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9-02-22李晓凡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李晓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工业4.0 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正式颁布,充分宣告了全新一轮科技改革与制造行业工业革命时代的来临,工业的转型以及产业的全面升级必定会造成劳动力结构的改变,需要更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支撑和推动。正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要大力发展不同层次、宽广领域的教育沟通和协作,努力提升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大量具有国际意识、了解供给准则、可以参加国际事务及其竞争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已势在必行。

一、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主要指的是,能够展现出国际化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两方面的综合性特点。单纯针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知识方面,应可以掌握自身专业最先进的国际化知识,且广泛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熟练运用一门或多门国际语言。其二在能力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国际思维和国际社交能力,可以参加国际事务,了解国际惯例,具有全球视野,可以顺应国际社交及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能够站在国际资源分配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则是相对于高端理论类型、学术类型专业人才来说的,因而,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可以迅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将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现实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实践培养出社会价值的优秀人才。

二、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养

(一)视野与思想

应用型国际化人才要可以顺应国际交流及发展的需求,在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主动关心全球时事政治、经济建设、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市场需要、文化沟通等,知晓国际准则,了解国际事务,可以站在国际化的立场上,运用国际眼光及意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顺应全球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发展转变,应对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和机遇。

(二)知识与技能

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科学合理的国际性知识构造,熟悉掌握自身专业的国际知识,并广泛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树立运用一门或是多门国际语言,得到成为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基础训练。具体来说,在能力上,首先应具有获得全新知识与技术,顺应全球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较强学习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应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与工作岗位操作能力,这是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有别于其他理论探究型人才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该类人才在顺应经济社会建设中彰显的独特品质。可以及时发觉问题、分辨问题、熟练地使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问题。再次应具有掌握国际有关通用生产技术、生产过程、装备科技、管理体制、管理形式等能力,利用创新产品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管理水平等方法,在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更大价值。最后应具有较强的有关领域国际化信息搜集、应用与处理能力,并且还要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独立的国际化活动能力等。

(三)心理与素养

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的独特品质,决定了这种类型的人才应具备较强的适应各个跨国企业、集团的跨文化价值取向的心理及素养。在时代背景、思想形态、生活习性、文化传统差异的环境中,可以协同发展、彼此沟通、协作共赢、实现自我。可以真正理解并充分尊重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风土民情、宗教信仰、思维模式以及某些禁忌等特点,具备较强的身心素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状态。在个人思想与言行上体现出较为成熟的心理,能够以较为开放化的心态顺应世界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参加国际以及各种涉外活动,经受多种文化的冲击,冷静面对当代生活与工作中的高压力和高强度,可以沉着应对国际事务矛盾、国际之间的深入协作等重大事件。

三、河南省高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

(一)培养目标与主要规格

首先,从教育整体发展的视角上来说,应建立层次健全、结构灵活、形式多变的教育体系,强化对不同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互动衔接,以此来顺应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培养目标以及规格上,不能完全和职业院校相同,必须要比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有更强的自觉学习能力和顺应能力。有更加宽阔、更加专业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相关岗位所需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运用知识开展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再次开发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比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更快的顺应岗位的要求,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将来国际制造业与公司发展对各个层次与种类人才的需求。其次,按照工业4.0 与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有关制造业发展核心领域及目标,在强化对将来制造业发展与建设所学人才要求预估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各个领域发展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从传统工业化技能人才培养向信息化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与主体,严重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升,造成他们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识教育根据突破学科限制,能够向学生呈现更加广阔的知识蓝图,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广大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与批判精神,以便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促进依托通识教育的大型工程教育需妥善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即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间的关系,以及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间的关系。

随着当代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让专业变得更加交错和综合,同时也让专业变得更加精细化。过去的专业教育无法顺应这两种看上去彼此矛盾、相互对立的发展形势。这是因为通识课程必须要拓展学科教育平台,以此来顺应专业交错与全方位发展的需求。同时,专业课程又必须要立足于有关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让广大学生可以根据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来从容地应对崭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及方法等要素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具有以稳应变、顺应形势转变和工作需求的综合性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名合格出色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并不只是取决于其自身拥有多少专业知识,而是要看其学习更新、掌握崭新专业知识的整体速度与能力。

目前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并且课程设定落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缺少和新型技术发展有关的课程设定,更缺少国际化知识相关的课程。培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经济市场间,以及国际化需求间存在较大差异性,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现实需求。对此,在课程设定上,高校应主动吸收国外应用型高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改变实践教学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附属的落后思想,加强对实践教学以及实习、实践训练等环节重要作用的认知,对课程体制实施全面优化,将实践教学视为一个整体、独立的教学环节来构思和对待。强化企业特别是国际化企业、单位间的长期合作,主动邀请他们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体制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过程的设计等。此外,可将国家行业、职业技术审核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课程方案中,在把学术课程以及职业证书课程有机结合的同时,实施改革与深入探索,在规定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广大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国际化素养以及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教学方法和模式应从以往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进一步探究依托项目、依托具体任务、依托问题的教育模式,主动挖掘探讨式、探究式、参加式以及案例式等多种有效方法并行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主动调整教学和学习间的关系,将以往单纯的重视理论知识讲解,改变成不仅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同时也重视专业能力提升。将课堂灌输式的教学,转变成重视知识应用和能力培训,将规定学生掌握详细的操作技巧,转变成既懂得详细的操作技巧,又可以与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还能运用自身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重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引领学生积极学习、积极思考和积极实践,自主发觉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实践训练以及提高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

1.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由于前文提到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主要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方式及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往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包含教育运作、学籍管理、教育管理、实践教学监管、教学探究、教师培养、招聘考核与分院两级教育管理组织形式等。其次,积极制定崭新的政策体制,构建符合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以灵活学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创新性制度。成立国际互动基金、鼓励精英教师、管理工作人员、出色学生的海外进修、学术沟通等,以及广大优秀留学生助学金以及留学生课程体制构建等等。最后,应加强外籍教师在校任职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外籍教师招聘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国际化协作教育以较高的起点起步、科学化管理、稳定化发展。健全有关留学生招生以及管理、学生到国外学习与实习等规章体制,在制度层面上保证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断推进。

2.完善奖励制度

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奖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具体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奖励制度,鼓励广大教师在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中在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实践、提高国际化综合水平等各个方面的革新及探索。其二是建立完善的学生奖励制度,首先应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与各种中外协作办学、共同培养、学生互动、假期院校、带薪实习等相关项目,掌握国外院校的教育模式,真正懂得与不同国家学生和谐相处,接受海外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技术辅导等,为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坚定坚实基础。其次应鼓励学生高度重视不同实践环节的培养与训练,强化学习与运用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去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整体能力。

3.革新考核与评价模式

革新课程考核形式,拓展及完善考核方式,以运用能力为培养方向,全面转变过去注重知识记忆、忽视能力与素养,重视理论、忽视实践,以及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掌握知识的量为标准、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方式,以卷面成绩为指导的应试教育评价体制。考核方法逐渐向系统性、多元化、重视应用知识能力靠拢,重视接受行业对教育质量的肯定与评价,进而建立其以能力为指导、以素养为核心、多样性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结 语

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应是应用型人才以及国际化人才的综合体,应充分体现上述两种人才类型的共同特征。因此,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既要具备国际化的文化知识、能力和素养,同时又可以将最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国际化的水平承担相关行业的具体工作。而想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需要构建与其相吻合的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地培养体系。因而应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制、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评价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高院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