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贺信精神指引下努力做好“四个坚持”

2019-02-21高峰马馨怡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四个坚持立德西藏

高峰,马馨怡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 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民族大学——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创办的高等院校,她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与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紧紧相连、息息相关。60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不忘初心,肩负着为西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努力践行“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为雪域高原培养出数万名高素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西藏的民主改革、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时期、各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是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中坚力量,西藏民族大学也因此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在60年校庆贺信中给予的高度肯定。我们相信,在新时代这所被誉为“西藏干部摇篮”的西藏高校,在习近平总书记60年贺信精神鼓舞下,将会更加焕发青春、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以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这是对几代“西藏民大人”励精图治、接续奋斗精神的高度评价,是对60年来我校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各项事业骄人业绩的高度肯定。回顾历史,一批批志在高原的莘莘学子,他们怀揣理想,不畏艰险,在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在民主改革的洪流中,在西藏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领域,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忠诚和担当诠释着什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0年的辉煌成就让我们自信自豪,习总书记的贺信让我们欢欣鼓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民族大学要有新目标、创设新思维、建立新业绩,进一步做好“四个坚持”,力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从西藏高等教育的现实和本质特征出发,“四个坚持”就是西藏高校制度选择和办学理念的“四梁八柱”。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西藏高校的立校根本,坚持民族特色的发展路子是西藏高校的本质特征,坚持内涵式发展教育理念是西藏高校的必然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是西藏高校的目标要求。这四个方面协同一致,互为条件,互为前提,辩证统一。西藏高校只有将四个方面都坚持得好,同时发力,形成合力,才能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才能符合现代民族高等教育规律的要求,才能真正办好让西藏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西藏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不动摇。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肩负起为新时代治边稳藏、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对于西藏社会来说,最大的实际就是在新时代认清和把握好西藏社会的特殊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1]新时代西藏社会有许多深层次矛盾,但特殊矛盾依然是我们同达赖集团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当前,西藏正处于“后达赖”时期向“达赖后”时期转变的反分裂斗争尖锐而复杂阶段,达赖分裂集团新的代理人逐步走向前台,所谓暴力与“非暴力”两手并用、“中间道路”“大藏区”“高度自治”等惯用伎俩一脉相承。特别是以高校为重点,采用思想渗透的方式,与我争夺青少年的博弈始终没有停止,西藏反分裂斗争呈现出新的特征。依据西藏社会的这一特殊矛盾,西藏高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沉着应对、创新思维、创新模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西藏社会长治久安。

在新时期我们要准确判断挑战来自哪里并从容科学应对之:其一,西方反华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没有变。因此,他们变本加厉地打西藏牌,妄图以西藏为突破口的伎俩没有变;其二,十四世达赖集团与西方反华势力各怀目的、相互利用的格局没有变。因此,他们对我进行分裂和渗透活动时,花样翻新、遥相呼应的伎俩没有变;其三,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市场经济衍生出的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以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和冲击的局势没有变。据此,我们要头脑清醒、认清形势、准确研判、从容应对,坚持以我为主原则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党和人民守好民族高校主阵地。一要开展好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切入点的“五观”、“两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二要经常性地开展防止西方反华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要经常开展揭批十四世达赖集团图谋“西藏独立”的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四要经常性地开展“三个离不开”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五要经常性地开展弘扬“老西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六要经常性地开展努力成长成才、追逐青春理想,为新时代新西藏建功立业、奉献雪域的理想信念教育。这种针对性实效性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不断为西藏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西藏高校是新时代西藏社会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书写好西藏篇章、实现好科教兴藏战略的人才库和助推器。因此,西藏高校能否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乎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之全局。这就需要西藏各高校党委树牢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谋划政治工作、体现政治情怀。树牢政治意识,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在良莠难辨的社会思潮中,在相互交织的社会矛盾中,做到头脑清醒、慧眼识别、准确研判,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在物欲横流的利益诱惑下,在个人至上的价值趋势下,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中,做到污泥不染、顶天立地、舍我其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谋划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千头万绪的日常工作中,在临抱佛脚的模糊认识中,在可有可无的错误理念下,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顶层设计,守好政治工作生命线;体现政治情怀,就是要在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之时,在理想信念左右摇摆之时,在核心价值受到挑战之时,做到虚怀若谷、勇于担当、无私无畏,忠诚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的核心是树立‘大思政’理念。‘大思政’理念之‘大’体现为‘大情怀’‘大格局’‘大方法’,胸中有情怀,脑中有格局,手中有方法,方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2]也就是说要提高政治觉悟,胸怀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牢记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心系师生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整体布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宣传、组织、统战、学工、教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工作协同融通,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有敏捷的第一反应,善于捕捉各种理论信息、社会思潮、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善于应对思想政治工作中各个层面、形形色色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独到的工作方法,以增强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你们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伟大的时代呼唤具有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怀的建设者接班人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为此,我们要认清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始终把握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办学方向。

由于西藏民族大学60年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西藏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做到了为西藏社会各领域培育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自觉投身于西藏社会,并立志奋斗、砥砺前行、建功立业。在西藏社会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在各历史时期大是大非的风口浪尖,民大学子以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鲜明的政治立场,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母校赢得了荣耀,为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民大学子们德才兼备的品行和良好的政治素质,赢得了西藏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进一步证明了西藏民族大学多年来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牢牢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坚持民族特色的发展路子

