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内涵及实践研究

2019-02-22赵俊凤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群众利益马克思观念

赵俊凤

(中共南充市委党校 四川·南充 637000)

群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依据群众利益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无效以及统治阶级的贪婪。以群众利益为诉求,马克思探寻到剩余价值概念,并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最终方案。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者必然会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群众路线是我党的基本路线,也是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必要条件。基于这一指导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群众,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成为基层实践工作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历史由谁创造”,是哲学界永恒的命题。在早期西方哲学中,“第一因”的存在被广泛接受。直至启蒙运动时期,康德提出了“二律背反”理论,从而将哲学探究限制在“意识层”。马克思哲学受到青年黑格尔学派影响,并将“第一因”排斥在自身的哲学体系之外。同时马克思进一步下探了哲学研究视角,并将物质世界视为塑造精神世界的唯一因素。由此可见,马克思所倡导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将哲学的探究范畴下探至“物质与精神链接”的环节中,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学说受到严重冲击。

在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缔造者”,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非简单的“口号式”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了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变革的巨大影响。在论述欧洲革命与城乡矛盾的章节中,都将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视为推动历史变革的主要因素。依据这一理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将“阶级斗争”视为社会历史的全部,而人民群众将成为“阶级斗争”的最终胜利者。综上分析,马克思将人民群众视为缔造历史、推动社会演进的动力来源。

(二)人民群众的组织机制

马克思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将未来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义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之后的历史发展,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推理。马克思也认为,资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与宣传工具,而无产阶级则分散于社会之中,其组织机制嵌入到由资产与统治阶层掌控的社会制度中,因此以无产阶级为主要构成的人民群众无法形成合力。在面对资产阶级的压榨时,人民群众常常被迫接受不平等协议。有鉴于此,马克思提出了人民群众的组织形态,其中可包括工会与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认为,通过组织形式的确立,分散的人民群众将得以凝聚,在与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将逐渐获得优势。在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可观察到,英国资本主义对于工人阶级的压榨无处不在,但工人阶级却无法形成抗衡力量。通过工会组织,工人阶级的诉求将得以凝聚,各类资源可得到充分调度。而以工会为基层单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则被视为人民群众的核心组织。在《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被描绘为实现公平社会的唯一途径。综合分析,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需要凝集资源,因此应构建工会+政党的组织机制。

(三)人民群众利益优先

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将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压迫作为着眼点,为人民群众的福祉与生活需求作出了激烈抗争。马克思认为,《林木盗窃法》将保护富人利益作为前置条件,将人民群众拾取木柴的基本权利视为违法行为,并以国家意识强加于人民群众。因此这一法律规定违背了自然法准则,其本身是对人类权利的践踏。通过此类文章可观察到,马克思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福祉,视为其群众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内,马克思也将提升人民群众的收益视为最终诉求,并构建出科学社会主义概念。

分析《资本论》中的论述可发现,马克思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归纳为,产出积累无法用于群众需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依赖于资本积累,而为了提升自身发展“人格化的资本主义”将更倾向于收集不变资本(C),而可变资本(V)与剩余价值(M)将相应减少。但消费市场依赖于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输出,因此过度收集不变资本,必将对消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社会资源将高度集中在投资端,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劳动人口过剩”。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唯一选择。

二、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障碍

(一)“乌合之众”的错误思想

最近一本名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该书的主要论点认为,个性将在群体生活中消失,并带来类似于“盲从”的行为特征。但在我国评论界,这一大众心理学书籍,却被用于批判群体智慧。部分观念甚至将“乌合之众”等同于社会群众,并以各类暴力事件与群体性事件为论点,试图探究群众的非理性行为。类似理论由来已久,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将奴隶比喻为“会说话的工具”。而德国近代哲学家尼采,更是将群众视为“实验材料”或“废品”。这部分观点夸大了“精英阶层”的社会价值,并与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鲜明对立。

在社会实践中,深受“乌合之众”理论影响的人群,往往会以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个体价值的主要依据。其中经济收入较低,教育程度较差的人群,常常被其视为破坏社会和谐,阻碍社会发展的“罪魁祸首”。例如,部分一线城市的居民,往往会对新市民阶层横加指责,并将自身的文化习惯强加于他人。而另一部分人群会将法国大革命后发生的恶性事件归咎于普通群众,以至忽视了犯罪分子与人民群众的本质区别。总之,“乌合之众”缘起于内心深处的优越感,在概念模糊的论证场景中,“泛化的群众”常常成为替罪羊。

