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01敖晓尘
敖晓尘
(湖北当阳市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 湖北 当阳 444100)
腔隙性脑梗死,为常见神经外科疾病,主要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且病灶直较小,据报道,其直径仅为0.2~15mm,且多发生在桥脑、尾状核、内囊等部位,随着病情进展,易引发运动性偏瘫,或是半身知觉障碍,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因此,尽早做好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为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对我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现总结两种检查方法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腔隙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共纳入82例,选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符合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且首次发病,最大病灶直径不足15mm,排除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癫痫、大面积脑梗死等情况,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以下两组,即A组41例,男女比例22∶19,年龄50~75岁,发病时间8~10h,包括感觉障碍20例、运动障碍14例、语言障碍7例。B组41例,男女比例24∶17,年龄52~78岁,发病时间7~11h,包括感觉障碍22例、运动障碍13例、语言障碍6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等),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1.2 .1检查前
向两组患者及其家属介绍CT及核磁共振检查目的及意义、配合事项等内容,确保CT合计核磁共振检查的顺利进行。
1.2 .2检查中
A组采取核磁共振检查(仪器为西门子公司提供的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如下:取仰卧位,采取联合头颈线圈进行常规平扫(参数设置为T1加权像TR/TE=420/10ms,T2加权像TR/TE=3500/92ms,间距2mm,层厚5mm),由此获取相应的数据,而后完成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重建,以了解病灶弥散状况。
B组采取CT检查(仪器为飞利浦公司提供的64排螺旋CT),如下:仰卧位,在安静状态下,从颅顶至枕骨大孔实施连续逐层扫描(参数设置范围:电流380mAs;电压120kV;螺距1.375∶1;层厚1mm),将获取的相关数据输送至处理站。
1.2 .3检查后
安排2名资深检验科医师共同阅片、讨论、分析,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查用时及不同部位(小脑、脑干、基底、顶叶、丘脑等)病灶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4.0为处理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x-±s),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检查用时
A组检查用时为(24.25±5.25)min,B组检查用时为(16.40±8.2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8,P=0.001<0.05)。
2.2 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
除了丘脑、顶叶的病灶检出率以外,A组在小脑、脑干、基底等处的病灶检出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n(%)]
3 讨论
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处理,应当尽早予以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随着当前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其中CT检查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利用X线束多角度扫描患者,并由探测器接收X线,将其转变为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输出电信号,再输至电脑系统后,经一系列处理后,获取人体三维图像,以达到检出脑梗死病灶的目的,但此方法无法检出部分处于隐蔽部位的病灶,导致临床应用受限。核磁共振检查,即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本组结果得出,A组检查用时长于B组(P<0.05),说明CT检查较核磁共振检查用时短。另外,A组在基底、脑干、小脑等部位病灶检出率均高于B组(P<0.05),和文献[2]结果相符,表明核磁共振检查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特别是细小病灶,有助于临床医师全面、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状况,使其在有力依据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以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预后。笔者认为核磁共振具有如下优势:①对人体无辐射;②此方法可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疾病信息,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③经过多角度、全方位显示脑部结构及病灶大小,以及脑白质、灰质分布状况[3]。
综上,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各有利弊,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个人有意愿,确定检查方法,以提高疾病检出率及满足患者实际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