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经济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2019-02-28张航宁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经济

摘 要:面对网络化的全新时期背景,互联网经济正在迅速渗透于当前各个领域。从客观上来讲,现阶段的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转型都要全面依赖于互联网经济。然而不应忽视,产业转型升级也将会受到网络经济给其带来的某些突显影响。在此前提下,针对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必要将其纳入互联网经济的整体视角下,从而给出适用于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的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具体举措

近年来,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网购迅猛发展,成为了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互联网经济本身建立于信息化手段之上,同时也助推了当前的整体产业转型。因此可见,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互联网经济之间体现为内在的关联性,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够欠缺互联网经济作为依托与支撑[1]。在目前看来,互联网经济已经能够渗透并且融入各个领域与行业,从而全面创建了行业融合以及产业转型的全新氛围。为了能够妥善应对总体上的产业转型升级,则需在根源上优化互联网经济赖以存在的当前时期背景,以此来助推产业升级转型。

一、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经济指的是依托网络化手段创建当前的全新经济模式,知识经济为其提供了赖以存在的整体环境[2]。与经济运行的传统模式进行对比,互联网经济具备了更快的反馈速度、更强的应用性与更广的覆盖面。近年来,日常经济活动与互联网手段之间呈现了更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主导就在于信息技术。为此,互联网经济在根本上符合了扩大市场、增加就业、便利消费、优化配置资源的当前经济运行目标,其主要表现为如下的本质特征:

首先是快速反馈信息。建立于信息化手段前提下的互联网经济更加有助于迅速反馈有关信息,从而达到了迅速传输信息并且快速实现全方位的信息获取目标。从目前现状来看,互联网经济针对原有经济模式受到的时空局限能够予以全面突破,同时也带来了当前整体产业转型的珍贵机遇[3]。

其次是相对更强的应用性。互联网技术本身体现为优良的应用性特征,其中最为突显的优势就在于便捷性以及实效性。例如在目前看来,很多消费者都已习惯于凭借网购手段来获取相应的服务或者产品。与传统模式的消费购物进行对比,可知建立于网购前提下的新型购物模式简化了购物流程,并且实现了节省购物资源的宗旨与目标。

第三是较广的覆盖面。相比而言,互联网经济在根本上消除了原有的行业门槛,同时也避免针对某些新型经济样态的约束或者限制。因此在当前网络化的全新背景下,经济主体涵盖了相对更广的层面。由于受到网络化给现阶段整体经济运转带来的突显影响,因此现阶段各个领域都受到了相应的推进作用与带动作用。

二、依托互联网经济全面助推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在根源上应当融入当前的网络化背景,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也给目前各个产业增添了全新挑战[4]。由于受到互联网经济引发的某些冲击,因此传统产业亟待着眼于自身的转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融入当前的整体行业市场中。具体在实践中,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有必要关注如下的举措:

(一)对于原有的产业模式予以全面转变

在目前看来,各个行业有必要紧密融合当前的互联网经济以及现存的产业运行模式,确保在上述二者实现全方位融合的前提下转变企业当前依托的产业模式。具体体现在现阶段的转型实践中,核心举措应当在于灵活调整现存的整体产业模式,确保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全面完成针对整体产业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各个行业还要更多着眼于引进全新的多种经济形态,从而逐步构建完整度更高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二)提升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速度

当前已有较多的传统产业正在遭受突显的互联网经济冲击,因此针对上述冲击如果要予以妥善应对,则需从源头上加快现有的产业转型速度。在此前提下,企业有必要转变当前现存的自身发展思维,确保能够迅速接受实效性更高并且模式更加简便的新型互联网产业。例如针对当前的金融业而言,关键在于依托互联网来重构现有的各类理财产品,据此实现了综合性的金融产业改革[5]。再如工业企业可以大规模推广物联网、机器人提高效率等。

(三)依托电子商务的新平台

电商平台本身构成了当前各个行业赖以运行的支撑与保障,因此从目前来看,各个行业应当着眼于融合彼此具备的独特行业优势,并且将上述的产业融合模式建立于电子商务平台之上。具体在实践中,企业应当侧重于优化产品竞争实力,实施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压缩中间流转环节,从而全面转变单纯凭借价格优势的常规竞争思维。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确保自身能够迅速适应现阶段的多元化网上交易,以此来突显综合性的竞争实力优势并且逐步优化各项消费服务。

结束语:

面对多元化的全新背景与机遇,各个产业如果停滞于传统的行业运行模式,那么通常都很难适应当前现有的产业转型趋势。在此前提下,市场主体应当能够意识到互联网经济给其带来的显著挑战以及珍贵机遇,确保运用灵活性与综合性的举措予以全面应对。因此在实践中,有关部门仍需着眼于助推产业升级转型,确保运用互联网经济来提供现阶段产业转型必需的网络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林久枫.互联网经济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17):178-179.

[2]方晨霞.互联网经济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01):151-152.

[3]郭佳妮.互联网经济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17.

[4]朱宏伟,张珏.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22-25.

[5]楼陈灏.互联网经济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7):255-256

作者简介:

姓名:张航宁,性别:男,出生年月:2001年8月,民族:汉,籍贯:江蘇丰县,学校:徐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经济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