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酒
2019-03-02卜柳明
卜柳明
企业沿革
企业名称: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扬帆路198号
清末,贵州遵义董公寺一带酿酒业已具一定规模,仅董公寺至高坪约十公里的地带,就有小作坊十余家,以程氏作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
1927年,程氏后人程明坤研制出“董公寺窖酒”,即为董酒前身。
1957年,遵义市政府决定恢复董酒生产,由遵义酒精厂担任试制任务,当年试产成功。
1976年6月1日,将董酒车间从遵义酒精厂分出,成立遵义董酒厂。
1983年,董酒生产工艺和配方被国家轻工部列为第一批“机密级”科学技术保密项目。
1985年6月,省轻工厅决定董酒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国际博览会。
1992年7月,董酒原飞天牌董醇,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及中国食协同意,更名为董牌董酒38°。
1994年,成立遵义董酒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8月,成立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1月25日,更名为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3月,董酒公司生产经营的董牌董酒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2007年5月29日,董酒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在贵州省发布实施的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中,董酒被确定为董香型白酒的代表。
2010年,董酒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单。
2012年11月,“国密”董酒恢复历史最高产能。
产品特点
董酒是董香型白酒的代表,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董香舒适(恰到好处),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另外董酒的透明性极好,由于董酒的酯少酸高(在名白酒中浑浊物质最少),故而比其他名白酒的透明性都好。
获奖情况
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董酒(60°),贵州省遵义酒精厂出品,被评为全国名酒。
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董酒(其他香,60°),贵州省遵义董酒厂出品,被评为全国名酒。
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董酒(董牌,其他香),贵州遵义董酒厂出品,获金质奖章。
1989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董酒(董牌,小曲其他香,58°)、董醇(飞天牌,小曲其他香,38°),贵州遵义董酒厂出品,获国家金质奖。
历年产量
1959年-1963年,省、市投资7万元,董酒年产达到80吨。
1977年,董酒年产突破100吨。
1978年,董酒年产达到200吨。
1983年,董酒年产突破500吨。
1988年底,董酒年生产能力己接近3000吨。
1990年,董酒年产达3000吨,加上其他产品,总产量已达6000吨以上。
1991年,董酒总产量达7386吨(含其他产品)。
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11610吨。
2012年11月4日,董酒宣布恢复历史最高产能8000吨。
主要生产工艺
采用大、小曲混合酿酒。大曲原料为小麦,加40味中药,小曲原料为大米,加95味中药。制曲原料粉碎后,加入适量中药粉、纯净水和种曲,拌匀,制坯。做好的曲坯放在垫有稻草的木箱中,入曲室培养成熟后烘干。整个制曲过程约2周左右。
以高粱、小麦、大米等为主要酿酒原料。蒸粮之后进箱糖化,即在糖化箱底放一层配糟,表面撒一层薄薄的稻壳,把蒸好的原料装入箱中摊平,鼓风吹冷至一定温度,分两次下小曲,每下一次拌和一次,拌好后把箱中粮食收拢,摊平,四周留一道宽沟,放入热糟,以保箱温。
将培菌糖化的箱翻拌均勻,摊平,鼓风吹冷后入窖,发酵6~7天即可蒸酒。窖内发酵温度以不超过40°C为宜。
董酒还需制香醅(下大窖)。把窖池打扫干净,取隔天的高粱酒糟、董糟及大窖发酵好的香醅,加入适量大曲充分拌匀、堆好。夏天,当天下窖,耙平踩紧;冬天,下入窖内堆集一天或在晾堂上堆1天培菌,第二天将已升温的窖糟耙平踩紧,一个大窖要多天才能下满。两三天泼洒一次高粱酒。发酵池装满后,用拌有黄泥的稀煤封窖,密封发酵10个月,香醅制成。
蒸馏(串蒸)根据生产不同酒质的要求,有三种串香方法:①复蒸串香法,将蒸馏出的酒放入锅底,用香醅进行串蒸;②双醅串香法,将酒醅放入甑下部,香醅覆盖在上面进行串蒸;③双层串香法,采用双层甑柄,下层放酒醅,中间用甑柄隔开,上层放香醅进行串蒸。摘酒的浓度在60.5%~61.5%,特别好可在62%~63%。
蒸馏出的白酒经品尝鉴定后分级贮存,贮存一年以上再勾兑包装出厂。
产品质量标准(节录)
董酒执行的标准:
贵州省地方标准董香型白酒:DB 52/T 550-2013
1.董香型白酒感官要求
2.董香型白酒理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