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价值和现实挑战
2019-02-21任春华
任春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人类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信息技术给高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严峻的变革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创新动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而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结合是未来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学者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应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应如何调整、新的技术手段应如何运用等一些实践性问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突出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对于这个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目前学界却少见理论性的深刻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何种价值?在现实中面临哪些挑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让我们对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
作为近些年才被人们逐渐认知、熟悉的新理念,大数据还没有被大家所一致认可的严谨定义。笔者认为,“大数据”可以分为狭义的内涵和广义的内涵两个层面。从狭义的层面讲,“大数据”指的就是通过传统信息收集技术难以收集和利用的大规模、碎片化的数据资源。而从广义的层面讲,“大数据”不仅仅指大量的数据资源,而是体现为资源、技术、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它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式革新,因此大数据根本上是一种技术进步;这种技术带来人类在处理和运用信息能力上的巨大增强,因此体现的是一种从海量、碎片数据中挖掘信息价值的能力;同时,大数据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原本无意义的琐碎数据的价值,由此“重视数据挖掘,让数据说话”成为人们认识、思考、解决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基本途径。因此,大数据体现的是资源、技术、能力与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大数据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子集,是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体现。目前还没有作者对此做出过明确界定。笔者认为,从狭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以及根据根据教育需要采集到的,一切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并可创造巨大潜在价值的数据资源。而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指的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即时通信以及学习分析等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给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教学方式、研究范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思维和理念上带来的巨大变革。就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来说,已经有许多论文对其具体内容作过论述,在此不再详细论述。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出发,对其来源、价值、特点及其当前面临的应用挑战作出探讨。
整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数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成绩测试、网络学习与线上互动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活动是其首要来源;其次是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学情况、学生的健康体检信息、家庭信息、教师的学历和研究专长、学校的课程信息、专业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等;再次是在学院学术团队的科研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包括学院教师及其研究生的科研现状与成果、科研设备使用与运行、科研材料采购与消耗以及研究数据与资源的共享等方面;最后是学生与教师在校园生活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包括餐饮消费、网络使用、借阅资料、健身、社团活动等记录信息。[1]其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以上所有信息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范畴,只有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有价值的数据资源,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即使是直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也会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噪声数据”,在此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过滤与整理,为此后的深度发掘与利用打好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一种教育战略资产。随着大数据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被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数据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认可,英、法、美等国率先将大数据列为新型战略资源,视其为“未来的石油”。理论上讲,只要有人的活动即可不断产生并积累数据,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采集和记录的教育数据规模正在以几何级的规模递增。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教师和学生有关的全息数据可以达到4-5GB,而这些数据在每一次的课堂活动中又可以提炼出价值不同的信息。除此之外,“慕课”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可以产生更大量的教学数据,因为它除了教学内容的传授之外,还融合了线上沟通互动等活动。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仅在校大学生就达到3699万人。而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必然要接受“两课”教学,同时在校期间要接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大的教育规模必将产生巨量的数据资源,这正是一座可无限开采、深度挖掘的无形“金矿”,其中蕴含得到信息价值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长远科学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科学力量。当今时代新型信息传播技术与内容传播规律的巨大变迁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科学动力。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和理论灌输,学生是否能接受并信服教师所讲的内容依赖于其听其言、观其行的直观感受,对于教育效果的评价和衡量很难准确把握。而在大数据时代,依托新的信息技术,慕课教学、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教师与学生依靠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思想对话,并依靠线上监控手段记录教育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实现远程教学、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广泛的教学互动,从而提升优秀教学内容的传播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受教育者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记录对学生上课的认真度和关注点进行观测,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网络应答、交流互动、浏览记录等行为进行查询和分析,确定学生的需求和偏好,有计划的设计教学方案,做好思想引导。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点的变化以及课堂外行为的实时记录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意见,调整教学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托。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方式及其管理决策的制定往往缺乏细致、完整的数据分析基础,导致教学管理活动主观性与随意性较大,有些不合理的管理决策常常造成教育活动的低效、教学资源的浪费与教育对象的心理逆反。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将越来越规范、有序与科学合理。首先,大数据可以通过对各高校长期教学数据的记录和积累,通过对各高校教育投入、教学条件、教职工信息和学生信息等数据的科学统计、横向比对、图表展现、趋势预测,将海量的相关信息转化为具体可靠的决策依据,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合理决策提供支持。其次,大数据可以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设备与环境的智能管控,依托大数据技术,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智能化的资产管理、教学调度、设备监控与财务运营机制,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的智能化管控,降低资源消耗和管理负担,提升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联网技术,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部门合作,发现并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善相关的经济水平、社会条件与地理环境等宏观数据信息,为思政工作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根本途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采用的集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但这种集体授课方式也容易忽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实现,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的个性化教学。首先,通过集成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可以发觉每位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缺陷,从而为其安排更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通过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为每位学生自动生成学习模型,并基于模型为之推送适合的学习资源,帮助其解决学习困惑,对学习效果进行个性化评价。其次,大数据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精细化,通过图书馆、计算机教室以及校园网络资源的数据联网,可以准确记录每位学生使用学习资源的过程细节,如文献借阅目录、网页浏览时间、浏览内容等,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用于学校学习资源与环境的优化改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与预测,同时有利于学生自己的记录学习进度,实现自我导向学习。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挑战。目前的大数据理念虽然已经被思想政治教育界所接受,广大思政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和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但总体来看,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还比较零星,应用层次和水平也比较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究竟应如何全面实现,如何深度挖掘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资源,目前并没有可推广的成熟应用模式,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此,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负责部门,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列入战略发展规划,尽快组织大数据专家和教育管理专家,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的总体方案。同时,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整合全国高校、行政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相关领域的教育、科技、信息与人才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全国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合理应用大数据资源与技术,借鉴发达国家德育教学应用大数据的先进经验。最后,组建专门的调研和推广团队,提炼总结各地成功的、有推广价值的思政教育大数据应用模式与案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思路,以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安全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是一种战略资产,同时也涉及思想政治活动参与者的个人隐私,如果没有切实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极易引起隐私泄露,侵犯相关参与人的合法权利。客观讲,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教育大数据是推进这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与时效性具有重大意义。而公益性数据资源的开放已是一种国际趋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放运用也是大势所趋。但在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相关参与人的合法权利,重视个人数据资源的隐私保护与安全管理。对此,国家应制定具体的教育大数据管理方案,从机制、方法、技术等多方面制定管理细则,对何种信息应该设置何种保密等级和保护机制作出清晰规定。各地高校、行政机构、数据统计和存储部门也要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保密措施,对涉密数据的使用设定申请机制、签订保密协议以及申请人负责制,完善数据获取、归档、保存与利用程序,对运用大数据手段非法侵害他人隐私与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管理挑战。大数据时代每天都在持续产生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数据,其数据规模之大远超原来教育机构的信息储存与管理能力,由此,如何有效管理如此海量的数据资源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摆在众多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管理机构和思政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只有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管理才能实现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合理应用,高效管理是大数据资源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对此,各级教育管理者和思政工作者要树立“数据治理”理念,发挥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等众多主体在教育数据管理上的各自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质量,细化类别区分与数据价值索引,促进教育数据合理运用与合法共享。国家应尽快出台思想教育大数据管理方案,投入资金与技术研发适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基础数据采集、应用和质量管理标准,形成清晰的数据管理机制与储存办法,将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的数据资源进行规范化整合,汇聚形成全国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同时制定数据开放管理办法,依数据安全等级向民众适度开放,提升数据利益广泛度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