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低智商”意识现象研究

2019-02-22邓宇滔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智商意识政治

邓宇滔

(喀什大学 新疆·喀什 844006)

日本学者在研究“为什么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低迷”这一问题时发现,日本经济的低迷与大部分日本青年迷失于浮华世界是存在联系的,这个“浮华世界”充斥着对“娱乐明星和低俗综艺文化”的过度追捧;充斥着严重脱离文字与经典的“御宅”文化;充斥着大量安于现状的新晋中层阶级[1]。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思想意识的引领误入歧途,让“低智商”意识得到了生根发芽的机会,并最终影响到国家发展大局。以此为鉴,现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不少大学生最热衷谈论的话题已经不再是“哲学”、“经济”等启迪人生奋进的话题,马克思就读柏林大学时抢哲学课的场景,现在是无法想象的。陈宝泉发表的《如何看待低智商社会》、李光斗发表的《微信造就“低智商”社群》等一系列文章,揭露了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低智商社会”现象,“低智商社会”现象在意识领域就表现为“低智商”意识。2014年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2]。”这是对现代青年避免“文字脱离”和“古典脱离”现象发出的有力号召。

一、大学生“低智商”意识的现实表现

研其因,先观其行;用于俗,后教于理。大学生的“低智商”意识,主要表现在:其一,认知网络化与文本虚无化,出现了知识搜集网络化、作业网络抄袭化、以及期末考试“抱佛脚”现象等,综合来看就是碎片化的学习。周国平说“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经历的被唤醒和继续生长[3]。”脱离了文本,就等于掩埋了知识的根。其二,大学生关注点的转移,随着网络文化带来的观念冲击,大学生思想文化眼界的扩大,对娱乐性的关注在上升,对政治、哲学和学业的关注在下降,对娱乐明星的过度崇拜,对社会事件和自身发展缺乏基本的思考。何珊的《网络文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调查发现高校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大学生意识到网络环境存在着不良信息,对不良信息并没有抵制心理[4]。其三,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选择性忽视,在大学里存在着一群追求着“佛系”生活的“假佛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任务,我们的青春不应该过度的花费在追逐娱乐上,而应该把势头延续,把接力棒接好。

“低智商”意识的萌芽,在未来的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必然成为一害,不仅影响大学的发展,更影响国家人才储备的发展规划。“上课的时候,大学生清醒的没有发呆的多,发呆的没有睡觉的多,睡觉的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的时候,自修的没有吃零食的多,吃零食的没有看连续剧的多,看连续剧的没有玩游戏的多。”这个现象不应成为主流。

二、“低智商”意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

“低智商”意识如包裹着糖衣的毒药,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关键期慢慢萌芽。这种意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存在着潜在的影响。

(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推动、感染和约束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尤为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把握好这一重要“生命线”,对良好思想政治环境创建的研究也非常丰富,为优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提供了诸多的方式方法,引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部分学生出现的“低智商”意识萌芽,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的良性发展出现问题。众多的社会思潮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的一股力量,“普世价值”作为一种错误而又隐蔽的社会思潮,其本身利用学生理解自由、民主、人权等的超现实性特点,借助大学生的认知惰性意识,使大学生自身认知简单化,久而久之带来的就是大学生本身对知识本身的误解。

(二)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统一

碎片化阅读或消极阅读是一种没有效率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缺乏注意,就像电脑的CTRL+C 加CTRL+V 一样,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虚妄的念头,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自己很有学问很有知识一样,属于心理的投射效应。对学生的记忆,或者说知识储存,并没有好处。实现学生的自我同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学生自我同一的过程,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的“有距离联系”下,主体观念上的“我”作为“一定的准则”,指引主体进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主要表现为“积极的统一”与“消极的统一”,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是明确的方向,这里的消极是容易纠正的。上述现象在自我意识同一的过程中发生影响的是第三个方面,也就是“虚假的统一”,在没有形成积极的理想自我的情况下,表现出一种主观臆想的统一。虚假的自我意识统一[5],会把理想自我意识变成一种固定认识,并作为参照物,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呈现两种现象,一是沉迷于理想自我,骄傲自大,眼高手低;二是出现自我意识的封闭,对未来缺乏足够认识,奋斗感消失。经历了高考洗礼的大学生,在大学的温床中会渐渐迷失,或迷失于网络游戏世界,或迷失于偶像明星,对于未来的工作能力培养视而不见,选择性忽视。把期末考试突击出来的成绩作为自己的能力表现,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并不懂,在意识领域产生了虚假的统一。放弃了自我发展,奋斗感消失。

