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发展理念
2019-02-21马美妮
马美妮 常 春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它是综合新时代的发展现状提出来的,是对当前新问题的回应。新发展理念,是与新阶段对应的新的发展战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崭新历史时期,探索主要矛盾和新发展理念的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引擎。基于此,以二者存在的契合性为源头,分析当前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特点,以期将新矛盾和新发展理念汇聚成一股合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社会主要矛盾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性
(一)提出背景具有一致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发展理念,二者的提出皆离不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二者的实践过程就是解决旧问题、探索新方法的过程。新发展理念,是在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大背景之下,我党描绘出未来社会发展的蓝图,在指导方针领域提出的宏观规划。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滋养,展望未来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剖析、解构、重塑,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和现状,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综合各方人员的智慧而得出。
(二)追求目标具有同向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新发展理念目标的追求性质相同,二者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新发展理念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提出的宏伟规划,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开拓,其目的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将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视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同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终极目标,因此,毋容置疑,二者最终都将顺理成章汇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巨澜之中。
(三)价值指向具有融合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都是以此为标杆,来实现人民富裕和幸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旨在协调各方面发展因素,激发我国发展的新动能,旨在破除我国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对外开放空间不足的矛盾和困境,促进国家富强,彰显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环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基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的不同问题,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真正的满足人民对“更高水平的就业、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更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等要求,以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1.生产的层次和质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方联动。一方面是生产总量大大提升,物质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增大,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同时,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知识性人才比重的逐渐增大,特别是近几年优秀海外人才的陆续回国,社会创造新财富的能力显著增强,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真正实现了“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精神供给面临突破,除了精神产品的数量增多,层次和属性也异彩纷呈,在生产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个性化的需求,“钱袋”鼓、脑袋富,成为新时代不可逆转的走向;民主和法律更加健全和完善,公民行使权利的形式更为灵活。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行使给予了更有效、更细致的保障,对义务的行使也给予了更严格的规定;法律日臻完善,更加符合时代现状,特别是2018年宪法的修订,更是我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彰显了党中央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另一方面是生产质量有待完善。当前虽然我国的生产总量以迅猛之势迅速增多,生产质量较从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分配过程中不公平问题依然亟待解决,投资和收入不成正比,科技水平整体不高,供需不匹配,资源利用不充分,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2.需求内涵扩展,层次大大提升,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一是物质需求更加丰富多样。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总体上实现小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由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逐渐向中高级的物质需求转化,由平价向优质转变。
二是政治需求愈加显著。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更加向往民主法治的环境,包含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更多的民主权利。较之以前,人民群众更加迫切地要求拓宽民主的渠道来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渴望法律的进一步健全来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也逐步夯实了根基,浸染力日益彰显。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对文化的需求有着显著的差异。对科学的意识提高,环保和法律意识增强,对实用知识的需求技能大大提升。
四是社会和生态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在解决了基本的吃饱穿暖等私人需求之后,人们的需要逐渐向生命健康安全、社交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层面迈进,期盼更好的教育、更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公共服务。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发展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旧的社会主要矛盾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充实,衍伸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中。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几经辗转变化,但从未以一种独立姿态割断与过往历史的联系,也从未置我国基本国情于不顾。新矛盾的提出,就是建立在我国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的大前提下,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时代的变化,但生产力仍未摆脱不发达,地区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联的,这一点并没有因为矛盾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求解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发展理念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发解决新矛盾的动力。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提到,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而科学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现代社会建设需要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社会,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劳动人口过剩、外资撤资或出口受阻对地方经济的巨大牵制表明以资本、劳动力等为主导的传统发展之路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找寻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变革,极大的激发了经济潜力,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创造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的新标签。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正值经济换挡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供给与需求领域与之同频共振,“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同时存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同样是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就是依赖改革创新,激发创新主体的张力,完善体制机制,使得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个要素更加健全,解决问题,跨越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范导,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因此能够从两个方面来助力社会矛盾解决:一是提高效率,二是高品质。在解决新矛盾的过程中,必须把创新作为解决矛盾的动力源泉,利用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的环境下,刺激需求,进而激发更大的创新。在激发和鼓舞科技创新的同时,护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要继承原有理论的合理性,通过理性的反思构建新的适用于国家发展大局的理论;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主动地修补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等存在的漏洞,在文化创新方面,把握时代脉搏,细细摸索,以建立适应新时达发展需要的各项制度。
