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商贸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2019-03-03谭庆红
谭庆红
商贸文化是指商业贸易及与商贸有关的经济活动的文化现象。北部湾地处我国西南沿海,合浦、徐闻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自汉朝以来成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北部湾商贸文化是北部湾地区的商贸文化活动的整体表现。北部湾商贸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且有其鲜明特色,对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北部湾商贸文化形成的环境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其所存在的环境,北部湾商贸文化也不例外。以下从北部湾所处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国际、政治等六大环境进行分析。
(一)地理环境
北部湾地处南海西北部、云贵高原边缘东南部、南岭南部、云开山脉西部和左江—邕江—郁江—西江的南部,由红河下游三角洲、十万大山南部的一部分、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围成的海洋和陆地组成。北部湾陆上有南流江、钦江和红河注入海洋。北部湾是中原地区到中南半岛东部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北部湾区域从不同层面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地理上北部湾包括北部湾海上和陆上地区,海洋面积约13 万平方公里;二是从国家层面上,北部湾分为北部湾中国部分和越南部分;三是从行政区上,中国北部湾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和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的北部湾城市群,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至北部湾湾口的省市。由此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和越南文化。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广西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
(二)历史环境
历史上岭南地区从封闭到开发。北部湾先秦时期属百越中的骆越、西瓯和南越地。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于公元前222 年凿通了灵渠又开通了桂门关后,派五十万大军向岭南进军。秦始皇平定岭南后,北部湾地区属象郡,越南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管辖之下,历史上进入郡县时代。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南海龙川县令赵佗拥兵自立,建立起以中原移民为核心、兼有百越各部的南越国。公元前111 年汉武帝征服南越,将南越之地分为九个郡,在交趾地区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中原人也不断移居交趾地区,西瓯与骆越日益分离并逐步向西向南迁移。
中原文化是以河南、陕西、山西、河北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原文化相对于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土著文化(百越文化)更为强势,它依托于生产方式的先进性、军事的扩张,甚至中央政权崩解导致的移民大批迁移,同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或被迫迁移。北部湾地区也一样,骆越人和西瓯人也不断被同化,而一些不被同化的世居族群被迫迁往红河三角洲西面和珠江流域的西部山区。这样,北部湾地区就共存着骆越文化、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
(三)经济环境
古时候,北部湾地区经济主要是以农耕和渔猎为主,因此,产生了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
古合浦郡辖5 县,包括今两广27 个县市。其中古合浦县包括除海南岛外的我国整个北部湾沿岸地区。这些地区都是稻作区,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篇》记载:“各国专家公认,云南是稻谷的发源和演化变异中心。最早种植稻谷的农民是居住在云南的百越民族。”稻作文化是“沿澜沧江、怒江、红河向东向南传至珠江流域的闽粤、江浙的吴越和越南的雉越……”到达北部湾地区的。《交州外域记》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①水经注.卷37。可见,骆越人应该是居住在沿海地区为主,骆越人和西瓯人从事水稻种植。同时,中原移民来到红河三角洲地区,看到这里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水网纵横交错,物产丰富,就留在红河平原与当地世居族群融合,安居乐业。
当然,古代的北部湾也有一些手工艺,主要是陶瓷(北流陶瓷、钦州陶器、合浦陶器)和石器、铜器、铁器制造等。但是,这些行业都不是经济的主流。从经济文化方面看,北部湾地区有农耕文化、稻作文化、海洋文化、渔猎文化、陶瓷文化、纺织文化、丝绸文化、珍珠文化,等等。
(四)社会环境
