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卓越人才培养研究

2019-02-21袁国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职业院校

袁国伟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2)

引言

2016 年,国务院出台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 2016 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指出: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塑造精益求精,并且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这充分表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并向“中国质造”过渡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新科技革命的需求,必须对职业教育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人类宝贵的职业财富,也是人的一种重要品质。在追求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当下,“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工匠”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并且没有对工匠背后的精神、态度以及能力进行应有的重视。教育部发布的教学改革文件中指出:认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因此,“工匠精神”培养不只是单纯的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更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态度以及职业道德的一种高度融合。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当立足于学生实际,认真地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2]因此,可以说,“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一,“工匠精神”实际上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的时代解读。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宝贵的技术人才资源,将成为今后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现代工匠诞生的重要群体。在当下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院校学生,除了掌握丰富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要有高尚的品质与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时刻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生产技术发展贡献一份力。

第二,“工匠精神”实际上是对“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的时代解读。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十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在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不断发展的当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投机心、功利心、攀比心等,在学习和工作中主要体现在:比较缺乏对于精品的坚持、追求以及积累。在此种大环境下,重塑“工匠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认真做好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工作,体现出职业教育学生踏实专注和追求精致完美的精神境界。[3]

第三,“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时代解读。对于那些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所有的教育活动只有一个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精益求精。

三、“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缺乏“工匠精神”的融入

在“工匠精神”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十分重要,课堂教学要将重点放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知识积累方面,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在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相关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未能与实训课堂实现有效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实践工作提供有效指导,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而“工匠精神”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4]

(二)实践活动中欠缺“工匠精神”培养

为了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勤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并清晰地认识到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当下,许多职业院校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经常抱有娱乐的心态,甚至不少人认为那是一时的兴起,而无法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一来,容易造成思想滞后于行动,缺乏对问题的理性思考,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三)缺乏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

当下,许多职业院校普遍比较缺乏有着“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这也就无法很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奉献意识、精益求精意识以及专业技能。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当中的所有课程,都有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当下,人们往往比较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不少教师也是这样。因此,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其职业属性,时刻注意言行。

(四)社会环境的导向力度不够

国内现有的针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大多集中于对人物的宣传,但对于“工匠精神”与成功人士的相互关系了解不深。人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从新闻当中得到的,无论是内容还是传播渠道都比较单一。因此,要想在全社会营造出“工匠精神”的大环境,需要长期的不断努力,需要构建出“工匠精神”的文化与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以及服务奉献的良好社会环境,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工匠精神”。

四、“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第一,个人需要不同,学习动机不同。高职生普遍基础较差,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往往会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习专业知识,最后运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进而产生知识需求,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第二,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现阶段,在校高职生多为“00”后,以“我”为中心,缺少担当、价值观模糊是普遍现象。因此,要加强价值观培养,使高职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解决困难提供正确思维。

(二)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教学设施有待改善。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和技校“升格”而来,教学设备短缺,实训场地有限是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学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差。

第二,教学方法有待改善。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高校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更谈不上具有“工匠精神”了。这样的教师在给高职学生讲授“工匠精神”时会很“空洞”,没有说服力,学生听了会产生厌烦心理。

(三)社会因素

政策制度有待完善。现阶段,高职毕业生更青睐相对稳定、环境好、薪资高的工作,真正钻研技术的“工匠”并不被社会所看好。这就要求国家出台相应政策,为工匠的社会地位和薪资收入提供制度保障,让那些真正钻研技术的人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五、“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提高 “工匠精神”认知,积极内化为学生自我需求

对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绝不能独立于他们的学习认知之外,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学习都能与“工匠精神”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大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应当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实际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与高尚品质,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5]

(二)优化校内外环境,陶冶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情操

1.基于校园文化环境,大力营造“工匠精神”氛围,将校园文化生活与“工匠精神”的实际内涵进行有机的结合,按照学校特色,将“工匠精神”通过文化活动等相关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在校园里面受到很好的教风、校风以及学风的熏陶,有效地激发出全体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热情。

2.借助媒体环境,多途径渲染“工匠精神”

基于微信、QQ等相关的大众平台,有效拓展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从而更好地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引导。

3.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培植孕育“工匠精神”的土壤

社会惩恶扬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惩恶与扬善。从许多的道德实践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惩恶扬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其与利益挂钩,从而让遵守道德的行为得到奖赏、丧失道德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起到一种示范引导作用。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职业教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1.注重培养实用内容,保障学生实训效果

通常,“工匠精神”对相关的技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性,构建出一个基于应用型理论的教学内容,提高实训课程在总课程当中的占比,从而保障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以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训。

2.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必须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学校教师当中的占比,定期安排相关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当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加其对当前的生产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了解,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

(四)以实践活动为平台,促进“工匠精神”外化为职业院校学生行为

1.多途径创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渠道

对于职业教育院校而言,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与班级建设工作,为学校规章的制定献言献策,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还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

2.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领悟企业匠人精神

对于职业教育院校来说,“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实实在在的客观需要。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先进设备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体会到整个生产过程,有效培养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形成一种求实、严谨以及创新的精神。

3.在教育教学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院校应当为其提供实验实践课程与场地,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并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加快观念转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锻炼,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夯实,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

总之,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中国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职业教育卓越人才培养可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学生和社会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全员具备、全员参与”,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关注度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