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实现路径研究
2019-02-21杨昆呈杨静茹
杨昆呈 杨静茹
(上海立达学院 上海 201609)
当前,“微时代”信息化发展,使传统教育结构应用受到冲击。改变高校教育策略,加强生活化教育实践,是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微时代”发展的信息化优势,建立多样性生活化思政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思政教育学习中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一、“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推进概念
新时代带来新发展,“微时代”信息化建设对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有积极影响。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抓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熟练运用微时代简短化、精炼化信息交互方式,做好科学的思政教育布局。通过分析微时代概念形成、思政教育微时代教育实施,对后续阶段思政教育更好融入微时代发展环境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一)“微时代”基础概念与形成
“微时代”顾名思义,是通过简短精炼的文字、语音、图像及视频等信息传递,实现高效化的、信息沟通,将纷繁复杂的信息结构进行简化,使信息的传递更容易理解,且能有效的降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解析时间,使社交、教育及娱乐等社会活动的组织效率大幅提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时代”的形成,一定意义上是由于社会个体,对时间的自主掌握能力下降,多数个体自由时间处于被动支配状态,个人的自主空间进一步压缩,无法通过传统信息接收及交流模式,获取更多的信息内容。因而,造成社会个体信息闭塞、信息交流能力下降等有关问题。长此以往,为更好的进行信息沟通,必须运用信息化途径,建立类似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信息传输平台,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以满足个体社交与学习需求。在社会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时代环境下,微信息应用的受众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久而久之,形成不同的微信息交流圈层,不同圈层间构成的信息交互网络,即成为“微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用背景
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是将高校作为文化输出平台,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有效的知识对接,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使被教育者充分掌握某项专业技能。而思政教育,则是本着育才育德的思想理念,塑造大学生良好精神、思想品格。所以,为更好发挥大学生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作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尤为必要,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及管理学生学习时间的有效方式。规范的教育体系之下,大学生群体的自主应用时间必然减少,容易造成一定的碎片化时间流失,导致大学生群体在课外对课内的知识的应用产生抵触心理。对此,“微时代”思政教育对微信息传导模式的运用,可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利用与微信息传输平台的对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碎片化时间进行整理,降低大学生群体的思政学习压力。受此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学习积极性必然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也将随之提升。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思政教育生活化概念提出,使思政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而是能通过大学生群体付诸行动对思政知识概念进行有效验证,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思政教育内涵,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政学习意识,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合理化开展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一)加强思政教育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对于思政教育而言至关重要。传统教育理念对思政教育实践运用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产生错误认知,使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收效甚微。为此,强化思政教育生活化实践,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入学生实际生活。利用不断的知识实践应用,帮助大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思政教育概念,在端正的思想学习观念与学习猎奇心理的推动下,大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必然有所提高。也将改变高校学生对思政学习的传统印象,让思政教育能切实的在树立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坚定学生政治信仰等诸多方面发挥综合性的教育优势,为大学生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环境,创造有利的思政教育条件。
(二)提高思政教育实施环境契合度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提供理论知识帮助,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使大学生群体能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融入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环境。思政教育实施的环境契合度,则是指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能否充分的被学生理解与消化。因此,思政教育的环境契合度,一定程度决定学生是否能对思政学习产生共鸣。例如,利用新闻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等方式,结合微时代信息化教育方法,及时的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提高思政教育内容新鲜性,保持教育新颖程度,以此确保各项思政教育内容的运用均能与当前学生所处环境相契合。从而,使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有正确认知,为大学生群体更好的参与到思政学习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提高大学生思政学习能力。
三、“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特征
“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特征,主要分为信息交互生活化及实践教学生活化两个部分。信息交互生活化,是指大学生课下对思政知识的运用。而知识实践生活化,则是指课堂教学方面引入鲜活的生活案例,利用课上及课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强化“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整体性。掌握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特征,便于教师有效调整教学方案,加强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可行性,使“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导向优势。
(一)教育信息交互生活化
