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规范策略探析

2019-02-2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错误规范受众

丁 燕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外宣翻译是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国家对外交往能力的的重要因素。但是,如今不论是我国的外宣翻译实践,还是相关的研究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往往存在语言错误、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不准确、不规范等问题。虽然在研究外宣翻译的时候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有时是片面的,不能全面地认识解决自己的不足。翻译规范不仅是翻译价值和观念的体现,也是翻译质量的体现。由于国家利益以及意识形态不同,西方国家通过由他们所主宰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抹黑我们国家的形象,让世界其他国家对我们持有偏见和误解,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如何让中国的思想和主张被国际上的其他国家所接受,这需要我国在外宣翻译方面做出努力,规范外宣翻译,树立良好形象。

一、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的联系

(一)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国家形象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政府机关的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形象主要是指国际上的其他国家通过相应的传播媒介形成的对某个国家的认识以及评价,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精神面貌以及政治声誉。每个国家都需要对自己的国家形象进行定位和塑造。我们国家也是这样,特别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构建和谐繁荣、民主法治、团结友爱、发展稳定、合作共赢的形象更是非常重要。

(二) 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

对外宣翻译的含义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指将一个国家对外进行宣传的资料,通过翻译向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宣传自己。外宣翻译有两种含义,从广义上讲,外宣翻译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外都是对实用文体进行翻译;从狭义方面来讲,外宣翻译主要指的是国家政府机关所触及的实用文体翻译。另外,从外宣翻译的实践层面看,外宣翻译的准确性、政治性等都会对相关国家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产生相应的影响。[1]

近几年,国际上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等不利于我国的言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的恶意抹黑,但这也与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视不足、质量不够理想有较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外宣翻译工作。

二、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

外宣翻译是代表着一个国家整体形象的载体,它担负着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任,但是就目前我国外宣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外宣翻译工作上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外宣翻译不规范,以及存在语言错误,下面具体说明。

(1)语言内问题

在我国外宣翻译中最为普遍的错误就是语言内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拼音错误、语法不准确、译名不一致等。拼音的错误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公示、旅游的宣传单等地方,一些外文单词不会使用简称,而使用拼音替代,这样不仅不能把有效的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还容易误导受众。第二,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在翻译中貌似属于小问题,有时却会因为这个小问题导致出现较大的误读甚至严重事件。第三,语法错误。每个国家的文化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同样的语言在不同国家有所差异,加之从词性、单复数等方面的组合,导致出现的错误较多。第四,译名不一致。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译文甚至同一份译文里面出现不同的译名。

(2)语言外错误

语言外的错误主要表现为:

第一,语气不当。比如,中国在厨房会有“闲人免进”,旅游景区内有“旅客止步”等标示语,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要求,但在一些国家的人们看来,这显得非常强硬、不够尊重人,他们会产生反感,如果改变一下表达的语气,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2]

第二,中式英语。因为文化的差异,语言习惯的不同,导致我国许多人在进行汉译英的时候会产生中式英语。中式英语不仅中国人自己不懂,外国人也很难理解。最重要的是这种翻译是错误的,很难达到外宣翻译的目的,更不能进行很好的宣传。

第三,忽视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各个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外宣翻译的时候,要结合相应国家的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翻译,让外宣翻译真正发挥作用。

三、外宣翻译规范

(一)外宣翻译规范要遵循的原则

翻译规范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提及,在70年代进入研究阶段,当时翻译规范被定义为在相应的社会文化系统的语境中,翻译人员遵循的各个社会系统中的赋予其行为上的规范和约束。因为外宣翻译的政治性较强,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外宣翻译规范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就是必须坚持“政治等效”的根本原则,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含而不露”的三大原则。坚持“三着力”“三贴近”的总原则,着力于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着力于建立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稳定;贴近我国国情,贴近国外信息需求,贴近国外思维和习惯。

(二)翻译、国家形象以及规范之间的关系

翻译、国家形象以及规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是外宣翻译、信息传播、共有观念、国家形象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外宣翻译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同时通过信息传播参与共同观念的建设,塑造国家的形象。而把规范应用到其中的时候,国家形象取决于共有观念,共有观念的达成来自于对观念的认同,而观念要得到认同就需要通过对翻译进行规范来完成,因此要站在国家形象视域下对外宣翻译进行规范。

四、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规范策略

(一)政府部门重视相关工作,加强管理

外宣翻译关系着国家形象的塑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以及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而外宣翻译规范对此有较大的影响。各个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外宣翻译规范的重视,做好撰写、核对、翻译、审核等各个环节,确保外宣翻译的规范以及质量。现在,我国的外宣翻译的专业人才较少,培养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注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翻译中存在的错误及不足,及时改正,才能使学生达到社会对翻译人员的要求。另外,我国目前的外语翻译词典较少,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词典的修正和编订工作,这样才能使翻译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有据可依。

(二)确保外宣翻译的准确性、真实性

在进行外宣翻译的时候要保证其规范性,就需要确保所翻译的语言准确无误,翻译内容的真实性有所保证,这也是外宣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外宣报道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保证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是外宣翻译的灵魂。在传播学中,外宣翻译人员被认为是“把关人”,掌控新闻的传播方向,保证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对所翻译的内容不仅要有准确的认识,并能把它进行很好的翻译,使受众更容易接受,还要保证其真实性所翻译的内容要与事实相符合。[4]

此外,外宣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所翻译的内容进行校对,保证所翻译的内容准确无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随意进行添加和删减。对于在翻译中所引用的材料也要进行考证,保证其准确性,对于翻译文件中的观点要进行分析,不能与国家的政策相冲突,而且要积极主动的维护国家的形象。外宣翻译的语言是受众了解相关内容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必须严谨准确,外宣翻译的工作者必须对所翻译的内容能够准确理解,这样才能使翻译出来的内容与原文吻合。

(三)增加说明,保证外宣翻译的可读性

与其他的翻译内容相比,外宣翻译要保证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提高可读性,使宣传效果得到加强。在外宣翻译时,要充分考虑所翻译语言的地区,受众的语言习惯,确保所翻译出来的内容受众容易理解。在确保文字内容不被改变的条件下,可以对翻译的词句进行美化,使它的可读性以及吸引力增强。此外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政治、风俗习惯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进行外宣翻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增加相应的说明,让受众更容易理解。

(四)重视文化差异

因为外宣翻译的受众是对国外其他国家的人员,所以必须重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外宣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翻译工作,它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是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行为。但因受众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他们对翻译内容的理解和反应不同,所以外宣翻译工作者必须重视文化间的差异,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翻译时可在保证内容不被改变的前提下求同存异,这样才不会使受众产生误解、影响国家形象。

结语

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有着较大的关系,外宣翻译的质量决定着国家形象能否得到提升,而对外宣翻译进行规范是保证外宣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国家形象视域来看,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外宣翻译进行规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外宣翻译的效果,消除其他国家对我们国家的误解,维护国家的形象。

猜你喜欢

错误规范受众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在错误中成长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来稿规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不犯同样错误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