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疾病患者肺内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研究及管理方法

2019-02-28黄少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医嘱精神病

黄少鹏 王 飞 杨 帆

(1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技科,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科,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肺部CT检查的广泛使用,肺部结节的检出情况越来越准确、高效[1]。肺内磨玻璃结节是较为特殊的结节类型,其与肺腺癌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往往提示肺部组织处于早期的病理性改变[2]。但是在精神病患者中,遵医嘱检查以及复查情况差,总体情况不乐观,难以早期发现恶性结节,实现早期治疗的目的,需要加强对精神患者肺内可疑磨玻璃结节的管理。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肺内磨玻璃结节影像学研究及管理方法。报道如下。

表1 肺内磨玻璃结节影像学情况统计

表2 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复查依从性统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我院2780例精神疾病患者胸部CT检查中84例患有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CT影像学表现分:A组纯磨玻璃结节组(pGGN);B组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pGGN与mGGN同时存在视为mGGN)。A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53.91±1.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63±1.05)年。B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61.94±1.79)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74±1.13)年。本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经1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及1名主治医师确诊为精神疾病患者,经2名影像科主治医师诊断为肺内磨玻璃结节者。排除指标:院外已确诊肺内磨玻璃结节性质者;传染性较强疾病者,血液疾病者;严重躯体、脑损伤疾病者;患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对所有精神病患者进行扫描,扫描采取仰卧位,扫描的范围为肺尖至肺底,包括两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扫描电压120 kV,电流250 mA,阈值120~150 Hu,重建间隔0.625 mm,螺距0.984。均只进行平扫且利用标准算法、高分辨算法重建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根据肺内磨玻璃结节大小:①单结节<6 mm或多发结节最大径之和<10 mm者,从首次发现肺内磨玻璃结节开始间隔3、6、9、12个月进行复查,连续进行2.5年,其中任何一次检查出现磨玻璃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均视为恶性结节可能,需进一步诊疗。②单结节≥6 mm或多发结节最大径之和≥10 mm者,从首次发现肺内磨玻璃结节开始间隔3、3、6、6、12个月进行复查,连续进行2.5年,其中任何一次检查出现磨玻璃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均视为恶性结节可能,需进一步诊疗。

2 结果

2.1 精神疾病患者肺内磨玻璃结节影像学情况:精神疾病患者肺内磨玻璃结节发病不在少数,发病率达3.02%(84/2780);CT检查结果显示B组发病率57.14%(48/84)高于A组发病率42.85%(36/84),其中右肺上叶mGGN、pGGN均最为多发,占25%(21/84)。见表1。

2.2 复查依从性:所有患者的严格依从率以及依从率较差,仅为10.71%(9/84)、28.57%(24/84),不依从性为71.43%(60/84)。

3 讨论

磨玻璃结节的直径、大小、形状与恶性病变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作为提示肺部病理性改变的一种特异性诊断依据[3]。因此,在前期就采取准确、高效的诊断手段,及早发现病灶,及早治疗在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4]。

在无病理性改变时,肺泡腔内被气体完全填充;在有病理性改变时,如肺泡腔内存留有液体、产生肉芽组织或者有浸润肿瘤出现时,肺组织密度局部显著增加,造成单位像素内气体含量降低,多层螺旋CT的检查便呈现出不同的磨玻璃结节影像学特征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精神疾病患者磨玻璃结节发病率不低,以mGGN多见,右肺上叶发病较多,且遵医嘱复查依从性低。主要是精神病患者其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有一定障碍,该类群体的生活自理、日常认知能力较差,仅少数人群可自主判断或在他人监督下,意识到磨玻璃结节CT检查的临床意义及遵医嘱按时复查的重要性。精神病长时间存在磨玻璃结节,且直径>2 mm时,要评估癌变风险,直径>5 mm时,要长期随访调查并采取必要治疗,pGGN部分实变或部分实性增大均有可能恶化为侵袭性腺癌。因此,要在精神病患者第一次进行CT检查发现GGN时就应告知其以及家属要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复查,并且在其居家或住院治疗期间在复查日期的前1~3 d通过电话、短信等有效方式通知其本人、家属或者经管医师,提醒患者按期进行复查,提升其复查依从性。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内的磨玻璃结节发生概率不低,且遵医嘱复查依从性差,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肺内可疑磨玻璃结节CT遵医嘱复查的管理,提升其复查依从性,起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作用,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医嘱精神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病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