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投照角度对于踝关节影像学评估的影响分析
2019-03-01汪飞
汪 飞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影像科 河北 廊坊 065000)
踝关节属于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结构为距骨滑车、排骨等,在人体中具有承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踝关节较为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在下坡的时候滑车后端下闸区域进入到了窝内,踝关节有所松动,实现侧方向运动,很容易发生扭伤的问题。目前在踝关节受伤治疗期间,需要先采用X线的方式诊断,因此,投照角度较为重要。下文分析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踝关节受伤患者,评价X线投照角度对影像学评估的影响。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期间我院一共收治了50例踝关节受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最高为44岁,最低为19岁,中位年龄(31.2±1.4岁),12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实验组年龄最高为45岁,最低为20岁,中位年龄(31.3±1.5)岁,15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1]。
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踝关节受伤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已经签署了参与此次研究的同意书。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次研究;伴有血管疾病。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1.2 方法
要求患者在摄影台上取坐位,下肢伸直,踝关节应当设置在暗盒上面,将长轴与暗盒的长轴相互平行。在摄影之后等待诊断结果,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
对照组的X线投照角度主要为中位线。在获得摄影结果之后,采用绷带固定治疗方法。先进行受伤部位的冰敷,利用绷带对受伤踝关节部位进行逆时针的缠绕,将其拉向足部前掌组织,固定处理。下肢抬高之后促进血液的回流,使得肿胀有所消除[2]。
实验组X线头罩角度为内旋25度。在获得摄影结果之后开展韧带治疗工作,采用螺钉与缝线钮固定方式,结合临床症状决定固定手段。例如:在螺钉固定的过程中,可以于踝关节受伤部位利用螺钉开展固定工作。在采用缝线钮固定方式的过程中,可以缝合纽扣装置预防韧带损伤与骨折,加快恢复速度[3]。
1.3 判定标准
在X线影像学检查与治疗之后,患者的踝关节指标正常,可以正常生活,可以判定为较好。在治疗之后患者的踝关节症状改善,未能痊愈,对生活没有影响,判定为一般。在治疗之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本次研究中的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采用很好+一般的形式计算;记录两组骨折线与下腓韧带联合影像学评估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
对比两组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n,%)
2.2 影像学评估准确率
对比两组骨折线与下腓韧带联合的诊断准确率,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影像学评估准确率对比(x-±s)
3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中较为重要的腿部、足部连接组织,属于末关节,对全身重量都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走动与跑动都需要踝关节的支撑,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会导致受伤率提高。通常情况下,踝关节的受伤因素很多,存在较为复杂的发病模式,且诊断工作难度较高,只有做好影像学评估工作,才能对症开展治疗。因此,在实际治疗之前需要采用正确的诊断方式。虽然目前在X线检查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投照角度对治疗方式与恢复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4]。
上文分析中主要研究X线投照角度在踝关节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实验组的影像学评估准确率与患者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将投照角度控制在内旋25度,能够清晰的对骨折线进行观察,了解下腓韧带联合情况,为主治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且在正确控制角度的情况下,还能够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而中位角度进行影像学评估,无法正确的显示出骨折线亦或是下腓韧带联合情况,因此,需要淘汰此类影像学评估措施。
综上所述,在踝关节影像学评估的过程中,将X线投照角度设定为内旋25度,能够更好的进行骨折线亦或是下腓韧带联合的诊断与评估,提升治疗方式选择的准确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