古时候,北部湾周边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曾派50 多万大军越过南岭平定岭南,而当时汉朝在北部湾地区设置的合浦郡仅有7万多人,中原地区也经常发生内乱,造成大量中原人南迁。从人口的来源看,有本地土著人和外地迁移来的客家人等族群。可见,中原移民远多于土著人;从民族的构成看,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京族、黎族等主要民族,越南还有以客家人为主体的艾族②艾族又称涯族,是越南的54 个民族之一。越南的艾族是由中国迁居越南的汉族人,包括客家人、疍家人、村人、黎族等构成的,但是主体为客家人。。总体上,北部湾地区的汉族人口远远多于少数民族;从民俗上看,有汉族民俗、壮族民俗、苗族民俗、京族民俗、黎族民俗等等,随着各民族杂居和融合,民俗之间也互学互鉴,共庆共享;从语言上看,有官话、平话、粤语、壮语、雷州话、客家话、越南语、瑶话、苗话、海南话等。因此,北部湾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汉族广东文化、壮族文化、瑶族文化、苗族文化、黎族文化和越南京族文化。汉族广东文化又以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构成了汉族岭南文化的主体。
(五)国际环境
公元968 年,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以后,北部湾区域就成为了两个国家所拥有,北部湾商贸文化增添了国际因素,中越之间由国内贸易变成了国际贸易。由于古代越南和中国内部经常发生内乱,越南独立后,中越之间也发生冲突。自安南独立后,与宋朝交恶,多次侵边,中国内部动乱时,越南往往趁机侵犯中国;越南懦弱时,中国封建王朝也想收复越南。至法国统治越南,又发生了中法战争。近代,越南也进行了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同时,中国开展援越抗法和援越抗美,随后,中越还发生了边界战争,北部湾地区长时期笼罩在战争的阴云里。因此,受国际环境和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中越间的国际贸易时断时续、时大时小,贸易变得很不稳定。这样,战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国际主义文化、西方文化就此产生,这对北部湾商贸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利的影响。
(六)政治环境
1858 年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1884 年越南阮氏王朝与法国签订了《顺化条约》,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1885 年,中国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结束了越南的“藩属”关系。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以后,北部湾地区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国官员商人面对的不仅是越南官员和民众,还要与法国统治者打交道。后来法国在湛江、北海、龙州设立领事馆,德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北部湾的商贸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开始在北部湾地区碰撞,西方的贸易文化开始影响北部湾地区,同时西方带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与儒教、佛教、道教在北部湾共存,基督教在越南的河内、海防、河西、承天、广南岘港以及我国北海、钦州、湛江和雷州半岛等地传播。宗教文化、殖民地文化和封建文化也不断发生互相冲突,这也是影响北部湾商贸文化的重要因素。
二、北部湾商贸文化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商贸环境是商贸文化形成的主要外因。从上述分析可见,北部湾地区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存在,北部湾商贸文化是多种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北部湾商贸文化的主要类型
1. 通道文化。古合浦港区在当今琼州海峡至防城北仑河口乃至越南部分海域的整个北部湾绝大部分岸线和海域都在古合浦的范围内。古代对外交通主要以航运为主。从地理上看,长江—湘江—灵渠/湘桂古道/潇贺古道—漓江/贺江—西江—北流江—南流江—合浦港/徐闻港是古代中原地区到东南亚国家最近的出海通道。公元前218 年,秦灭楚后,秦始皇挥戈南下进攻岭南,“以卒凿渠而运粮道,以与越人战”,尽管这一通道最初的目的是中原王朝出于平定岭南解决秦军转运粮饷的需要,但随着社会的稳定,通道更多是用作商道和官道,在唐朝以前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往来的交通大动脉。早期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水平低,船只抗风浪性能差,只能沿海岸航行,以至于沿海也需修建运河。唐代咸同年间(公元860 年至874 年),安南节度使高骈募工在防城港江山半岛上就修建有潭蓬古运河,把防城港和珍珠港沟通,海水涨潮时可通航。几百年的积累,北部湾形成了独特的通道文化。
2. 海洋文化。古代,海港、海运、贸易和近海渔业是构成北部湾海洋文化的主要内容。《廉州府志》:“廉郡合浦,附郭面海背山,南十里为乾体海口,为廉州门户……乾体至冠头岭、大观港数百里海面辽阔逼外郡域,海外有警,扬帆倏忽可到,门庭之患宜防也。”说明西门江口(海角亭畔)—文昌塔、九头庙—今乾江—冠头岭的北部湾沿岸,都是乾体港的范围。可见,当时合浦港的规模是很大的。
至于海运,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商贸和人员往来的需要,更多的是人口南迁。据《越绝书》记载:古代北部湾一带的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行若飘风,去则难从”,反映了古代北部湾航海交通的发达。历史上,中越人员往来有走陆路的,但由于沿海交通便利,走海路更多。越南语里,越南人把中国人叫作“船民”,可见中国人到越南走海路更为普遍。历史上大量的中原人走海路移居红河三角洲,以至于从秦代到唐代,安南在中国版图内期间,红河三角洲一直是华夏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3. 海洋贸易文化。《北海地名志》载:“北海港是古合浦港口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远在西汉便开始对外贸易”“汉代出口物资可经这条水道(即秦军水道)汇集到合浦港,然后经海上运往东南亚各国,远至罗马等地;而外国商船经海道来到合浦停泊,进口商品再沿着这条水道输送到沿线各地至中原”[1]。同时,徐闻县也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各国使者、商贾云集徐闻古港,政治、文化交流频繁。古谚曰:“欲拨贫、诣徐闻”。