“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化,必须是基于微信息传导建立的良好信息交互环境,以便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大学生群体思政学习需求,使后续阶段思政教育生活化布局更为科学合理。思政教育信息教育,可运用智能手机软件加以实现。例如,微信、QQ 等社交软件,根据思政教育生活化内容,适量安排大学生课下自主实践作业,作业安排不应采取强制实践策略,而应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将作业内容的布置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免强制要求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生活化实践,引起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另外,教育信息生活化,需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于不具备实践条件的学生,教师应更改相应的生活化实践目标,围绕学生个人的综合条件,制定科学的思政教育实践方案。对大学生思政学习生活实践及时的给予评价、反馈,使基于教育信息交互的思政教育生活化,能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为”微时代”生活化思政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全面铺垫。
(二)教育知识实践生活化
教育知识实践生活化,是指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做立体化转变,运用相关微信息传播软件,加强大学生思政知识解析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政知识学习综合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将符合本次课程教学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整理,而后在相关新闻软件,选择适宜的案例信息,将生活中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案例加以呈现,并由学生利用所学思政知识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则要在学生分析完成后,对学生的分析结论做进一步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的同时,弥补学生思政教育学习不足。
四、“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实现路径
“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实践,首先,要从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进展转变,采用信息化、多元化教育指导思想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其次,要以“微时代”信息化发展为载体,建立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确保大学生群体能充分适应现代思政教育环境。最后,要在教育目标方面,做进一步优化,本着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挖掘思政教育新资源,确立思政教育新目标,为基于“微时代”发展的思政教育生活化教学机制运用,夯实理论基础。
(一)树立生活化的“微时代”思想教育新观念
“微时代”思想教育观念的树立,要重视对教育思想观念、学生学习意识的更新。因此,需重视以下两点。第一,要了解微时代环境下思政教育本质,围绕学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制定系统化教学策略,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思路,将思政教育生活化作为独立的教育个体,融入大学生生活环境。以生活、教育双向结合为根本,加强学生思政学习的生活体验。进而,通过“微时代”生活化教育思想一体化融合,帮助高校创建“微时代”思政教育新环境。第二,要丰富教育思想内容,提高思政教育拓展性。针对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灵活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效应对大学生思政学习差异化问题。达到在不同层面克服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实际困难,为“微时代”大学生思政生活化实现创造新机遇。
(二)建立以“微时代”为载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微时代”的发展体系构成,是以微信息传播应用为载体。微信息的数据资源运用,主要由各不同的数据网络模块组成,继而形成不同的信息交流圈层。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生活化实现,同样可充分利用微时代的微信息传播优势开发多种思政教育渠道,运用微时代发展信息更替迅捷的优势,建立一种新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提供适宜的信息化平台。例如,思政教学可设计部分视频课程,并定期的组织相关的远程新闻信息讨论,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新闻案例做分析,其余学生利用主流信息传输没媒介对该学生的新闻事件分析结果做评论。教师方面则可根据评论内容,对学生的思政学习问题、学习水平对有效判断。通过对微信息传播媒介的运用,使大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思政学习实践,教师也可更为全面的掌握学生思政学习状态,使思政教育工作推进能基于学生的思政学习生活化理解,更为科学地做好教学规划。
(三)确立以人为本的”微时代”生活化思政教育新目标
以人为本,是近年来高校教育工作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微时代”生活化思想教育,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广泛运用于基础教学工作,需要掌握现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状态,逐步根据大学生思政教育学习需求,改变思政教学方向,将人性化教育思想作为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实现基础,以此,制定长效化的“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目标。以人为本并非是无限放大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而是适量的在思政教育方面融入部分“微时代”信息化教育发展元素,将生活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辅助手段运用于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育生活化,仍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利用生活化教育的辅助,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使微时代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能与大学生教育学习思想产生共鸣。
(四)创立“微时代”的生活化思政教育管理新机制
基于生活化的“微时代”思政教育,必须围绕时代教育体系化建设,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模块。“微时代” 的思政教育生活化实践,应确立以线上教育为辅,线下教育为主的思想策略,从培养学生思政教育自主学习角度,采用分级管理办法,实施思政教育管理。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意识水平等,对学生现阶段的思想政治认知做评价。根据不同的等级,有针对性的实施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从理论上,有对学生区别对待嫌疑,但若无法通过了解学生实际缺失,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又如何发挥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根本优势? 所以,分级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保障教育管理公平性,从拾遗补漏的角度,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思想政治意识不足提供帮助。
结 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 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对解决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困难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通过建立多种思想教育信息交互渠道,改变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知,使思政教育切实地融入大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为大学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教育意义奠定良好的教育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