(三)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正确、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教育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低智商社会”现象所附带的恶俗网络文化冲击、盲目的从众心理和消极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思想政治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冲击是比较明显的。“低智商”意识影响下的学生安于现状、缺乏追求、道德科目的敷衍态度,大学课堂中的“一个人的舞台”现象,通过长期的发展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全面,不科学,立德树人任务是双向的,学生的“低智商”意识一定会影响这个任务的完成。从判断力养成角度看,不利于完善主观判断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结构性迁移,即内在认知规律对外化行为的迁移,大学生长期处于“低智商”意识滋扰下,对问题缺乏辨识力,看似有理的无稽之谈会成为其谈资。就大学生人格培养而言,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奋斗型人格。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担负着非常多的角色,即完成“自我角色认同”任务。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当学校开展活动时,广大学生都抱着“你们看着办吧,都行”的态度,进不了学生的心,失去了教育的对象参与,活动会变得毫无意义。

上述的研究是“低智商”意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一些具体影响,总结起来,一方面是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性,另一方面是反映了学生中存在的潜在“惰性”思维。

三、预防高校“低智商”意识持续萌芽的建议

基于“低智商”意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还处于萌芽阶段。尤其是各高等院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持续且有创造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着各类有害思想意识的恶性渗透。及时防范于未然,好过亡羊补牢。

(一)注重显隐教育结合中的危害预防

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性体现。自从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提出“隐性课程”后,隐性教育也成为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倡导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适性”与“外适性”相结合,注重学生思考和接受空间的给予[6]。

高等教育面对着艰巨的任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应用已成为常态,就主旋律的教育而言,不仅有传统的政策宣传,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团等,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的显性教育,也有类似《将改革进行到底》等影片的隐性教育。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把二者的思想引导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心理构建功能、人格塑造功能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思想的前进方向,既大方直接的告诉,也随风潜入夜的渗透。然而,相比于我们的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危害性审查往往也具有隐藏性,包括的一些视频、文章和音乐在教育的同时,可能也具有其他的危害信息。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意识建设

“低智商”意识的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要杜绝网络文化的“低智商”思维对大学生的侵袭,就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意识建设。

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建设需要坚持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阵地建设,利用“无手机课堂”的课堂模式。“无手机课堂”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思想信息碰撞,课堂上开展的类似头脑风暴一类的活动,就课堂内容的一个点,与学生交换意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自由发言,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把思想汇总,总结对比,用理论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建设。例如:中华民族认同感教育,可以开展文化同根性讨论,找到文化、历史的同根性,在活动中学生会自觉的产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建设,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思想认识更多来源于网络,建设主旋律响亮的网络媒介,就是在建设良好的大学生思想。就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而言,绝大部分是明星新闻,作为一种学生关注的热点集中处,高校教育应该引起绝对的关注,结合这些热点实施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板块,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热点,例如“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的林俊德院士,扎根边疆建设国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仍在工作的 “中国故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建设,如同一根线,能把大学生的思想拉扯到正确的时空中。同时,也要求教育对象要具备思想政治的信息素养,选择去接受什么,吸收什么才是科学的、符合国家意志的,察觉危害性的信息,及时预防一些“低智商”的不良意识信息渗透。

(三)注重青年奋斗感的激发

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技能,更要为学校的前进添加动力;要实现自己的发展,更要实现国家的发展;要圆自己的梦,更要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广大大学生,激发自身的强大奋斗感。奋斗感的培养,一是充分利用地区发展的巨大空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教育,融入SIYB 课程,即以大学生的生存空间与专业发展价值教育课程,让学生看到发展空间,激发奋斗动力。二是鼓励学生避免“文字脱离”和“古典脱离”现象,读书以明志,通过感受经典,体会书籍,思考人生,认清自我,从而树立远大目标。三是在课堂上讲好领导人故事,利用好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用领导人的奋斗故事和讲话,比如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的青年奋斗观,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校园里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校风。

结 语

消除“低智商”意识对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是预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性,另一方面是抵御大学生“惰性”思维的潜在危险性。要注重主旋律教育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整体渗透性,激发学生的奋斗感,为实现地区腾飞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7],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任务交到了广大青年手中,这一项任务的实现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为此严于修身,丰富羽翼,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奋斗。

猜你喜欢

智商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体测鞋走红,是『提分鞋』还是智商税?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智商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