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有效学习
2019-02-26魏杨
魏杨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如果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那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幽默的语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兴趣;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学生主体化
在新课改、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历史已使用新的教材,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初中历史从之前的非统考科目转变成统考科目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再停留在“死背书”“灌输”等方式上。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历史教师共同追求的方向。九年级历史教学内容繁多,要在一年内,完成六本书的系统复习,又存在中考的压力,这就要求科任老师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付出时间最短、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九年级历史教学为例,阐述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策略与方法。
一、九年级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知识点的记忆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片面追求中考考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脱离历史全面性、真实性、网络性,忽视历史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2.全面讲授,教学方法单一
历史教师整堂课不停地自己讲,学生不停地抄笔记,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累,效果也不好。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或者课本为中心。
3.以填空题的方式要求学生生硬地背历史
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等都应该让学生知道事情的原因、经过、影响等。脱离历史背景,以填空题的方式,对历史内容死记硬背,尤其是历史事件的影响,更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认识。
4.强占学生学习时间多
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只有50分,有个别学生,甚至是个别班主任老师不太重视。语、数、英老师会在课间、晚修时间抢占学生的时间。
二、提高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几种策略
1.编顺口溜,提高记忆效果
很多历史基础知识是需要背的,有时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顺口溜可以帮助改善学生厌学的情绪。
例1:复习中国古代史,可以有以下方式记住朝代发展历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昊二即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例2:中国古代史中,秦灭六国的顺序,可以有以下方式:
韩赵魏楚燕齐一二喊赵薇去演戏
例3: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这一单元时,进行了这样的单元总结: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政权巩固措施得力;一届人大宪法建立,土地改革深得民意;
外交成就尽显国力,一五计划工业创立;三大改造政策适宜,社会主义最终确立。
顺口溜朗朗上口,记忆方便,总结性又强,在单元复习过程中广泛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利用音频、视频,把历史事件与历史歌曲和视频相结合
历史教学内容中,由于与现代生活离得太远,有很多内容,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影视,让历史再现,很多自然的情感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形成。
例1:讲授九年级下册第7课《疯狂的战车》,其中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历史事件,学生很难理解二战的灾难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规模?通过播放《珍珠港》日本偷袭轰炸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也理解战争对人类的灾难性。
例2:讲授九年级上册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贸易”的罪恶性。视频播放黑人是如何被贩卖的,过程中对黑人的残酷性,同时为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资金来源。
例3:讲授九年级上册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和电影《乱世佳人》等,从微观角度多方面地体验和了解历史,从而归纳出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原因。
3.创设情境,学唱歌曲,演历史小品,在愉悦心情中学习历史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从而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这是一种把教育科学和艺术教法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例1:讲授八年级下册第1课《新中国成立》,设计一种庄严的情境,老师和学生一起学唱国歌,唤起大家爱国的情绪。在释放这种爱国的情绪和感情中,大家感受到了对国家的感情、对自身的鼓励,哪怕是一瞬间的感动。
例2: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了让学生理解秦始皇统一的必要性,特别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一知识的要求,可以创设以下一个小品:
孔虚(甲同学),来自齐国,今年私学毕业了,我得去各国游历,长长见识。于是,他批发了一点大米,准备一边游历一边做点小生意,高高兴兴地出发了。本想坐马车,到了邻国边境发现车道不一样,无法通行,只好骑马了……
贾某(乙同学),大梁商人,在做大米买卖生意。
孔虚(甲同学):我发财了,这里的每升米,都比齐国贵得多。我把所有米卖给你。
谁知魏国的斤比齐国大得多,孔虚一不小心亏了大本。孔虚把大米卖了,又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临回国了,想买几本书回去看,却发现这些书上的字他根本就看不懂。快到家时,孔虚心中非常沮丧,从此再也不游历了。
4.创设竟赛小组,比一比谁的基础最扎实
(1)原因:一个单元内容学完了,让学生进行总复习,如果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复习,可能會出现的情况,有的学生不知道复习什么内容;有的学生只是复习某些有趣的历史内容;有的学生会全面复习,但可能是少数。如果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实行过程:首先,给学生一节课,让他们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准备10个问题。同时教师说明下节课要采取竞赛区要用的。其次,利用一节课时间,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成员选出一个小组长,组织成员开展活动。游戏规则:科任老师主持整个活动,另外邀请两位老师作裁判,负责统计分数。按着顺时针的方向,每组成员只能每次派一个代表提问题,其他三组的成员抢答问题。准先回答,并且对了就可以得10分。第一个回答不对的学生,可以提问第二个学生,直到抢答对了才开始第二个问题。最后,由裁判老师统计分数,并宣布哪组获胜。
(3)取得的效果是:第一,培养了兴趣。学生从老师开始公布实施这个竞赛就开始兴奋,他们对整个过程都很感兴趣的。第二,可以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全面复习,当然老师要指导学生不能提过偏的问题。第三,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对方掌握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难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并解决。
5.设计精彩的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始,如果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为整节课的讲授奠定良好的基础。每节课导入的设计,都可以提取该课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话题,处理后引入。
例1: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一幕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知识点,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很多漂亮的婴粟花,问1:这漂亮的花叫什么名字呢?其次,展示罂粟果,问2:知道这种花的果有何用途和特点吗?再次:展示鸦片,问3:吸食鸦片有何后果?最后,图片展示吸取鸦片,引入这一课。
例2:七年级上册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讲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我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我国有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前,担心人们不相信,就在城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如果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起初,人们都不相信,只是观望,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果然获得五十金的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持执行。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
6.教学设训多样化,教学内容主题化
以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灵活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把学生引入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教学原则。
例: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设计过程:首先,展示几张《清明上河图》图片,图片中展示宋朝时人们生活的情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描绘出当时的变化。其次,将学生分为四组,每一组的同学,负责对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中的一方面进行归纳。再次,小组讨论,让学生归纳小组成员所看到一个主题的内容,并派代表上台发表意见。最后,老师根据学生所描述的情况进行小结。
这种设计,所取的效果有:第一,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二,能把历史再现,轻而易举进入到宋朝的社会生活。第三,观察全面。全班分为四组,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归纳。第四,该课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利用时间
一节历史课只有短暂的45分钟,在开展一些活动的设计时,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一些活动的导入,一般情况下都控制在5分钟之内。课堂中的一些活动,也许存在学生讨论、学生表演,教师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2.突出课堂的重点、难点
一堂有效的课堂,主要的评价方式是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开展。不要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纯粹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而忽视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多鼓励、少批评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发表自己的意义,这样才可以拓展知识,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不难出现学生讲错、讲少的可能性,我们应给予多一些时间、多一些表扬。
总之,要想取得高效课堂,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历史课堂中来,这些方面的大胆尝试需要教师对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训与思考,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修改,学生才可以快乐学习,轻松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晓华.浅谈历史课“开场白”的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200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胡杭军.历史教学激趣艺术初探[J].中學历史教学资源,2007:1-2.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