(二)等级制度带来的错误机制

等级制度由来已久,在我国先秦时期,《周礼》将人类划分为君主与贵族、士人、国人与野人以及奴隶等多个阶层。不同阶层无法通过劳动所得,享受到超越阶层限制的生活物资。这一观念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长期保留,并在宋代后转变为贵族、官员、贫民以及因工作行业而被区分的“贱民”。新中国成立后,等级制度被全面取消,但等级观念并没有随之消失。个别基层干部仍然认为,社会资源是维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掌握资源配置权,将与人民群众形成类似于“因果关系”的共生机制,希望获得社会资源的群众必然会依附于权利部门,社会等级将因此形成。

(三)满足“最低需求”的资源配置观念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探讨经济成果分配的过程中,个别学者提出了耸人听闻的“温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民群众不具备反抗意识且缺乏辨识能力,因此为其提供可维持“温饱”的物资供应,就可保障社会稳定。而剩余价值则应被精英阶层分享。这一观点虽存在于个别学者的言论中,但泛化的引申却会对人民群众造成伤害。溯其根源,“温饱理论”与古代法家理论存在着相似之处。法家理论代表韩非子曾建议统治者将“贫民”、“辱民”作为统治手段,从而使统治者享用到更多资源。

当前“差不多”、“不出事”等工作观念,却成为“温饱理论”的新形态,其本质是将满足群众的“最低需求”视为工作服务标准。例如,部分部门会将不引发群众反弹作为工作标准,以至其极少对本部门工作开展前置性检查。这样的工作观念,将群众视为国家的利益博弈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无从体现。

三、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思想

需要承认,“乌合之众”等观念描述了部分事实,这一理论也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得到体现。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的知识存量无法与统治阶级相比,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知识储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群众难以在脱离外部刺激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觉醒。因此人民群众需要得到有效教育。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主义思想提出了尖锐批评,并再次重申了由物质变化引发思想变化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基于马克思给出的一系列论述,我国应将“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观念灌输给普通群众,并借由物质环境,改变当代社会中的错误认知。首先,我国应将公民意识作为抵御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公民意识是指普通群众应将自身视为社会主体,不仅要为社会建设提供支持,也应享受社会建设带来的各项成果。通过公民意识的建立,“乌合之众”等错误理论将失去生存空间。之后,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教育领域的理论宣传。例如,教育部门可将公民意识纳入到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等课程的考试中,从而使马克思理论得到强化。

(二)依托群众路线保持基层党的先进性

等级观念对个别基层部门的工作态度带来了严重影响,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掌握资源分配,使群众被迫与其建立依附关系,从而实现等级差异。但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应被全民分享,资源分配权不应成为等级划分的工具。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者与秉持等级观念的人群,拥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因此毛泽东思想应被视为防范等级观念的重要武器。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也是我党的基本工作路线。

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于这一指导原则,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端正思想、不忘初心,在工作中深入基层群众,从而获得符合群众利益的工作目标。同时,基层党的工作应在梯队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从而使基层党的先进性得到长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人民群众视为党员培养的主要基地,可使我党的先进性得以长期保持。同时在群众中培养先进分子,可为基层党建注入活力,优秀人才将被丰富到干部队伍,而群众诉求也将引起各部门的充分关注。

(三)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最低需求”理论已对基层部门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依据马克思经济学,深入探讨资源分配机制,从而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的最大贡献是提炼出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来源于投资收益与劳动收益。在劳动收益中采用按劳分配的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但由投资带来的部分剩余价值,也应被人民群众分享。基于这一理论,我国应严格控制矿产等重大资源的所有权,并将这部分生产资料作为投资成本,使其产生的收益被群众分享。

马克思经济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寻求用于扩大生产的成本(△C)。而马克思似乎更倾向于利用科技进步替代部分成本(△C)。基于这一认知,我国应将部分投资收益以及社会资源配置到科技研发环节,从而使社会整体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居民的单位劳动所得进一步提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并抑制某类商品价格过快上涨,从而使各类资源主动进入科技研发领域。总之,马克思经济学的最终诉求,是为群众提供“最大化分配”。基层部门也应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的最终诉求,为群众提供服务。

结 语

针对阻碍马克思群众观落地的各项因素,我国应首先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念纳入到教学体系内,并借助公民意识强化马克思理论。同时,针对等级观念的影响,党的基层工作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并在梯队建设等工作中加强群众联系。针对“最低需求”理论带来的影响,我国应坚持马克思经济观中的“群众优先”原则,从而使群众利益得到维护。总之,马克思群众观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在工作实践中各部门应牢牢把握这一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群众利益马克思观念
马克思像
维生素的新观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