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乃师之魂

2019-02-22陈细巧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德同学教育

陈细巧

有人说,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德育。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美德事业”。孔子说:君子“好德”,君子“近仁”。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德高”,学生“根正”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模仿性强,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作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教育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要求学生需要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比如,下雨天,我经常会撑着雨伞把同学送出校门,有的同学看到了,也会跟我一样,看到没带雨伞的同学也主动为同学撑伞。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教室或操场有垃圾,我会主动捡起,放到垃圾桶,同学们看到了也会跟我一样,看到垃圾也主动捡起。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大扫除和社区活动。每一次,我都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也会无比激动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的。其实,教育有时无需华丽的言语,学生也会从老师的忙碌身影中得到启发,得到鼓励。教师无怨无悔的付出,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奉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会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因此,只有品德高尚、思想进步、乐观向上、言行一致的教师才能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融入学生的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永不满足”的教师

俗话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其关键是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因而,教师要有“永不满足”的个性,要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广、能力更强、人格更完善。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模仿性。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应该具备弹唱跳说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教学组织才能,以便恰如其分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教师各方面的才能都很突出,学生便会深深被吸引,把教师当表率,这样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师业务水平低下,对待学生也没有爱心,在学生心目中没有一定的权威性,那学生很明显会对教师产生厌倦以致对科目不感兴趣。因而,“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深入课堂。丰富多彩的课件能吸引学生的学習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制作课件,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掌握更快,感受更深,教学效果更好。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获取新知识的速度也是非常快。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技能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热心、责任心、耐心、真心;对待专业要严谨治学,精益求情。在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地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杨家福教授曾说:学生头脑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而,需要教师用心灵去感化,当好学生的点火者。例如,在我们学校四年级有一位学生,他被学校公认为最难教的学生,生性好动,经常和同学打架。当我安排到上他们的音乐课时,我无意间发现他的声音还不错,而且对音乐也有点感觉,于是我通过课后和他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说不定:“六一”儿童节可以到台上唱一唱呢?他听完以后很惊讶,又有点激动,对我点了点头。从此,他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课堂上总是情绪高涨,有时我也叫他到台上领唱和表演,同学们看他的目光开始变化,他也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之中。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发现和引导会点燃学生的希望,教师的“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俗话说:“星星之火,燎原大地。”我们只要给学生一点火花,就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有学习的信心。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勇于创新,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千百年来的古训。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人格特征的体现。教师只有从内心上热爱这份职业,热爱学生,才能更好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未来的日子,教师要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教育是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师德,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学生和熏陶学生,使每个学生在“爱”的召唤中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大华路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师德同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致良知与师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