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9-02-21高文智
唐 敏 田 军 高文智 贾 红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简称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而提出的,并在2014年10月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被正式命名为P0A。2017年文秋芳教授又对此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该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以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和“以评促学”;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1]。
目前产出导向法的应用,还主要局限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知网以“产出导向法”为主题进行期刊检索,共得到论文106篇,其中100篇左右均为外语教学研究。对此,为进一步发展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拓展产出导向法的应用范围,课题组对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原理进行了重新梳理,从当前高校课程尤其是实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10个主要问题入手,重新归纳提炼出了产出导向法在高校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操作流程,同时在体育教育、旅游管理等专业实践类课程中进行了应用与实践。
一、“产出导向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学生对预期产出目标认识不清,学生未能将课程学习与将来的职业发展建立有效关联。
2.学生对自身现有知识、能力与预期产出目标之间的差距,缺乏有效掌握。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生不知道课前要学习什么?如何去学?课前时间利用效率低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填喂”;课堂研讨层次、深度不够,对知识的延展、迁移能力不强。[2]
(二)教学过程阶段。
1.学生缺乏对实现预期产出目标路径的充分理解和认知,凭借着对预期产出目标的强大愿景和对课程教学要求的粗浅认知,左突右撞,不得其法。
2.在“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被人为弱化,教师对课堂干预和引导不够,学生“放羊式”讨论、辩论,极易偏离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效率[3]。
3.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知识目标,而忽视实践产出,重学轻用,学用分离现象仍较为普遍;课程考核以突出验证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结果性评价为主,而忽略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学生课外自主实践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4]。
4.教学过程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能力,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素质教育。
(三)教学评价、反馈、提高阶段。
1.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参与程度不高。
2.以课堂即时评价为主,延时评价欠缺,重视复习性或基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准化产出,而忽视迁移性产出。
3.课程考核评价过度强调知识内容体系,而忽略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对整体产出能力和效果的评价。
二、“产出导向法”实施步骤
产出导向法是依照岗位生产流程,以整体及分阶段产出目标设定为开端,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选定、教学活动组织再到教学评价,都以预设产出目标为导向进行安排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将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产出目标)进行严格对应,课程为具体的岗位需求服务,并依照岗位工作流程或生产流程设置具体阶段性产出目标,课程的一切安排及组织都必须围绕具体职业岗位需求(产出目标)开展,同时教师课前会通过实践基地参观或工作视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岗位工作内容、待遇、环境,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工作愿景及期待,并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实践,认清差距,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依照职业岗位工作需求或生产流程(产出目标)进行重新整合,同时强调团队协作及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岗位工作技能,最后以学生实际或模拟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产出目标)而非抽象的知识内容作为课程评价的最终标准[5]。
产出导向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为: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课程产出目标——依据生产流程设定阶段性产出目标——整合章节内容体系——向学生直观展示产出目标效果(工作愿景)——学生模拟实践并认知差距(饥饿感)——主动课前学习——教师课前辅助——课上师生讨论并确定目标实现路径——教师开展理论教学——学生分组讨论理论的产出应用——教师引导并补充信息输入——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基地实践——课堂讨论实践经历——即时评价及典型案例评价——学生修正实施方案——课外实践并提交实践视频及总结——课外个别评价——网络平台交流评价——延时评价——课程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综合产出效果评价)[6]。
三、“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实践
基于产出导向法对教师及学生在精力投入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课题组选取了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试点对象,一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大三学生以选修课程为主,学生时间和精力较为充裕。下面以社区体育课程的第一部分“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阶段性产出目标为例,详细介绍产出导向法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流程。
(一)教学准备。
1.明确课程地位与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依据当前市场需求,将“具有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所必备的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具有体育赛事策划与执行所必备的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体育创新、创业意识,并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和初步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列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社区体育是学生社区体育指导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2.确定课程产出目标。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确定社区体育课程产出目标为“学生能够胜任社区体育指导员岗位,并能够具备社区体育指导、管理、竞赛组织等工作能力。”同时从人的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课程还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协调、团结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3.依据生产流程设定阶段性产出目标。以胜任社区指导员工作能力要求为最终产出目标,根据工作流程,将课程分解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能力、社区体育活动管理能力、社区体育活动指导能力、社区体育竞赛组织能力等四个阶段性产出目标。
