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19-02-22唐伟军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手工艺文化遗产物质

唐伟军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阳 322100)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中的重要传播媒介,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2016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会上提出:“非物质文化是否能实现其战略使命,也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转型”。因此,如何促进“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手工艺类文化遗产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创新,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应对国内外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并让手工艺类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当下非遗传承发展中值得深思的研究命题。

一、手工艺类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传统文化的“活”的灵魂,其是世界范围内的各地区、各族人民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世代传承等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风土习俗、服装配饰、节日庆典、表演艺术等,以及自然界万事万物与宇宙范围内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亦指传统文化知识、手工艺品与制作,以及具有优秀文化或传承历史的器具、文化空间或实物等。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民族工艺产品及其制作过程中的手工技艺,其中工艺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利用一定工具或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并且具有观赏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二、手工艺类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物质文明的繁荣发展。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文化危机也逐渐浮出,机械化背景下的城市建筑、商业办公、服装品牌等在各地区渐趋同质化。受到西方文化和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过渡到全球审美格局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物质承担者”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日趋减少,较多行业面临后续无人的境地。究其原因,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需要成熟手艺人的精雕细琢,成品成本较高。但是随着“便利化”商品的涌出,其成本低、数量大、方式灵活特点,正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手工艺类的传承与发展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进入其生死攸关的边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年代、不同阶段,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走出去,张扬其文化产业的独特力量,通过不断平衡中心文化的强烈碰撞,滋生出新的生机活力是促进其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手段。纵观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连接了非洲、欧洲和亚洲古时期的贸易商务往来。那时起,中国手工艺类就走进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今如何使得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重归当代大众生活,并融入到主流文化中,渗透到艺术体系的不同类别中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传承和发展上,我们更多需要考虑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较好的融入到现代化社会产物中,尤其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从站在当今社会的价值需求和艺术审美的角度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批判继承,根据其活态流变的传承特征,从而形成“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的非物质文化创新传承的基本理念与技能。

三、“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精准定位是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传承导向,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媒介,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播信息的领域流向,传播媒介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力量,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非遗”传承与时代发展中,应衡量“传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

(一)与时俱进,适度传播

传播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始终坚持其不可替代性。在“互联网+”“非遗”传承过程中,需要适当进行包装创新,体现当代市场发展供需情况,满足多元化的大众需求。但是,如果过度包装“非遗”,反而失去了其本质价值和文化感染力。现代化的包装风格严重影响了“非遗”自身的风格魅力,成为“非遗”艺术表演。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应该以独特的表现力和传承性应用在商业实践中,但是在此过程中应尽量保留“非遗”的同质化发展。

(二)体现民族文化,保持原真性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要坚持 “非遗”的不失本真,在新时代媒体传播过程中,应该保证不失去“非遗”核心,在表现形式上加以点滴修饰,让“非遗”传承符合大众审美,让其在内容上尽量与现实生活相贴近从而保持其本来面目。在“非遗”的现代文化传承当中,不乏借传承之名对“非遗”进行随意改变,使其失去了本身外在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手工艺非遗”的重新包装改变了其原结构,应该使用现代的光影技术或镜头表现力进行表面修饰,并不是现代元素的添加。

四、“互联网+”背景下手工艺类非遗的新常态发展策略及措施

(一)产业化传承,增强发展基础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的是精神生活。我国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级较大,开始进入机械化生产阶段。例如;浙江义乌和浙江温州两个城市,木偶戏、皮影、贝壳雕塑、刺绣、石雕、小商品手工艺品等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数量和生产规模位居全省前茅,其生产质量也较高。还有台州的泥塑、无骨花灯、虎头鞋、竹编工艺品等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空前发展高度。但是仅仅依靠着政策导向是完全不够的,应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创新企业活动,打造文化知名品牌,瞄准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进行针对性“非遗”发展创新。或者政府带头进行社会资本引进,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渡到文化产业中,并融和新技术工艺,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化管理,形成独立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消费市场,集政府、组织机构、人才资源、市场、“互联网+”平台为一体的产业价值链,进而生产出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另外,针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无人传承问题,应切实联系地方教育体系,通过构建“互联网+文化教育”平台,培养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一代传承人。教育体系还可以直接面向社会宣传“非遗”特色办学项目,诚邀“非遗”传承人进行工艺指导,并积极鼓励新青年自主创业,让中国众多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不断层。

(二)市场开放性传承,拓展传承路径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有效的传承产业链,大多数属于家族传承或个人单传,将其看做是私有财产,传承人对内不对外,从而导致传世手艺的单传或传承无后,甚至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局面。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广泛得到了社会重视,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与要求。由此在文化传承上受到了空前重视,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融通渠道,给予“非遗”文化产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基于“互联网+非遗”市场开放性,逐渐改变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私利观念,并将“非遗”面向世界,实现“走出去”的开放性传承与发展。

(三)“互联网+非遗”的品牌化传承,形成传承特色

“互联网+非遗”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建立与之相应的传播平台与方式,通过开放性、技术化、智慧化、品牌化的传播方法,打造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格局,设立地域性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形象,并建立专业的研发安全保护中心,实现“互联网+非遗”走向正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展现品牌效应,还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开拓文化市场,提高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传播影响力。根据 “互联网+”技术,建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符号运行系统,强化市场与产品之间的视觉与听觉的双向信息交流,让广大的受众群体认知该品牌。并且,在“互联网+非遗”平台推动下,“非遗”传播还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传播品牌的命名,也就是给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起一个耳熟能详、便于记忆的品牌名称。二是品牌标志的创新设计,品牌标志要体现传播理念,品牌自身个性与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紧贴时代发展的文化风向标,同时体现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三是传播口号或宗旨。通过“互联网+非遗”平台大力宣传品牌文化,通过扩展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联盟等手段,引领“互联网+非遗”走可持续对外开放的道路。

(四)定向传播,构建新传承方向

定向传播是指按照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与手工艺类制作者之间进行传播,也就是“B2C”模式的翻转形式“C2B”。但是,由于前期市场未彻底开发,传统手工艺制成品暂时无法实现定向传播。例如:消费者不了解自己的定制想法与需求,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手工艺类产品,手工艺品制作者的定制能力无法实现“互联网+”模式下的海量客户需求。一般情况下,定向传播是围绕个性化定制展开的,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扩大,定向需求量和服务质量会日益流行。这是展开的“互联网+”手工艺类的定向传播与个性化定制将会有更多的市场和知名度,例如:针对目标群体进行广告宣传及“非遗”手工艺品的个性化定制等。

(五)与文旅融合,加大传播范围

除此之外,加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弘扬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动展现中国传统艺术魅力,让每一位流淌中国血脉的人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沉淀出来的文化生命力。“互联网+”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们也是打造中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构建“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格局,例如,进行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的第三方生产销售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汇聚了多方物质资金与其他条件。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手工艺类,并用优美的旁白形式讲述传承手艺人的故事及文化色彩,同时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手工艺类产品销售。这是一种根基于时代技术发展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从艺术表现力、文化背景、艺术发展趋势角度,或是从文化创造力方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打造的新平台。同时找准文化、旅游和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传的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旅游和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加大传播范围,为发展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加大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力度,几十所艺术类院校加入文化传播队伍中。因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与非传承人均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关注,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性与传播性,聚集多方主体协同促进国内文化强化战略步骤。通过大规模扩大民族企业、企业品牌文化艺术机构等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中。作为非遗教育的新一代接班人和传播者,要立足于生活本质,在中国式美学艺术文化熏陶下,锤炼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猜你喜欢

手工艺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手工艺·温州发绣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