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引导美术教学实践
2019-02-26于培
摘要: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教师把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总结和提炼,并且从小处入手展开研究,是教师基于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困惑而进行的一种小型的应用研究,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在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探索。
关键词:微型课题;重要意义;现状;教学实践;初中美术
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人文性学科,美术教师需要将美术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实践作为提升理解理论知识能力的手段,美术课程的教学所涉及的方面很广泛,包括美术知识、美术欣赏、美术评价、美术创作等。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都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学系统,教师很有必要;采用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观察记录美术教学中的点滴,从而更好地寻求诊断的方法。
一、微型课题教学研究的特点
顾名思义,“微”就是小的意思。微型课题的教学研究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细节出发观察到问题从而进行课题研究,所以可见它研究的范围是很小的[1]。这种课题的研究往往不会是成群结队的团队模式,而是发现问题的人去寻找自己学科内的老师然后组成一个小团体,了解各个老师在平时对这种现象的注意,以及对问题的看法等,通过不断的讨论肯定结论或者是否定结论来实现进一步发展。对于微型课题的教学研究,一般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因为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固然是越早解决、消除越好,学生和老师都能少走.些弯路,提高课堂效率。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是经过观察问题出现和结合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来解决问题,所以期间所需要的成本也比较低。由于其研究的课题内容比较小,而且都是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对象,并且该问题需要被及时地研究出解决对策,就决定了微型课题研究的周期很短,而且由于课题的研究都是由老师团队确立的,是在这些老师能研究出成果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课题正符合当地老师的教学水平。这种研究教学中对真实存在的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和研究出的对策如果被运用到向题中去,很快就会看到对策的有效性的高低。
微型课题的确立首先要求老师能够发现问题,而且结合微型课题比较微小的特点,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美术老师都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细节,并且能够用专业的水平去分析问题,客观评价问题。微型课题教学研究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内容微、理论微、成本微和观察微[2]。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式分为两种,其一是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各个教学环节中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接着自己一个人加以分析和研究,得出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的结论,然后加以实施。所以,这既有利于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教师在美术素养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发展。其二是小组微型课题研究,所谓“小组”,是在课题研究之前成立的一个团队,是美术备课组或者是教研组,在这里美术教师主要是通过分享,交流和讨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然后与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毕竟大家在一起讨论想法会比较多,而且在讨论的时候容易刺激大脑进行思考。通过问题得到解决,教职工或者是教学研究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为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上两种微型课题教学研究各有各的优点和研究价值,老师可以利用两种方式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课题的研究,有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二、微型课题教学研究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前面提到微型课题研究的两种方式针对的都是教师或者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为和思想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式有利于老师观察力的提高,通过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且进行改善后,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高,让教师能够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是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二)不断完善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完整的教学系统维系着整个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通过教研组和教师之间不断地对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交流、讨论以及填补,教学系统将会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样学生就能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师资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和乐趣,也能够在学习中充实自己,不断向完美靠拢。家长对学校也会更信任,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有利于整个学校获得良好的教学口碑,提高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微型课题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操作步骤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微型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课题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或者教师团队要仔细观察并找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微型课题教学研究的对象是微观层面的教学现象和小事情,一般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学生出现的比较特殊的行为或者是思想[3]。这些很有研究的价值性和独特性,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以便于更好地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并且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改正,完善自我。问题的提出能够决定老师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向。在初中美术的学习中,研究者要时时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观察它的特点,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后期在多个现象里面筛选出最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筛选课题并且合理分工
前面已论述了老师把教学中学生出现的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其中有些行为是相互关联的,行为的发生存在着先后顺序和主次关系,筛选课题的时候要注意先研究先发生的行为,这样有利于节约后发生的行为的研究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应先选择研究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的课题。课题确定之后,如果是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则由教师个人进行,如果是团队的,就要進行合理分工,这样既可缩短研究周期,又可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小组内,首先要有一个负责人即组长,然后组长对成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分别安排预设目标,设计研究步骤,收集该行为发生的一些美术图片或者是视频,归纳总结结论和成果,整理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一些资料和产生的手稿之类的,制作课件和教学方案。比如教师上美术课时,如果是纯讲理论知识,会发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困意,而动手实践则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相比美术鉴赏等课程,他们似乎更加喜欢自己动手。例如,在进行水粉颜料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手欲望。
案例课题:某中学水粉颜料上色学习
研究步骤:(1)理论引导。首先美术老师告诉学生调色的一些注意事项,调色的工程量比较大,学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而且还需要自行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所以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2)自由组合,合理分工。颜料需要的种类多,工程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工合作能避免这些问题,以四个人为一组,两个人负责调颜料,两个人负责画画并且转印到四张纸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责。(3)设计和展开研究步骤。合理的方案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也有利于老师的观察及时得到反馈。(4)美术作品展示。作品的展示一方面让学生表现自己,获得自信,另一方面像美术这种艺术作品,它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点,老师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可以得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课题的研究”。
(三)为学生建立成品展示的平台,号召更多学生参与活动
美术成果的展示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认真创作的热情,微型课题研究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所以他们的作品,教师很有必要展示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应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作品的解说,一方面把讲台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社交,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吸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5]。
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与专业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发现问题之时就要立即把出现的问题(包括问题存在对象、出现的环境等)记录下来,并且及时成立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研究,为问题的彻底消除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接下来便可以快速进行试验。
参考文献:
[1]李彤彤.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个人“可操持”的教育科研:基于文献研究的探讨[J].江苏教育研究,2019(14):51-54.
[2]黄宁娜.微型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18(11):34-36.
[3]赵正越,米俊魁.中小学教师科研现状调研:基于2011-2017年呼和浩特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微型课题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9):72-75.
[4]李形形.微型课题研究的新路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管理策略追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2):55-59.
[5]陈萍.微型课题:促进教師专业成长的新型研究方式[J].基础教育,2008(6):4-8,12.
作者简介:于培,男,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中学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育。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