,以中华文化教学、研究及宣传官方机构的姿态示人,尽早从边缘位置走入中心舞台。

二是成立各级“中华文化研究会”以扩展工作渠道。研究会可以聘请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会理事和会员,依据各自擅长的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同时创办“中华文化研究”会刊,将研究成果定期在刊物上发表,实现学术交流、成果积累、扩大中华文化学院社会影响力等多重目的,并适时集结研究成果出版成书,推进中华文化学院实体化运作的进程。

三是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着手建立两岸三地共同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包括共同出版物、周期性学术论坛等形式的载体,实现学术研究优势力量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成立共同的学术团体,诸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中国历史研究所”等共同创办的学术研究机构,形成“同声相应”的学术研究氛围。另一方面可开展共同文化研究项目,通过设计有效的项目载体推进台湾与大陆两个中华文化子系统的相互融合、加速文化统一的进程。

(三)扩展中华文化研究范围和领域

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广博,目前仍有很多思想文化资源尚待开发,应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构建起更为系统全面的中华传统德育思想体系。一是在研究门类范围上逐渐从儒家向“释”、“道”及诸子百家扩展。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子文化体系虽多,但都蕴含着整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整体性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对“释”与“道”二家的学术研究长期以来仅限于宗教领域,未能进入传统文化学术研究的视野,二者的历史及学术价值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应加强不同门类中华文化子系统的比较研究,并与历史发展的脉络综合分析,从而掌握文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与共通性规律。

二是在研究的时间范畴要逐渐从春秋后向春秋前延伸。西周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和定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思想研究领域却未能与春秋以后的研究力度等同起来,对西周以前的思想文化研究更主要集中在文化考古的范畴,形成了与春秋后社会思想规律研究上的断代。中华文化作为有源有流的文化体系,对其源头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从宏观上掌握中华文化的发展轨迹和规律,判断未来中华文化的走向,为构建现代及未来的中华文化描绘出蓝图。

三是在研究内容上逐渐从“枝叶”向“根本”回归。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性极强的文化综合体,有“根本”“枝叶”“花果”不同层次的内容体系,“根本”就是指蕴含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与价值的典籍,诸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佛教大乘经典以及《史记》《汉书》等一些重要经典。“枝叶”是指围绕“根本”衍生出的具有近似精神与价值的典籍,诸如《墨子》《韩非子》《列子》《黄帝内经》《春秋繁露》等准核心层的典籍。“花果”是指围绕中华文化核心精神与价值而产生的一切学术类、生活类、文艺类著述,诸如医药著述、科学技术著述、文学评论、文学作品等外层的著述和作品。目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枝叶”与“花果”部分,对根本性经典研究力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和提高,这是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中华文化的需要。

四是在研究方法上逐渐从“研究”向“研习”转变。长期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以学术论文为表现形式,研究者主要是围绕资料搜集、历史考据及中西文化比较开展研究工作。从历史经验上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光需要科学与学术,更需要一种对“母文化”的温情和敬意(钱穆语),学者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中华传统道德,将“四维”“五常”“八德”作为个人修身和行为的标准,这样才能真正植入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应该放弃那种动辄“批判”的带有偏见性的学术态度,虚心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真正的中华文化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四)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加大中华文化教育的比重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极为重视教育的文化,并且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哲学。从教育功效上看,中华传统教育理念具有塑造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的特质。德才兼备是中华传统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传统教育理念曾孕育出无数英杰人物。从教育理念上看,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早已具备全面主义教育的理念。全面主义教育思想旨在利用一切机会,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目的。中华文化教育理念贯穿于人生的终始,自胎教始至各种丧礼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贯穿生前身后的教育体系。从教育方向上看,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强调自省与节制。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一个重要精神特质就是“诚己敬人”。“诚己”就是对于自身的自省与节制,与强调竞争甚至不择手段竞争的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华传统文化中处处散发着和平、理性、仁爱精神的光辉。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对于塑造健全的国民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必要以政策法规的形式确立中华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以政策法规的形式确立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在德育课程中核心地位,应尽早将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并且通过重点教学改革实验推动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普及,让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在青少年和儿童的潜意识中扎根。

(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面传播弘扬中华文化

电视、卫星技术、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昌明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广泛、快速和优良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为文化梳理与重构的大时代注入了一个积极因素。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本着为国民和文化负责的态度,以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负责的历史使命感,有意识地重视和加强对各种大众传媒的管理和引导,积极向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其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其内容要通俗易懂,其形式要喜闻乐见,其成效要显著快速。一是可以通过举办诸如《百家讲坛》《新杏坛》等文化普及讲座来实现中华文化传播的群众化,这也是目前受众面最大、效果最好、影响力最深远的弘扬中华文化的形式。二是进一步加大各类中华文化类网站的建设力度,在网站规模、形式、内容上进一步提升和创新,既方便有志于研究中华文化的人士获取相关资料,又能够提升对中华文化比较陌生的民众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三是可以以国家重大活动为契机宣传普及中华文化。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全国性活动期间,在宣传活动本身的同时,应该大力宣传展示中华文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唤起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中华儿女中华文化中华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儿女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