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2-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5期
关键词:胃管监护室性肺炎

刘 萍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ICU病房,辽宁 锦州 1210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就是在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展开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后,或者在人工气道拔管48 h之内出现的一种肺部感染问题。另外也发生于原有肺部感染的基础上,于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48 h以后形成新感染的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发生在外科重症监护室内,不仅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治疗难度,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1]。本研究对于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作出如下所示的报道内容。

表1 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在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90例患者中全部为外伤病例,疾病种类包括重症胰腺炎、脑出血术后、结肠癌术后、车祸外伤分别是20例、26例、16例、28例。依照患者实际病情状态,合理采取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方式,分别是50例、40例。纳入标准为:于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治疗时间在3 d以上,呼吸道内培养出病原体,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在2 d以上。患者和家属均享有本研究的知情权,同时签署正规的知情同意书。在90例患者中,具有45例患者为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其作为研究组,包括25例男性以及20例女性,平均年龄是(59.6±2.1)岁;另45例患者为未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其作为参照组,包括23例男性和22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0.2±2.4)岁。

1.2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及主治医师工作记录,了解到可能同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收集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插管方式、输血史、雾化吸入、机械通气的时间、留置胃管、镇静情况、昏迷情况、中心静脉置管、应用激素情况等等。另外,咨询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医护工作者以后,及时的查找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文献资料,进一步的总结导致危险因素,涉及到通气时间、深静脉穿刺置管率、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留置胃管率、患者意识障碍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1.0。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平均数()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t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使用自然数(n)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卡方进行组间对比。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见表1所统计。通过进行比较参照组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跟研究组的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有关临床指标,结果显示在通气时间、深静脉穿刺置管率、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留置胃管率、患者意识障碍率几项指标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此次研究中的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气时间>10 d、穿刺置管、留置胃管、患者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多于参照组,而且其血清白蛋白含量同参照组想比较明显更少,显示出这些因素是导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产生同机械通气时间之间具有正相关联性,产生的因素就是机械通气治疗、构建人工气道可以将呼吸系统防御功能进行降低,进而引发下呼吸道进入病原菌,很多病原菌在清除上具有较大的困难度,同时患者的分泌物不能顺畅的排除,最终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问题。

3.2 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方案:首先,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机械通气时形成人工气道,能够破坏掉鼻咽腔正常的生理防御屏障,并且加之呼吸机和附件污染、重复多次的吸痰等操作情况下,就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问题。进行护理期间,需要科学的掌握脱机时间,尽可能的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且及时的帮助患者将气管内部分泌物进行清除,维护呼吸道时刻处在通畅的状态中。加强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处理,执行规范化的吸痰操作,并且操作控制在15 s之内,防止带入进细菌[3]。

其次,加强留置胃管的护理干预。留置胃管期间,将食管括约肌功能进行限制,所以极容易出现食管反流的问题,进而在胃内进入反流物以及细菌,一直到呼吸道部位,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护理时,需要科学的放置胃管留置的部位,掌握住鼻饲的量以及速度,防止食物误吸进气管的现象。定期的对于胃管进行更换,加强口鼻腔护理。另外,进行患者的腹部按揉,推动胃肠道蠕动,防止出现积食问题[4-5]。

接下来,加强深静脉穿刺置管护理。因穿刺置管时,具有外力侵入的情况,很容易带入细菌,导致感染等问题。所以,在穿刺期间,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规范洗手,以及应用准确熟练的穿刺技术,选择最佳穿刺部位,提升一次成功穿刺率。术后做好皮肤的护理,及时的更换无菌敷料。另外,必须要加强医务人员手部护理。通过培训,有效的增强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自我监控意识度,重视手部清洁的重要性,并提升依从性,可以于日常的工作中严密的按照标准程序(七步洗手法)洗手,降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

最后,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加强护理。每隔2 h进行辅助翻身扣背,充分的确保患者的肺部以及气管深部痰液进入到主支气管以后顺利的排出。落实痰液培养,依照结果情况实施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口腔护理,做好营养支持。另外,依照所需展开气道湿化。

综上所述,能够引发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通过科学的分析以后,找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并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便能够有效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胃管监护室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