民族特色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秉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历来重视民族特点,主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成分众多的多元一体格局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在一切工作领域都力图做到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适应少数民族的特点,用以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各民族的创造性,使各民族的特色充分显现,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奋进新篇章,共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要办好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院校,就要从民族特点的实际出发,民族特点通常包括民族地区的特点。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内容、民族发展的历史等,是形成民族特点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照顾民族特点。毛泽东说:“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3]中国共产党无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其一系列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出台,都是根据民族特点,根据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一切无视民族特点的政策策略和做法,都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一切夸大民族特点的政策策略和做法,都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实践中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有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民族特点,从民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民族的特点相结合起来,走出与民族特点相适应的民族特色之路。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在我国设立民族高校,既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制,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和要求。实践证明,民族高校为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从事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就要求教育者将时代赋予的政治使命和教育使命共同肩负起来;面对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要求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将共性和个性——民族性兼顾起来。这也是西藏高校彰显政治家办高等教育的使命所致和必然要求,更是西藏民族大学60年来的办学理念和光荣传统。

坚持好民族特色的发展路子,还要做到认识西藏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特质。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和审视西藏历史和西藏民族,对他们千百年来在雪域高原顽强拼搏、繁衍生息的生命张力真心体悟,对他们千百年来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奋力抗争、抵御外侮的爱国情怀和奋斗里程充满敬意。其次,要站在哲学思维的高度,也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西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透视,在促进西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批判改造和扬弃。特别要对西藏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根脉、整合社会秩序的历史作用给予肯定;要对西藏民族在天文历算、文学艺术、创造文字、藏医藏药等方面对中华文化宝库的丰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再次,要从民族文化心理特质的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西藏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差异性中看到特质,从对比性中看到优势。对藏族大学生的评价和培养,要结合他们特殊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制定安排教育教学规划,使他们能够做到不断增强自信、挖掘潜能、超越自我的成长和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和举措,都是建立在对民族高等教育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之上。

三、坚持内涵式发展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不仅期望接受高等教育,更期待享有越来越好的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内涵式发展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的现实迫切要求。所谓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目标,由主要依靠学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向主要依靠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变,而实现这些转变,高等教育必须在结构上进行优化,在培养质量上严格要求,在课程改革和教学上创新,更要在师资上有一支过硬的队伍。

西藏民族大学在“十二五”时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开始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质量为中心,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人才梯队优势;以改革为动力,实施制度创新战略,深化人事、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体制机制系列改革,调整了结构,夯实了基础,使学校在内涵式发展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给西藏高校提出了严峻挑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西藏民族大学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一定要确立新目标,规划启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继续秉持走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任务艰巨不进则退,唯有改革方有天地,要直面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全面对标“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在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努力推进“调整结构、转型创新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西藏民族大学由注重规模到内涵质量提升、由注重教学到教学科研并举、由以文科为主到文理并重的战略转型。

在新时代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坚持质量立校,坚持内涵式的发展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将此视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最为核心而紧迫的任务;其次,要明确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原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群为依托,按照“强二推二”建设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学科、专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力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层次、上台阶、上水平;再次,充分发挥好国家对口援藏的政策优势,珍惜政策、用足政策,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利用内地高校优势资源,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质量,创新援藏形式,拓展协作模式,努力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力争实现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使西藏民族大学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的西藏一流高校。

在新时代为了进一步铸就西藏民族大学教育新辉煌,必须做到: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民族教育规律,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更好地发挥西藏干部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积极践行“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使广大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要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着力破除制约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学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在当前学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按照“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西藏六次座谈会“依法治藏、长期建藏、夯实基础、凝聚人心”的重要原则,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办学定位,把握学科建设、协同创新、队伍建设、依法治校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培养培训、高端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高校同步发展,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

四、坚持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习近平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4]这一理念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西藏高校要在新时代秉持立德树人的立校之本,关键在于结合西藏实际抓住西藏社会的特殊矛盾,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践行立德树人这一宗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方向目标,这一教育思想的实践,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最高理想就是使人从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状态中超越出来,朝着道德性的‘存在’状态不断迈进。正是由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立德树人’才能被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来。因为对德性的追求,能够让以实践作为独特生存方式的‘人’具有更高质量的生存状态,是对当前深受消费主义侵蚀和精神物化困扰的现代性生存方式的有力反击,对教育回归人性、回归本真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方式的深层次变革。”[5]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阐述,更加明确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标准,也更加明确了“大德”“公德”“私德”的层次与关系。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时,还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还是教育发展,都为民众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观念上对全面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片面重视智育、强调功利并由此导致教育的有限全面性的局面终将成为历史,人的全面发展将会获得更大的现实可能性,教育则应成为这种可能性最终转化为现实的最大推动力量。”[7]也就是说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之根本,是教育者之天职。

西藏民族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形成“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就要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以建校60周年为新的起点,以习总书记贺信为精神引领,努力做好立德树人。具体说就是要创新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做到: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抓手的“五观、两论”教育,增强大学生“五个认同”的思想意识。使大学生在理论层面增强“五个认同”,立志报效祖国、建设边疆;二要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抓手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厚植爱国爱藏情怀,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意识,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旗帜鲜明反对分裂;三要坚持以“老西藏精神”为抓手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志在四方建设边疆的理想信念,为西藏社会发展建功立业的思想意识。要教育大学生发扬和传承“老西藏精神”,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继承老一辈革命者“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远大志向,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奋斗、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四要坚持培养健康人格为抓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培养广大学生满怀信心、超越自我、走向社会、迎接挑战的积极健康心理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怀揣理想、志在雪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使他们成为为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奋斗的人。

猜你喜欢

四个坚持立德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党教育中“四个坚持”的意义与落实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神奇瑰丽的西藏
“四个坚持”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