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豆的本草考证

2019-02-25杨志友王鹤羽刘秀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巴豆药性名医

杨志友,张 强,王鹤羽,刘秀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巴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名为“巴椒”[1],其后也有“巴叔”“巴菽”和“刚子”之称。《毒药本草》称呼巴豆为“老阳子,双眼龙,孟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巴仁”[2]。其产地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等省。《唐·新修本草》有载:“树高余丈,叶似樱桃叶,头微尖,十二月叶渐凋,至四月落尽,五月渐生,七月花,八月结实,九月成,十月采其子,三枚共蒂,各有壳裹。”[3]因其有大毒,有必要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方法与使用禁忌等进行文献梳理及考证,为巴豆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关于巴豆的记载

中药最基本的属性包括寒、热、温、凉,中医临床用药大法、选药处方的基本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神农本草经》载巴豆“味辛,温”[1],而《名医别录》记载其药性为“生温熟寒,有大毒”[4],这是巴豆第一次被记载为“生熟易用”及“有大毒”。因此,这一时期巴豆的功效学说发生了较大变化。

《神农本草经》载巴豆“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疰物邪,杀虫鱼”[1];而在《名医别录》中,则变为“主治女子月闭,烂胎,金创脓血,不利丈夫阴,杀斑猫毒。可练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与鬼神通”[4],不仅记载了巴豆“通下”的功效,还记载了巴豆“益血脉,令人色好”的新功效。

关于巴豆的炮制方法,《伤寒论》中首次有了记载,其中的“白散方”[5]用到了巴豆:“将之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这同《名医别录》中巴豆的炮制方法:“八月采实,阴干,用之去心皮。”[4]基本相同。去心皮更多是为了减少巴豆的毒性。《中药炮制学词典》记载南北朝刘宋·雷敩有云:“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可煮巴豆了研膏后用。每修饰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6]巴豆的炮制方法又有新增。药物有配伍禁忌,《名医》曰:“芫花为之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4]巴豆为有大毒的药物,其配伍更需谨慎。

2 隋唐五代时期关于巴豆的记载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称巴豆药性为“生温熟寒,有大毒”[4],此后至隋唐时期,《唐·新修本草》只是沿用了这一观点,同时加入了《本经》中“味辛,温”[1]的记载,即“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3];而其功效主治只是将《本经》和《名医》中的记载分别列出。同时,这一时期的其他本草著作中巴豆的功效也未有变化,如陈藏器在其著《本草拾遗》中有云:“巴豆,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7]不过这一时期巴豆的“生熟易用”已被用于医疗实践。如《备急千金要方》[8]记载“以汤熟洗巴豆,研,新布绞去油”制成紫双丸;“令熟,捣如膏”制成大理气丸,可治咳嗽胸胁支满,多唾上气等。

这一时期巴豆的炮制方法也开始出现了多样化:①阴干,去心皮。《本草拾遗》有载:“八月采实,阴干之,用之去心皮。用之皆去心皮乃称,又熬令黄黑,别捣如膏,乃合和丸散耳,道方亦有炼饵法。”[7]这基本是沿用《名医别录》。②醋制。《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巴豆外用治遁尸疰、心腹刺痛不可忍者:“上三味治,治下筛,以上醋和如泥。敷病上,干即易之。”[8]③煎煮。《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巴豆二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故帛染汁拭之。”[8]可治中风瘙瘾疹、心迷闷乱。④蜜制。《备急千金要方》还记载:“巴豆内服,直接为末,蜜和,捣杵为丸。”[8]可制成桔梗丸、雷氏千金丸、鹳骨丸等。

这一时期,在炮制巴豆时还有“熬令黄黑;熬令紫黑”这两种说法,同《本经》中“熬黑”略有差异。这也许是因为产地不同,所以颜色不同的原因。为了减小巴豆的毒性,可以采取:①炮去皮,勿伤破肉白,饮吞下;②为末为丸;③令熟,为膏;④酒浸猪膏(脂)(肪)煎。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有去巴豆油的新用法。

在药用禁忌与使用注意事项方面,《新修本草》记载:“芫花为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3]在服药忌食方面有“巴豆,勿食芦笋羹及野猪肉”的观点;还加入了中巴豆毒时用黄连汁、大豆汁、生藿汁、菖蒲屑汁、寒水石汁、凝水石解的解毒方法。由此可见,每一味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演变。

3 宋元时期关于巴豆的记载

宋元时期的两部著作《证类本草》[9]和《大观本草》[10]对于巴豆的记载,都与《新修本草》差别不大,即药性还是“味辛,温,生温熟寒, 有大毒 ”。

在这一时期,对巴豆的炮制方法记载有3种:①先去壳并心、膜,烂捣,以纸裹,压去油,取霜入药用;②去壳、心、膜了,以水煮,五度换水,各煮一沸,研;③这种炮制方法相比前两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出现了“连壳研”的剪草散[12],以及“巴豆、清油一处,熬数沸,滤去”的妙功散[12]。不再像之前的熬熟,酒浸,而是去油成霜生用,炒熟直接用;或者炒熟去油成霜用。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对巴豆的研究已有极大突破。