越南史籍还载明:“宋太宗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交趾黎王遣使经合浦北上中原要求互市。北宋准越人到博易,合浦也就成为了中国边贸史上一个最大的和最早的边贸互市”“民间舟辑往来不绝,一般百姓以鱼蚌来换取斗米布匹”。江浙商人运来“丝、锦、罗、布”在此与夷商“博罗香药、犀角、象牙、龙脑而返。”同时,“合浦宋朝的青白瓷、磁州窑白釉剔花瓷器也大量地经合浦出海,进入越南和东南亚各国。”[2]可见,合浦古港和徐闻古港港口贸易成为了古代北部湾独特的商贸文化。
4. 农耕文化与渔猎文化。由于靠近海洋,北部湾周边平原地区水网发达,利于农耕和渔猎。古代北部湾地区主要是稻作农业、渔业和狩猎。古合浦的中部和东北部的博白、玉林、浦北、灵山一带,历代均是稻作基地。此外,珍珠业和盐业的历史也悠久,还有从中原地区引进的种桑养蚕。“早在秦朝,沟通长江水系和北部湾水系以后,大批移民沿秦军水道南迁,大量的珍珠销售到中原,不但换回了大量的丝绸产品,而且引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中原移民原先贩卖丝绸到合浦再出口东南亚,后来看到种桑养蚕获利大,就把种桑养蚕的技术引进岭南,并直接在合浦生产丝绸产品。“合浦最早生产蚕丝在北部地区(今浦北县),以天然树蚕即木蚕为主,由于桑蚕获利大,后来合浦中部和南部地区普遍种桑养蚕”[3]。
5. 南珠文化。合浦珍珠闻名中外,自古即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中国历代都把合浦珍珠当作向朝廷进贡的稀世珍宝。早在《汉书·食货志》上就有“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之载。而早在南北朝早期的南朝梁人任防的《述异记》更明确载道:“越俗以珠为宝,合浦有珠市”。古代的中原移民到合浦与当地越人联手发展了南珠购销业后,这些人数众多的祖籍中原的合浦富裕“客民”们就替代了“中原珠贩”,直接运珍珠到中原换取丝绸,将丝绸运回合浦再转运到东南亚和南亚诸国。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与文明》记载:“中国珠必产雷廉二地”“南海珍珠产量居中国之冠,合浦珍珠产量又居南海之冠”。原因:一是南珠七大古珠池均在古合浦境内;二是“越俗以珠为宝”,很早就发现了珍珠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三是“会稽珠贩”和合浦古代“客民”发展了南珠购销业并造就了南珠文化[4]。
6. 边贸文化。广西边境地区的一部分属于北部湾地区。自古以来,广西边境地区聚居着众多的民族,如壮、瑶、汉、苗、仡佬、京等民族,与越北地区的京、岱、华、苗、彝、侬等民族相邻而居,各族之间早期就相互赶圩。1889 年,越南完全沦为法国殖民地,中法双方议定“为邻邦益敦和睦、推广互市”,对进出口肩挑背负小贩零星货物不足100 斤的均免征税。近代以前,在中越边境沿线连接两国的交通要道逐步发展成为众多大大小小的边贸点。除平而、宁明州有村隘等几个官方边贸市场外,还有很多路边草市,“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在这些边贸点,两国边民长期赶圩互市,越南商贩和边民把农副产品运来贩卖,然后又购买棉纱、棉布、食盐、煤油和药品带回越南。边境贸易成为了边境地区各民族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动力,形成了独特的边贸文化。
(二)古代北部湾商贸文化的主要特征
北部湾是陆海相连的跨国海湾,地理和人文的特殊性使北部湾商贸文化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
1. 多元性。北部湾商贸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从不同的分类标准看,北部湾地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商贸文化,有海洋贸易文化、边境商贸文化、博易场文化、茶马古道商贸文化;有中原商贸文化、岭南商贸文化、客家商贸文化、骆越商贸文化、疍家商贸文化等;有国内商贸文化、国际商贸文化;有西方商贸文化、东方商贸文化;有汉族商贸文化、壮族商贸文化、京族商贸文化、瑶族商贸文化、黎族商贸文化、苗族商贸文化等。各种不同的商贸文化在北部湾地区共存共荣、互借互鉴、共同发展。
2. 包容性。北部湾地区的商贸文化具有包容性。其多种多样的商贸文化的共存体现了这种包容性,并且善于吸收和接纳外来商贸文化,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商贸文化得以在北部湾地区沉淀下来并不断发展。
3. 开放性。北部湾商贸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其接纳外来商贸文化的进驻,尽管这种接纳是被动的。北部湾地区接受了中原商贸文化、潮汕商贸文化、西方商贸文化等等。正是这种开放性,外来商贸文化才得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北部湾地区,丰富了北部湾商贸文化。
4. 国际性。北宋以前,即越南还属于中国的郡县时代,北部湾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活动,都属于国内的范畴。自从越南脱离中国独立之后,北部湾地区分属中越两国管理,这就具有了国际性。至今,北部湾商贸文化也就具有国际性的特征。
三、从古代走向未来:南向通道
南向通道自古有之,并不是现代的发明,只不过是形式的差别。古代的南向通道由河流、狭窄的官道和商道构成。通道上流动的是小型车船、骡马商队、肩挑人扛的小贩。现代则改成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港口、机场,往来穿梭的是列车、汽车、大型船舶、飞机等等。新时代要吸取以前南向通道的经验教训,打造南向通道的新蓝图。
(一)湘桂历史古道:古代的中原出海大通道
