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弯道超不了车
2019-02-28夏斌
夏斌
[摘 要] 实现教育均衡是当下各地教育部门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由于办学的历史原因、资金投入的比例问题、生源质量问题、城乡师资力量的悬殊等,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的均衡难题。
[关键词] 教育均衡;生源;师资
生源。现在小学阶段基本上是按照学范区进行入学的,但是由于生源爆满,班额都是80人左右,更有甚者超过了90人,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随着国家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强制在三年内消除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从班级生数上进行控制,要求新入学一年级不得超过55人。这种政策对于小学,特别是城区小学是个福音。但是,乡下孩子大量涌入城区,势必造成城区小学的入学压力。学生在增多,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僧多粥少的困境依然存在,没办法,只有增大班额来解决当前困难。
笔者所在地区两年前在高中搞了个初中委培班,从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招收300名最优秀的学生,经过两轮考试,这批学生被编进从全市考来的初中优秀教师班里,从初中开始着力培养,六年后冲刺高考,为当地夺得高考名次,赢得声誉。但是对于剩下的小学毕业生来说,先由重点中学按高分录取500人,一所私立中学接下来再按分数录取500人,剩下的按学区划分。笔者所在城区曾有一所中学,每年都接收三茬四茬的学生,生源好的时候300人,差的时候100多人,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教学质量还是屡屡败北。许多教师看到教书无望,纷纷转投做起了生意,或转行或调走,公用经费少得可怜,学校发展只能原地踏步。
师资。对于城区小学来说,教师是严重缺编的,2017年笔者所在地区小学临代教师2200人,这是个庞大的数字。政府每年招考的教师还没有退休的教师人数多,财政有压力,没有闲钱招更多的教师。为了缓解城区小学教师的压力,政府想出了进城考试这个政策,把乡下的所谓的优秀教师招进城区小学。却没有想到乡下更缺教师,有的村小教师平均年龄达到55岁,有的乡镇聘请临代教师160多人,且临代工资全部由学校公用经费出。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进城考编政策严重阻碍了乡镇教育的发展,这样的结果是拉大了城乡差别。
针对小学教师短缺,中学教师富余的现象,政府勒令中学教师到小学去支教,缓解教育压力,也缓解财政压力。但是中学教师在原来学校周课时量远远少于小学,这批中学教师多年不代课,存在一定“惰性”,真正出心出力教书的不多,大多内心松散,无心教书。下放到小学后,工作积极性远没有小学教师高,业务拖拉,上完课就走,不参加考勤,不敢让其代主课,代非工具学科,时常按中学的路子教小学生。笔者所在学校曾来个中学历史老师,让他代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他一节课就把一本书讲完了,害得学校安排班主任重新来。这些中学教师的工作作风严重打破了小学原有的宁静,风气大不如从前,因此,好多小学宁愿出钱请临代,也不愿意接收中学教师。
资金投入。现在国家对学校投入越来越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危房改造、校园建设等让学校越来越漂亮了。唯一不足的是,在原有的学校搞建设,建来建去还是那么大面积,学生没有减少,活动场地严重缺乏,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标准化问题。
笔者所在地,城区小学面积最大的不足30亩,最小的不到10亩,按照江苏省标准化学校标准,几乎都不达标。但生数多,公用经费相对就多,因此,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但是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能够达标的几乎没有。
而中学情况正好相反,校园面积较大,校舍充足。由于生源少,办公用经费也相应减少,现代化设施设备偏少。每每搞个大型教研活动,都要到小学借用多功能会议室。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一个地区的教育真正走上均衡发展的道路?
一、中小学合并一贯制不可取
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有的领导提出了让中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缓解中学生源少、资金少、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
就拿笔者所在学校来说,两年前政府和教育局就有这种打算,让处于全市前列的小学与隔壁生源严重不足的中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名沿用小学的校名,只是把小学改为学校即可,其主旨是想借助小学优厚的社会声誉和毕业生资源及小学的资金输血给走下坡路的中学,让其起死回生,牺牲一所小学挽救一所初中,以达到某种行政意义上的制度平衡。但是,领导人没有看到这所与小学有着相同建校时间的初中多年来为什么在教育的道路上披不了荆斩不了棘,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招生政策在作怪。时刻压制着,让优生到重点中学去读书,因为每年大市要对各地初中进行学业质量检测,全靠着重点中学去冲刺所谓的前几名,根本顾不上其他普通的初中了。
多年的诟病不是一朝就能去除的,况且政府部门也不能保证小学的毕业生都能够进入该初中,毕竟多年的初中择校让家长已经耳熟能详了,现在让两校合并,家长肯定会大闹教育局的,谁不想让自家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初中教育?