4 明清时期关于巴豆的记载

明朝时期对巴豆性味的记载有4种:①味辛。性生温,熟寒。气之厚者,阳也。臭焦[13]。②辛、温、有毒[14]。③味辛、蔹,气热,有大毒,味薄,气厚,降也,阳中阴也,入手足阳明经[15]。④味辛,性生温、熟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16]。由此可见,在同一个时期,对同一味药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见解。这一时期首次提到归经和气这两方面的内容,且不同的书对这两方面的记载也不一样,功效都沿用了《本经》《名医别录》的相关说法,并没有改变。

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到了巴豆油、巴豆壳、巴豆树根的使用[14]。李时珍有云:“巴豆油,治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喉痹、一切急病、咽喉不通及牙关紧闭;巴豆壳,能消散积滞,治泻痢;巴豆树根,治痈疽发背、头部疽疮。”在炮制方面,李时珍曰:“巴豆有用仁者、用壳者,有生用者、麸炒者、醋煮者、烧存性者,有研烂以纸包压去油者,谓之巴豆霜。”巴豆油以“研烂巴豆绵纸包,压取油作捻点灯,吹灭熏鼻中,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即时出诞或恶血便苏。又舌上无故出血,以熏舌之上下,自止”。“用巴豆壳烧灰,芭蕉自燃汁煮,入朴硝少许,洗漱,用真麻油点火滴于上,以枯矾、龙骨少许为末,掺肛头上,以芭蕉叶托入”。巴豆树根的炮炙方法为“掘取洗捣,敷患处,留头,妙不可言。收根阴干,临时水捣亦可”。关于巴豆油、壳、根的使用,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突破。

《本草品汇精要》有载:“不宜多服,妊娠服之堕胎。忌芦笋、酱、豉、冷水。”《本草纲目》有言:“忌菰笋。”[14]《雷公炮炙药性解》首次提到“畏牵牛,杀斑蝥蛇虺毒”[16],其他的禁忌与之前一样。 清朝对巴豆药性的记载,《本经逢原》[17]《本草求真》[18]《本草备要》[19]均记载有:“辛,热,大毒。”这里“热”性打破了清之前的“温”性和“生温熟寒”的观点。《本草从新》有创新的说法:“辛而大热,大毒。”[20]《本草备要》指出巴豆“大燥,大泻。”[19]《本草从新》更进一步,认为巴豆“通,大燥,大泻”[20]。由此可见,在巴豆药性研究史上继承与创新始终相辅相成。奇怪的是这个时期的炮制方法并没有因为有关巴豆药性的观点发生改变而改变,而是依旧沿用了之前的生用、为霜用、熬煮用、炒用、醋制、酒制的炮制方法。禁忌事项也是沿用之前。《得配本草》一改之前的“畏牵牛”为“恶牵牛”[21]。使人难以理解的是《本草备要》[19]记载巴豆“大燥,大泻”,但在阐述使用注意事项时却说“得火良”,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人用药不同,从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5 当代关于巴豆的记载

建国后,从《中国药典》[22]1955 年版至 2015年版,各版一致记录巴豆的药性为“辛,热 ,有大毒;归胃、大肠经”。权威药学专著《中药志》[23]《新编中药志》[24]《中华本草》[25]关于巴豆的药性记载均与《中国药典》一致,只是少了归经。但《中华本草》蒙药卷[26]又与此不同,蒙药卷记载巴豆“味辛,性平。效重、糙。有大毒”。这可能是因为不同民族的用药方式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观点。除了《中华本草》[25]记载有可用巴豆叶、巴豆油、巴豆树根、巴豆壳以外,其他几本著作以及药典都是霜用和生用。《中华本草》中关于巴豆的使用,大部分沿用西南地区的各种记载,存在地区差异。不过,巴豆的使用方法、部位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功效。如巴豆生“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廯,疣痣”[22];巴豆霜“峻下冷积,逐水消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膨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痺;外治痈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疣痣”[22]。

6 结语

关于巴豆的药性记载古今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从南北朝时期至明代,所有本草皆记载巴豆“味辛,性生温熟寒,有大毒”,但从清代开始变为“辛,热 ,有大毒”,摒弃了前人生熟易用的基本理念,2015版《药典》中引用的是清代的记载,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就功效、使用禁忌而言,基本沿用了古代医书的观点。

猜你喜欢

巴豆药性名医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让名医们上线
一个喜欢撒谎的孩子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