湘桂历史古道主要是湘桂古道和潇贺古道。湘桂古道主要是指从桂林经灵川、兴安、全州穿越城岭海洋山往湘南陆路通道,通过灵渠将漓江与湘江上游的海洋河连接形成贯通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通道,古道鼎盛期达500 多年。潇贺古道是指对接潇水与贺江(在封开入西江)的古道,分东、西两条干道。东道即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桂岭通楚古道,连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大圩,经今天的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到达桂岭镇,与桂岭河相连接贺江。西道即秦朝时期的“新道”,经湖南江永至谢沐关,到广西富川古城,入贺江。两条道路经水路在临贺古城(今贺街)汇合,然后向东通珠江,进广州,联通大海;西进西江经北流江(藤县)、南流江可与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合浦港连成一体。湘桂历史古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但是,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唐代以后合浦港逐渐衰落乃至冷落沉默了千年时间。
(二)西南出海大通道:改革开放初期西南对外开放之路
20 世纪80 年代,北部湾再次引起国家的重视,西南地区掀起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热潮。大通道建设于1990 年12月正式开工,1997 年12月南昆线正式开通运营。
南昆铁路东与湘桂、黎湛、南防铁路相接,西与成昆、内昆、昆河铁路相通,北与盘西、贵昆铁路相交,是西南内陆与华南沿海口岸相连的一条重要通道,从而形成“背靠大西南,沟通北部湾,面向东南亚”的格局。西南腹地外运物资经南昆铁路运到广东湛江、广西北部湾再转运东南亚、非洲、欧洲各大港口,比经东南沿海港口缩短陆路运程380 公里至680 公里,缩短海运距离23% 至65%。因此,成为云、贵、川等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同时,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力港口的建设,使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大型商港,昔日的“胡志明小道”发展成为连通西南地区与海洋国家的贸易大通道。
(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新时代“海丝”的创新和发展
1. 南向新通道。走向大海,自古至今一直是内陆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所追求的目标。新时代,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同样不例外。南向通道是在中国—新加坡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2017 年8月31 日,渝桂黔陇四省区市在重庆签署了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和关检合作备忘录;同年9月25 日,南向通道正式开通运营;同年11月9 日,“北部湾港—新加坡”天天班公共航线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正式启动。截至同年12月30 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17 列,基本实现常态化开行。至此,“渝桂新”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陇桂新”“蓉欧+”东盟国际海铁联运班列贯通。
2. 新时代的发展。北部湾地区的商贸通道海陆并进,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港口互联互通,汽车、列车、轮船齐头并进,以多式联运和国际性为特征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已经形成和不断完善,新时代北部湾商贸文化在继承古代北部湾商贸文化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塑造新时代北部湾商贸文化
新时代北部湾迎来全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我们要吸取过去北部湾商贸文化的经验教训,塑造一个适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北部湾商贸文化。
(一)坚持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尽管历史上中越两国之间存在许多恩恩怨怨,南海争端悬而未决,但是中越两国有许多重大的共同利益,两国高层领导人也牢牢把握中越友好关系发展的大局,两国人民要面向未来,共同反对域外国家干涉南海事务,共同捍卫北部湾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北部湾商贸文化。
(二)创新发展新时代北部湾商贸文化
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新时代北部湾商贸文化。
1. 打造新时代北部湾陆路商贸通道。北部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南地区、东部地区连接中南半岛国家最便捷的双向海陆大通道、经贸大通道。
2. 构建北部湾海洋商贸文化。加快建设完善北部湾地区港口设施和港口网络建设,深入融入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合作打造北部湾港航服务集聚区,使之成为世界级国际港口集群。
3. 创新边贸发展模式。为使边贸政策惠及边民,创新边境地区边贸方式,实行“易地搬迁+驻边守疆+边贸致富”“边贸合作组织+贫困户”等模式,引导边民加入边贸合作组织,发展边境贸易、运输、加工等边贸产业。同时,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工业,延伸边境贸易产业链,将通道经济转型升级为口岸经济,创新边贸文化。