中途合并,光是磨合就需要很长时间,虽然一贯制了,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外形标准,但是利小弊大。当小学毕业班没有了升学压力,思想、精神、行动一旦放松下來,即使到了初中,也难以再拾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的合并既拖垮了原本优秀的小学,也不能给初中带来根本的改变。传说中的大鱼吃小鱼现在变成了小鱼吃大鱼了,虽然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算来算去不划算。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一贯制学校不是半路夫妻,而是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应该从它诞生之日就保持着一贯的制度先行,先立规矩,然后再行。只有这样,一贯制教育才能走得更远。
二、县管校聘慎执行
当下流行的县管校聘已经在广大教师中掀起了惊天巨涛,这项政策的施行从官方的数据看是形势一片大好,取得了不少成效,数据是具体的,但官方并没有从数字表面看到数字背后的教师们所承载的艰辛。现在看来许多弊端已经出现,教师中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成为首批“罹难者”,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失衡杠杆更加明显。虽然单位人变成了系统人,教师可以交流,但是方式方法一定要征得教代会的通过,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一意孤行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
被原学校解聘的教师很难再次受到其他学校的青睐,即使有学校接收,这样组成的新团队向心力是难以保证的,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必须从零开始建立,重新磨合尚需要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时间来消除间隙。教师与教师间的信任也需要一段时日的重新接触、相处融合。笔者所在地区有所学校学校曾接收过一名交流来的教师,一年后觉得不适应学校工作环境,找到校长说当年她还想参加教师交流,校长就立马对她的思想动机怀疑起来。再次交流不可能了,因为整体交流还没进行一轮,这名教师的要求被否决,还得在学校继续干下去,但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却大打折扣。
三、期待实施无差别教育
有人问,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今天,教育能够实现“无差别”吗?我们倡导“无差别教育”,目的是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现象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还不完全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不平衡更加突出地表现在一个城市内、甚至一个城区内,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这种差异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冲击更加直接,而这种差异恰恰是人为的、体制因素造成的。
有人说,差别化教育的根源来自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教育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这似乎很有道理。而这道理的实质是,有些人认为他(她)有条件要求他们的子女受到优于其他人的高水准教育。这些人想必是有一定的经济等方面的实力的。我们说,问题不在于这些人怎么要求,而在于法律规定了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教育,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去满足少数人的需求,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公正,公正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
首先是生源分配,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或者是九年一贯制学校,都要严格按照学范区进行招生,从根源上杜绝择校。没有择校择班就不会有差别教育。就近入学和按学范区划分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根本原因就是地区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是教育的政府化。这种树立一个打倒大片的做法纯粹是教育的悲哀,施政者根本没有顾及教育资源的均衡问题。
相对来说,学校里老百姓的孩子还是占着大多数,他们也有自己的心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到优质的中学教育,但是由于他们无钱无权,不能进入好中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孩子进入不理想的中学,他们的心也不安呀。施政者想过老百姓的感受吗?他们培养一名学生容易吗?他们也在为这个城市的繁荣与美化默默做着奉献,他们不求名声的显赫,不求报酬的高低,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城里最好的学校接受最优质的教育,此外,他们别无所求。
四、集团化教育的趋势探索
按照城区一所小学与乡镇三至四所中心小学规模组建教育集团,城区小学采取扩建学校缓解生源压力,建立本部、分部(分校)。就像中央空调一样,一拖三,集团内部实行教师轮岗,职称共享(改变原来城区职称数不足,乡下剩余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的才智,让优秀的教师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让城乡师资资源均衡分配,合理运用,让乡下孩子也能享受到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集团,资金更加雄厚,教师实行轮岗,每所学校都要工作两年,或支教或跟岗学习,学校在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时候给予相应分值加分。教干也要轮岗,优势互补,实现管理工作的共赢。