(二)推行协调发展理念,开拓解决新矛盾的境界。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有一个重要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要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有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2]因此,号准时代命脉,必须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抓重点抓关键,统筹兼顾,从而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其本质是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或供给不足,或需求过剩。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展领域、发展区域以及发展群体方面。首先,在经济领域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越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建设速度,经济领域内新兴产业和旧产业之间(比如我国的高铁、航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之间、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工业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比重大、水平高,而面积占60%以上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政策等因素,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人均收入不及东部,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服务明显滞后,特别是与大城市相比,差距更是悬殊,即便是在同一区域,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配置失衡,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地位更加悬殊的恶性循环。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涉及到物与人的供给和协调关系。因而在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时,必须以“协调发展”为引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唤醒某些领域疲乏的内需,协同推进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改革。要要精准把握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改革;要打通城乡要素系统,消除二者之间的体制性障碍,同时推进区域体制改革和结构优化,实现区域梯度向好发展。
(三)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营造解决新矛盾的环境。马克思认为,社会、自然以及人类三者是统一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P1002)古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的至上地位从古代开始便可以得到印证,今有“五位一体”之一位——生态文明,它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淬炼,它的提出,是基于对我国现实国情的理性思考,回望我国发展历程,特别是经济发展历程,唯GDP至上,甚至不惜破坏环境。人对自然的破坏,资源的掠夺等最终造成了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生态危机。因此,实施绿色发展的战略,是对我国现实国情的回应,是对“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承继升级,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生活的需求。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模块。持续的生态破坏,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使用,越来越多的资源在告竭,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发展将难以持续。坚持绿色发展,既为当下人民,也是为子孙后代栽种“乘凉”的“大树”。在新时代,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交汇期,想要扭转这种恶化的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要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营造解决矛盾的美好环境,首先要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尊重自然界正常的发展规律,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任何的行为都不能以污染生态环境为代价。二是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产业绿色升级,通过再利用和用新能源取代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换,加大生态治理,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拓宽发展的格局,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向共赢;同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等。
(四)坚定开放发展理念,延展解决新矛盾的格局。坚持开放发展,与我国发展中发展水平不充分的矛盾特点有关。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高瞻远瞩,进一步打开国门,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敞开大门,扩大开放。
我们曾经有过闭关锁国的历史,以“天朝上国”自居,紧闭国门,这段黑暗的历史使我们错失了许多重要的发展机遇。避免重蹈覆辙,必须打开国门,乘我国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上。在20世纪70、80年代,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开放的路上虽然世界经济大萧条,金融危机等频现,风云变幻,即使我们对外开放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但开放为我国发展注入新鲜元素,“物有甘苦,尝之者识”,我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和进步向世界表明,中国以知出乎争的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把对外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
开放发展,是一个国家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需要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形势呈现出动荡的趋势,资源短缺、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等等都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峻的挑战的情况之下,拓宽我国发展的内涵和层次,首先要顺应全球化的浪潮,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调整对外发展布局,积极对外开放。其次,要积极投身国际体系建设,乘势而上,勇于担当,自觉主动地实践一带一路这张中国对外开放最新路线图,将其作为务实发展和合作的平台和抓手,坚持多边合作,活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政策、设施、贸易、民心的开放与融合,推动形成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使得我国的发展普及本国,惠及世界。
(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牵引解决新矛盾的向心力。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不是“消极的”“非历史的”因素,而是“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4](P10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它不是停留在思想环节,而是要落地生根,实现共享发展,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契合的。
共享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它兜守住了民生这条底线,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不能仅仅奏效于一时。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努力做到“分好蛋糕”,凝聚人心,使得“每个人都拥有实现梦想和人生出彩的机会”。针对民生供给不足,加快公共服务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建设以农村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同时完善民生制度建设,来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另外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调动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牵引全体人民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向心力。
新的时代,向新而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归根结底还是解决发展的问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发展这个精神支柱不动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精准筹划时代发展蓝图,呼应时代脉动,解决社会矛盾,使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