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培养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状况

2019-02-28刘丽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抗菌药本院

刘丽娅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血培养是临床检验中的常规方法,其是无菌部位血液标本,经分离处理后,所有细菌都会被作为病原菌进行分析[1]。通过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评估,可评价抗菌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临床中血培养的病原菌菌种较多,分布广泛,其耐药性具有复杂性。研究中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进行血培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该项检验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进行血培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范围是21~75岁,平均(40.21±0.58)岁。

1.2 方法:采集患者5~10 mL的静脉血,将其注入到血培养瓶中,并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监测,证实阳性后转种至血平板进行病原菌分离处理。鉴定病原菌菌种与分布,利用MIC法行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分析菌种分布情况:共检出73株病原菌,GNB占比58.90%(43/73),其中以ECO、KPN和EC为主。GPB占比39.73%(29/73),其中以SE、SA和SH为主。真菌占比1.37%,见表1。

2.2 分析GNB的耐药情况:PA、ECO、KPN、EC等菌种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与头孢他啶等耐药性高。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ACBcomplex)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等耐药性为25.12%,其药物耐药性多高于50.00%,见表2。

表1 分析菌种分布情况

2.3 分析GPB的耐药情况:CNS对万古霉素以外的抗菌药耐药性较高。SA对万古霉素等耐药性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与头孢唑林等耐药性低,见表3。

3 讨论

临床医学中大量使用加酶抑制剂与抗生素,致使病原菌分布发生变化,并生成耐药菌株[2]。血培养是临床细菌检验的常规项目,其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普外科或ICU等科室,可指导抗菌药的合理使用,防止病原菌感染等情况发生[3]。结果为:共检出73株病原菌,GNB占比58.90%(43/73),其中以ECO(27.40%)、KPN(15.07%)和EC(9.59%)为主。GPB占比39.73%(29/73),其中以SE(13.70%)、SA(12.33%)和SH(6.85%)为主。真菌占比1.37%,耐药性具有复杂性[4]。其中,GNB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耐药性偏低。其耐药机制具有复杂性,且变化较快,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且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5]。GPB以SE最为常见,且以CNS为代表,其是菌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寄生于皮肤表面,会污染血培养结果,并会生成黏液物质,经多种途径附着于导管上,造成导管感染[6]。此外,血培养结果显示:经典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降低,原因是医院卫生条件改善,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得致病菌出现交替变化,加之多种医疗操作的侵入性特征,会导致患者出现免疫缺损等表现。对血培养结果进行药敏实验可合理指导抗生素使用,经研究结果可见:ECO与KPN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而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普遍降低,说明以上两种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明显提升。这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确定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性,避免产酶株生成或繁殖。病原菌的高耐药性主要由滥用抗生素导致,且GPB的耐药性较高,需要临床高度重视。与吴兵[7]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总之,血培养的病原菌菌种较多,耐药性存在差异,应定期进行监测,并科学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表3 分析GNB的耐药情况(%)

表3 分析GPB的耐药情况(%)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抗菌药本院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非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初始稳态谷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用抗菌药小心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