让学校名副其实。学校是一所定位为“文化”的学校,如历史走廊、名人园林、奥林匹克文化公园、教室门前的课间加油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古诗楼梯等都是文化的创意点。“学校”包括“学”和“校”,学生学的是知识,学的是能力,学的是成长的心理机智。校不仅仅是围墙包裹下的园子,更应成为学生校对自己言行的场所,还是一种他人模范的榜样。学校有自己安排课程的权力,打破每节课现有的定性时间,教学时间可长可短,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定。学校有足够的备用资金用于正常工作的开展。教育特区并不是打破原有教育的所有,而是把以往不合理又无法改正的地方进行修正,使其更趋向于合情合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的课堂上舒展四肢,喜欢爬黑板,喜欢高谈阔论。学校要为学生准备好图书、搜索引擎,准备好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甚至是刀枪剑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成立各种社团组织,让每名学生都能在社团中找到自己的强项。学校不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而是用学生的能力来衡量教师的智慧。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遵循着教育特区的规则,“机动车靠左行驶,大奔也不例外”,这就是特区之“规”。
让教师想做教师。现在的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以后开始出现职业倦怠,事业上不图发展但求无过,教好教坏一个样,工资一分不少拿。教育特区里这种现象将一去不复返,每位教师都是自觉自愿地以教育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幸福感源泉,让教师真正做自己想做的教育,给予教师灵动的发展空间,给予教师应得的奖励。按照教师的特长成立教师特长俱乐部,然后与社团进行组合,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实验、研究、活动都是一路绿灯。让教师明白在这里不是教书匠,而是“饲养员”“育儿家”,重要的是教人,教人成长、成材。打破教室的规定座位,充实教室的布置,弥漫成书香课堂。教师能在课堂实现自己的“活问题”研究,持之以恒,铁杵也可磨成针。学校的“规”让教师晓得在学校里必须会出力,会出成绩,出好力,出好成绩,就能拥有实现目标后的幸福激励奖金。“醉驾一律扣12分,不管你是书记还是市长。”这就是学校之“规”。
让孩子想做孩子。从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学生才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心里不惧怕教师,把举手发言当作是一种好习惯。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自己的合作伙伴。作业是简单的搜集资料或者是读课外书,写写读书感言或与家长探讨历史问题等。教给学生评论的思想,教给学生言行的评价准则,即使看电视也能学会评价人物和事件,丰富自己的口才,在辩论中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到童年时光的快乐,而非一群眼镜博士。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是一种放归自然般的“散养”而不是“圈养”,这就是学校的“规”。
让家长找到尊严。家长不再是个受气包,到老师面前就得俯首称臣,唯唯诺诺,一切以老师的话语为对。在教育的特区,家长可以挺直腰杆来学校和孩子一起上课、听课、做手工,就像走进农家生态园一样,可以自由摘取四月的草莓、八月的甜瓜。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随学校组织的团队外出旅游,参加学校举行的亲子运动会或者家庭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家长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享受到一种尊贵的礼宾待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校概念,教师可以接学生上学,家长也可要求教师参加家庭聚会等。让家长感觉到送孩子到学校是一种幸福的选择,好像刷卡消费一样,刷得高兴,这也是学校的“规”。
让生活融入学习。在教育特区,课本知识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和生活知识、生活习惯才是学习的主体,就像《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学生一样,有着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学习生活。哪怕是文艺表演中的规则,学生也会在实践中自享其乐。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与阅读中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孩子自己的处事原则——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吃饭不言睡觉不语,才会有许多社会人士写信来赞美学校的成功教育。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教育之“规”。
毋庸置疑,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一条强有力的发展道路,在集团中,教育均衡其实处处与生活接轨,是一种现实主义,不是空中花园,学生不出学校就能学到用到在社会上才能用到的东西,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奉献自己的行动,把自己逐步锤炼为自信、有魄力、有能力的新型人才。永远记住教育的箴言: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经不起时间的推敲;雪花承受不了阳光温柔的征服。真实、踏实、诚实、求实,实实在在;真心、决心、诚心、开心,心心相印,这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希望之路。
(責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