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2019-02-22吴惠明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初中

吴惠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教育部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且还应注重实验实践教学,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考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多学校将实验作为考核学生物理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因此,学生的实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和老师都应该重视起来,将实验课程的学习放到和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初中物理老师应该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转变方式,提高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物理老师上实验课的时候,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掌握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承受者,他们被动的接收传输的知识。每次做实验的时候,往往是老师拿着实验指导书,给同学们念实验流程。整个实验过程很无聊、很枯燥,无法提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在操作实验的时候,往往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遵照老师的指导流程,一步一步进行机械式的操作,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他们也不会主动思考这么做的原因和理由。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他们也没有办法处理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表象来看,老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学生也学习了如何操作物理实验。但是从本质上看起来,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学习对于学生的要求,他们也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目的,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电阻串并联实验讲解的时候,物理老师不应该再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直接灌输电阻串联、并联实验的实验内容,将所有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应该注意的点全部托盘而出。物理老师应该采用具体化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归纳总结电阻串联、并联的规律。例如,先提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让课堂变成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的地方。老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讲的知识。在学生进行实际电路操作的时候,老师要引导他们思考每一步操作步骤的原因,让学生对整个电阻串联、并联实验的原理和内容都了解清楚,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

增加辅助,增强演示

为了让学生对于整个物理实验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初中物理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验之前,给学生做一个实验演示。通过老师的一步一步的操作和讲解,学生可以对本节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这样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接受率,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兴趣。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在进行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时候,应该先让学生实际操作一遍整个实验流程。然而,很多情况下,不能将所有的實验都在教室里实际演示。因为有些实验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有些实验需要比较高的实验条件。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模拟实际操作的效果,例如,多媒体工具。老师引导学生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发现实验结论。

例如,在学习固体、液体、气体三态转化的时候。由于受一般的学校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器材的限制,三态之间的转化难以实现。即使有这个实验条件,三态之间转化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不能经常性地给学生实时展示。这个时候,初中物理老师就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来给学生展示三态转化的过程。老师可以找一些水的三态转化的视频,演示水从固体变为液体、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三态变换发生的条件。同时,老师结合视频讲解三态转化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验现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物理老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结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在学习完课堂知识以后,需要经常进行总结思考。通过总结回顾,学生可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物理知识架构。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上列出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此外,这种总结式的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学生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物理的学习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老师可以将每次物理实验课的最后十分钟空出来,不再讲解新的知识点。而是将这段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总结思考。学生可以回顾这次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操作失误的地方,总结一下自己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果这次实验做得不理想,总结一下经验教训,避免以后的实验过程中再犯类似的错误。此外,学生可以将这节课所做实验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理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将相似的知识整合成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些总结工作,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逐步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学生将之前所学的知识串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物理知识框架。这对学生更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通过积极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总结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一方面,高效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积极动手、亲自操作物理实验,加深自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初中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留言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