4.整合章节内容体系。依据四个阶段性产出目标要求,重新整合和处理课程教学内容,将所有教学内容都整合到此四个部分之中。与产出目标无关的内容一律剔除,与产出目标相关但教材中未涉及的,整合到课程中来。社区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社区体育基本理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社区体育工作基本理论及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等内容全部整合到第一部分“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产出目标之中,同时将产出目标所需要的统计学、调查问卷设计、心理学等方面内容整合到本部分之中。在课堂教学中,不独立过多讲解理论知识,而是将社区体育的特征、社区体育工作性质等理论知识融入到整个调研过程设计、讨论、实践及总结过程之中。
5.向学生直观展示产出目标效果(工作愿景)。教师课前以现实或模拟工作场景视频形式,向学生详细展示社区体育指导员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流程及环境、待遇等方面内容。让学生将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直接对应起来,产生对此岗位工作的美好愿景,并激发内在的学习欲望及积极性。
6.学生模拟实践并认知差距(饥饿感)。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认知和了解,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进入社区开展调研实践,每位同学需在课前将调研视频及调研材料提交给教师。
7.主动课前学习。通过课前实践,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产生疑问,并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答案。
8.教师课前辅助。教师课前向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性资料,引导并扩大学生视野。同时为防止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心理,应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渐提高,而相应减少辅助性资料的提供。
(二)教学过程。
1.课上师生讨论并确定目标实现路径。学生经历了相对盲目的自我学习后,急需要明晰通向产出目标的路径。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介绍并讨论课前实践经验,每一组派代表谈心得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并最终确定完成“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产出目标的具体路径。具体为,掌握社区体育及社区体育工作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基本情况——了解社区体育参与群体的年龄、性别、心理及生理需求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了解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场所、内容等——学生自身沟通交流、组织协调能力锻炼——调查问卷设计能力锻炼——信息统计分析能力锻炼——分析报告撰写能力锻炼。其中第一、二个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堂内以讲授的形式完成,其他环节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经验交流、社区实践、教师典型案例分析指导等形式完成。
2.教师开展理论教学。教师开展社区体育及社区体育工作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基本情况等与完成“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产出目标相关的理论内容的教学。强调教学内容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产出目标的有效支撑。
3.学生分组讨论理论的产出应用。理论教学以分组讨论为主,教师进行纠正和引导,不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注重引导学生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感悟。强化学生对社区体育活动及社区体育工作与其他类型体育活动及工作的区别认知和理解,突出理论知识对完成“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产出目标的重要指导作用。
4.教师引导并补充信息输入。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并提供补充信息,引导学生正确了解社区体育参与群体的年龄、性别、心理及生理需求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了解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场所、内容等。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保证学生能够逐步完成而不会偏离“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配备及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产出目标的实现路径。
5.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分组讨论并确定调研分工、地点、形式、内容并设计调查问卷,强化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以及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教师不介入学生讨论过程,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和空间,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问题思考的周密性、知识应用的创新性。
6.开展基地实践。依照实施方案,学生分组进入各社区进行调研,并搜集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不但要强调调研结果,更要突出对学生组织协调、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能力的锻炼。
7.课堂讨论实践经历。课上每小组派代表分享并讨论实践经历、调研数据及分析报告,总结方案设计的经验和不足,交流实践中出现的特殊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三)教学评价。
1.即时评价及典型案例评价。教师课前要对学生分析报告进行审阅,同时选择典型报告进行分析准备。课上,让学生充分讨论报告案例,即时评价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输入。
2.学生修正实施方案。学生根据教师典型案例分析及即时评价,重新讨论修正实施方案。
3.课外实践并提交实践视频及总结。学生再次开展课外实践,并提交实践总结和调研影像资料。
4.课外个别评价。开展课外辅导答疑,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迁移性辅导,锻炼学生在社区体育科研方面的能力;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则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及专业指导。
5.网络平台交流评价。将部分典型学生的调研数据及报告,在网络平台进行公开展示,学生可以自评、互评,教师予以引导并给予适时评价。
6.延时评价。在进行后续教学过程中,将第一部分产出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入,同时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二次评价。
7.课程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综合产出效果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所有相关视频及方案、总结等纸质文件进行归档,并根据学生参与及表现情况按50%计算课程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产出能力考核,并按50%计算课程考核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