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改革:中国经验及其话语体系建构

2019-02-21周晓晶王忠春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话语特色改革

周晓晶 王忠春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回望改革,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带领中华民族一转百年来“大分流”的落后状态,并经过40年奋起直追,终于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取得辉煌成绩,走向与世界发达国家同一水平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内国际背景复杂多变,在国内,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未停歇,致使中国全面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更科学地应对我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曲折,减少改革发展途中的迷茫、无措,让中国声音在国内更具凝聚力,在国际上更具响彻力,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回望改革40年中国的经验

(一)改革的方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原创性的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充满了荆棘和不安,照抄(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照搬(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脱离实际的实践行为在传统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①的裹挟下,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证明,封闭僵化的传统老路走不通,为此,中国共产党汲取失败教训,立足我国现实的发展诉求,自觉认识到我国国情是社会主义还处于生产力水平严重不足的初级阶段,意识到旗帜指引方向,方向决定命运,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就必须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正确判断上,中国的各项事业才在曲折道路上实现顺利开展。

在当代中国,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同时改革面临国内国际上的压力与日倍增,我国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事业中,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走好改革的坚实步伐。

(二)改革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作为执政党带领中华民族沿着改革方向顺利前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坚持人民的利益是一切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民赞成了、高兴了、答应了,我们的改革工作才算成功。改革虽从表面上看是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因此,践行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体两面”②;党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出发,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更加坚信,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利益为中心,以民为本的现代化才是人民所需要的现代化”。[2]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激励全国人民投身改革伟大事业,激发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使社会充满生命力和活力,迸发强大的创造力,实现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社会。

(三)改革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破”“立”的思想路线。思想领域的敢“破”勇“立”,是我国改革取得胜利又一重要原因。所谓“破”即敢于质疑、批判、否定不合“实”与“时”的思想;所谓“立”即勇于选择、借鉴、吸收合“实”“时”的思想;“实”即实事求是,“时”即与时俱进。“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3](P191)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破除“左”的错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的照本宣科,纠正对斯大林模式的固化认识,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主张,强调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实践中“唯实”的判断中国国情,以经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唯时”的制定法律、方针、政策,以保障改革大门的顺利开启;当改革渐趋步入轨道上时,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对计划与市场的社会制度属性讨论此起彼伏,邓小平强调我们必须“大胆的试,大胆的闯”,用“黑猫白猫论”告诫我国的发展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论断打破长期束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传统认识,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眼界。

显然,中国坚持既“破”又“立”的思想路线,不仅在关注思想领域的突破创新中实现改革事业的光明前途,也在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和创新,彰显中华民族的魄力和勇气。

二、中国改革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观照

(一)旗帜鲜明与西方话语的理亏。西方话语的“理”正是西方国家借助在全球经济地位和资本主义政治的成熟来占据道德制高点,大肆推销西方话语体系,影响甚至操纵别的国家话语构建。我国改革在一个什么样的方向上进行,如何坚定不移遵循这一正确方向?这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借以讨论的切入点,并由此创造出一些新鲜词汇来质疑、污蔑中国,利用西方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的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学者批判误读都是在资本主义话语模式的框架内来强加给中国种种的话语标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深刻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认识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针对国际上对我国改革是改旗易帜、挂羊头卖狗肉等质疑的话语,邓小平掷地有声地回应,我们的改革是在深刻分析国情和人民利益诉求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4](P135-138)因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P373)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资本主义因素,完全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因素占主体地位的国家。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4](P135-138)“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5]西方国家应该看到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改革发展前进路上不可避免的挫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的方向。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话语的掷地有声、前后承续,不仅解开了国人的迷惑,坚定了改革方向的步伐,而且有力的回击了西方质疑、污蔑、霸权式的话语挑战,向全世界解释清楚中国的成就从哪里来,中国的问题怎么解决,中国未来的走向是什么等关心的问题。

(二)民主切实完善与传统话语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之所以“行得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在继承传统话语中实现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直至20世纪60、70年代,基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形成的限制和压迫人自由、民主的社会体制仍在“官为民做主”③的圈子里打转,个体深陷被领导、被做主的文化心理惰性和强调“内圣”之学的心理惯性还未自拔,传统封建话语根深蒂固,致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历史的回溯和倒流。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痛定思痛,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话语的现实存在,认识到封建专制残余伴随我国生产力水平极其低的社会存在,决定中华民族自由、民主、平等等理念和话语的落后状态,但也很快意识到社会意识具有不可磨灭的相对独立性,即真正的民主不是且不可以被动地等待社会存在本体的改变,民主需要获得“清醒的自我觉识”,不断自我革新。