4. 建立北部湾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中越合作建立北部湾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立中国—东盟电子贸易网络,解决网上贸易的语言障碍,建立跨境电子支付平台、跨境物流网络平台和通关便利化系统,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包括交易平台服务以及跨境物流配送、电子支付、信用担保等专业性服务。构建包括北部湾商贸文化在内的中国—东盟新时代商贸文化。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产业是支撑商贸文化的基础,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构建具有北部湾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1. 转型升级海洋产业。海洋产业是北部湾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应该利用最新科技成果,重点合作发展北部湾海洋渔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海洋环保、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合作发展海洋牧场,升级北部湾海洋渔业;合作开展北部湾环保合作,保护北部湾海洋环境;开展环北部湾邮轮旅游,增加中越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合作发展海洋运输业,做大做强北部湾商贸服务业。
2. 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园区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要重点依托北部湾区域内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园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合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纺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进口加工型产业集群和创新跨境服务业。
3. 打造具有北部湾区域特色的国际旅游产业。中越合作构建北部湾跨国旅游网络,合力发展北部湾国际旅游,使之成为世界级黄金旅游大湾区:一是整合中越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合作建立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开拓边境旅游线路,合作保护和开发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落,打造中越边境地区边关风情游文化品牌。二是全力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开展边境地区跨国旅游合作先行先试,建立防城港市—下龙湾市、崇左市—谅山市边境旅游合作试验区,以及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三是发展北部湾地区跨国自驾游,简化跨境自驾车手续,推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自驾游常态化和中国桂林—南宁—防城港市—越南下龙市跨境自驾车旅游发展。四是发展北部湾邮轮旅游,充分发挥北部湾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开展中越跨国邮轮旅游合作,打造北部湾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
(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北部湾地区加快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贸易管理制度,深化口岸货物通关便利化改革,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推行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重点口岸通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形成电子口岸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在边境重点口岸推行“两国一检”“一体化通关”,探索“先进区、后报关”“口岸+属地”联动等通关模式。创新中越跨境客运直通车和中越跨境货运直通车运行机制,简化通关手续,实现人员、货物、交通运输工具便利通关,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五)构建中华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集散地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利用北部湾作为中国—东盟海陆连接纽带的优势,将北部湾地区打造成为中华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集散地。
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文化交流。鼓励边境地区市、县、乡镇、社区建立市级友城、县级友城、友好村屯关系,推进边境地区各层级的人文交流。鼓励边境各市、县、乡镇、社区开展民间友好往来交流,例如,联合举办文艺演出、山歌对唱、歌舞表演、电影周、体育比赛、传统节日等活动,以文化交流增加友好关系,促进贸易和产业互利合作。继续办好中越青年大联欢和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等民间交往活动,培养中越青少年成为中越传统友谊的传承者、中越友好往来的维系者、中越关系未来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