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3-01雷宜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纵膈胸部螺旋

雷宜发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12)

肺癌史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周围型肺癌史肺癌的一种具体类型,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和表现,发病后患者不易察觉,到晚期症状明显时,多数患者预后不理想[1]。因此,早期加强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能够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改善疾病预后。多层螺旋CT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工具,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2]。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如何,多层螺旋CT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0例,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和胸部X线诊断,通过对比研究突出多层螺旋CT诊断的优势和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8年4月为病例收集时间段,将期间在我院寻求治疗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纳入样本中。全部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占到总数的63.3%;女性患者22例,占到总数的36.7%。年龄最大86岁,最小49岁,平均年龄(65.43±1.28)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4.56±0.53)年。

纳入标准:(1)符合《现代肿瘤学》[3]中有关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2)具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或表现(咳嗽、胸闷、胸痛等);(3)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均完整;(4)未有放疗史、化疗史;(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6)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完成研究患者;(4)对比剂过敏患者;(5)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依从性不高患者。

1.2 方法

1.2 .1胸部X线诊断检查方法

选择的仪器设备为德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Digtal Diagnost X线机,主要参数(kV/mA)分别为650mA、150kV。检查时,患者取常规站立位,告知患者将全身上下的各种影响检查的物品,如金属首饰摘除。胸部的正面、侧面做X线光片摄取,摄取时注意控制好曝光条件,以此提升图像的清晰度。阅片工作交由科室两名资深阅片师完成,出现分歧时共同协商解决。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形态学特点的对比

1.2 .2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

选择诊断仪器为飞利浦16层24排螺旋CT机,CT机各项参数设置:管电流和管电压分别为250mA、120kV,扫描层厚和层距分别均为10mm。患者取同仰卧位,指导患者吸气后屏气,然后从肺尖开始扫描,直至肺底。在扫描的过程中,若发现肺结节,则进行薄层重建,重建的间隔和厚度均为相同的1.25mm。肺窗:窗宽和窗位分别为1500HU、500HU,纵膈窗窗宽和窗位分别为350HU、40HU。可疑病灶扫描和强化扫描采用常规剂量进行,全部患者中有38例患者进行了动态增强扫描(标准:取结节最大层面进行CT值的测量,其范围包括结节直径70%的区域,增强后的最大CT值与平扫CT值之差即为该结节强化值)。增强扫描采用的是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注射剂量为100ml,为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注射速度为3.5ml/s,注射剂量压力和剂量为200kPa、1.2ml/kg。30s后开始实施增强扫描。阅片工作同胸部X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诊断检查方式影像图情况,包括病灶内部的回声、形态、大小等。记录两种诊断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数,比较阳性检出率。观察影像学形态特征,对各种影响学形态特征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阳性检出率的比较

多层螺旋CT阳性检出57例,阳性检出率为95.0%;胸部X线阳性检出50例,阳性检出率为83.3%。两种诊断方式阳性检出率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明显更高,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种诊断方式阳性检出率的比较

2.2 两种诊断方式形态学特点的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各种征象的检出情况:毛刺征51例,分叶征49例,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46例,空洞征21例,棘突征19例,胸膜凹陷征20例。胸部X线诊断各种征象检出情况:毛刺征24例,分叶征39例,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19例,空洞征7例,棘突征8例,胸膜凹陷征5例。两种诊断方式各中征象的检出率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明显高于胸部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癌,吸烟、生活环境、辐射、大气污染等是其主要的诱发因素,其早期诊断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至关重要[4]。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影像学技术也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方式越来越多,水平也不断提高。

胸部X线诊断是一种常见的周围型肺癌诊断方式,使用率比较高,具有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放射线影像小等优点,但是大量的临床研究实践证明该诊断方式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检出率偏低,因而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5]。多层螺旋CT诊断是另一种常见的周围型肺癌诊断方式,该诊断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的简单,对患者几无创伤,受到周围型肺癌容易被肺炎或者肺不张的阴影遮挡影响比较小,相较于胸部X线诊断更能够检出细小的病变组织,并且可以获取到清晰的形态、大小,因此具有更高的检出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在阳性检出率和形态学特点的检出情况方面,均要优于胸部X线诊断(P<0.05),充分说明了多层螺旋CT诊断的有效性,提示该诊断方式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比较高,与胸部X线诊断优势更明显,推广价值更大。

猜你喜欢

纵膈胸部螺旋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旋风“螺旋丸”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螺旋变变变
人体胸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