至此以邓小平为先河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有计划、有意识的自觉从社会体制结构和文化心理结构两个层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体制结构方面,中国共产党将传统重民观念加以发展,树立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民主进行社会体制建设,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上而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体制,并以一系列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规章加以规范和督促民主制度的严格执行,推及社会和全国,在改革中实现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文化心理结构方面,我国在民主政治体制上的进步和改革不能代表人民民主意识的真正觉醒和自信,如何从心灵深处震撼、影响人民自觉并自信参与民主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法律的强制性约束下,我党借鉴传统道德说教中的经验,汲取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例如借士大夫家—国一体,事事关心的历史传统,激发国人民族意识,强化爱国情感,调动政治积极性。另外,发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先进个人等力量,利用现代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媒介和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教育,扫除封建传统欺骗式、被动式、消沉式政治参与的文化心理结构,提高国人民主意识。

(三)市场灵活运行与当代话语的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之所以面向“当代”,是因为其构建经验只有在当下有效性的层面展开才具有学理价值与实践研究价值。所谓“当代”的话语指的是面向当代的问题,面向当代的经验,从而实现当代的价值目标,这些问题的解决、价值目标的确立必须与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建设“富起来”的价值目标成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30多年来一致的奋斗目标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就是要以变革生产关系为先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面向“当代”就是要依托于并反映和体现着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我国经济基础的变革和发展。在困难重重好的关键时刻,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开启经济体制改革。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计划与市场的论战以及将计划和市场与政治立场相挂钩的想法,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挺身而出,一锤定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P373)并在党的十四大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完美的理论话语表达。学理话语上的价值回到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马恩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理论话语与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话语,使理论更加“在地化”,“地”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前期的理论模式固化学习启示我国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前期按需分配造成的公平与效率矛盾激化下,启示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话语。另一方面,在伟大的经济成就下,我国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话语,实现国家“富起来”的价值目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脱离“挨饿”的生活状态,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国家发展目标由“富起来”驶向“强起来”,彰显“当代”话语的有效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学分析“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未来社会进行“两个一百年的”蓝图设计,这不止是一种蓝图,更是价值目标的话语表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话语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力量。总之,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实践在一步步解决发展问题,克服前进挑战、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证明其科学性,彰显我国“当代”话语的有效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在真实可见的利益上实现学理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思想开拓创新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筑牢。新中国成立后,“曲高和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设工作,一度造成人们质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加之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致使国内出现公然否定和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思潮,引发了一系列关系国家方向、道路、制度等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及时且严肃的抓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分化社会主义、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错误思潮,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论断之间的区别,指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基本原理及其构成的科学体系。[3](P171)应该把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分开对待。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外对改革实践姓“资”姓“社”问题的疑惑,邓小平在理性自觉意识的反省下,始终坚持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科学理论的形上指导下,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化建设,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批判性理论”,改革要立足本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历时进行理论话语的突破性创新和继承性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话语,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了改革开放以后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方向、目标等大问题,确立并筑牢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地位的根基。

邓小平确立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性理论”的先声工作,不仅维护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连贯性,而且实现了时代性,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保持了必要的张力,为党历代领导人在意识形态话语工作确立根本的行动准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针对不同时期相继出现的关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发展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顺利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并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宣传中,在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有力解释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获得大众自觉认同和自信信任,进而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筑牢群众基础。

三、结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也是中国与世界发展“大汇合”的显著标志,自此,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华民族共同努力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并在中国改革经验的总结下,注意理论升华进而话语转化,动摇西方话语霸权和话语制高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传统权力结构下的“为民做主”话语体系,建立起人民真正实现当家做主历史地位的体制结构和民主话语体系;在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实践成效中,堵住现代话语构建的不自信,并在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中,牢固树立马克思意识形态主流话语,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改革经验的有力支撑和话语体系的系统描述下,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为改革事业的顺利开展铺砖开路。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不是一个政党的事,不是一个民族关起门来发展的事,不是只有改革实践没有改革认识的事,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坚持改革经验的基本遵循中认真总结汲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话语体系建构的具体经验,有效应对西方话语的不利冲击,努力实现传统话语的现代化转化和现代话语自信契合,在马克思意识形态主流话语巩固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让中国的改革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时,为世界贡献中国的圭臬。

注释:

①韩庆祥.中国改革开放的哲学总结[J].科学社会主义,2008(4):9.

②韩喜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27.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44-46.

猜你喜欢

话语特色改革
特色种植促增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改革之路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革备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改革创新(二)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