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 筑牢社会主义办学的政治基石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

2019-02-21焦忠武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贺信学校建设

焦忠武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 陕西咸阳 712082)

2018年,在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取得的办学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新时代学校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在总书记贺信精神激励、鼓舞和指引下,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和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突出政治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健全党建制度,深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正风肃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政治建设统领: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新时代,学校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主线,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党在学校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一是牢记特殊使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学校的发展始终贯穿传承红色基因优良传统,学校始终不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厚爱,始终不忘服务国家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不忘培养能担当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长足发展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建校6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我们将始终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二是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建立了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为牵引,各二级单位理论学习整体推进,各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分步落实的学习体系,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致学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中持续用力,坚持全面学与专题学相结合,反复学与跟进学相结合,集体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结合,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总书记致贺信近一年来,学校组织专家在省级媒体刊发理论文章二十余篇。三是提升政治能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政治建设对党的其他建设具有统领提携、纲举目张的作用。党的其他建设最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必须在政治建设上。学校不断从健全班子自身能力建设机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责任传导机制、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办学治校的领导,不断凝聚和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旗帜在各族师生心中高高飘扬。

二、思想建设铸魂:筑牢理想信念思想基础不松劲

总书记致学校贺信充分肯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西藏民族大学积极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及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为先的原则,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上全面从严。一是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细化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抓手,建立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为基本内容,全方位加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切实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充实思政课内容。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贺信精神作为第一堂党课和政治必修课;按照学分制规定,开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5门必修课程;根据西藏特殊区情,高质量开设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课。三是创新思政学习形式。着力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进一步推进“两协同”“三原则”“四维度”思政模式。把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和智慧教室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线上和线下“金课”,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每年组织团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爱心支教、社区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挂牌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通过招标课题,进一步探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推动自治区首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积极申报和建设“名师工作室”。五是拓展教育学习形式。广泛开展“学贺信、感党恩、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校园文化活动及走进红色革命基地实践教育活动;举办专家讲座、学术报告、论坛等;有计划组织师生参观校史馆、人权馆;举办“春·新时代”系列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十大品牌活动”;开展党委书记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举办《青年讲坛》,组织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打卡;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美洁家园活动,安全微课教育等。

三、组织建设强基:提升基层标准化质量工程不懈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1]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西藏民族大学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主线,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一是实施“筑堡”工程,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学校以有利于组织生活、有利于作用发挥、有利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综合考虑基层党建的时空条件、成员分布、群体特征、专业类型等因素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备组织体系,确保教研室、科研实体党组织达到全覆盖,学生党建工作全贯通,实现基层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实施“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对基层党组织书记优选严管厚爱,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达到80%。三是实施“细胞”工程,严守发展党员质量关。坚持政治标准“首位度”和关键时刻“表现度”,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坚持坚决与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表态机制,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比例与少数民族学生比例相适应目标。推进“把优秀的学生培养为党员,把学生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学习骨干,把学生党员学习骨干培养成学生干部”的三培养工作机制。四是实施“互联网+党建”工程,推进精细化管理。结合业务工作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党建”模式,自主研发搭建了集党员信息录入、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工作督查、组织关系转出登记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建信息工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了全校党员信息库,打牢了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实现了党建工作实时更新,动态显示,精准到人,高效运行,提升了党建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实施“项目”工程,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创新。积极构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层次、四个平台”工作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支部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开展专题培训和集中轮训,打造“一学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巩固提升标准化建设成果。学校2017年在全区率先建成标准化党员活动室35个,涌现出2个教研室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连续在两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大赛中共有3个党支部工作案例受表彰。六是实施“组织生活规范”工程,提高党内生活质量。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严格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以及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利用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让党内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暖起来。七是实施“熔铸”工程,强化党性教育。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深化“课内+课外”的党校培训体系,推进“模块化”教学模式,促进培训对象理论与实践“双提升”,每学年培训人次达到3200余人,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务骨干培训班,组织全体科级以上干部、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教师骨干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专题教育活动;举办党务工作骨干培训示范班、专题业务培训班,实现科级以上干部和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利用“学习强国”“西藏党员教育网”“共产党员网”等,在全体党员教师中开展参与宪法、网络安全法、扫黑除恶等在线考试合格率100%。八是实施“融合”工程,激发组织的活力。研究制定《基层团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化教研室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推动群团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和教研工作水平,使基层组织在推进“质量工程”“民大2020计划”等重大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党建助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两省区党委、政府关于驻村扶贫工作的部署,紧紧围绕学校确定的创先争优强基惠民“5+2+1”工作模式和脱贫攻坚“学校+农户”1125工作模式,努力实现“村情民意要掌握好、学习宣传要组织好、主题教育要开展好、基层组织要建设好、稳定根基要巩固好、发展思路要谋划好、惠民政策要落实好、困难群众要帮扶好、脱贫攻坚要完成好”等九个好工作目标。自2011年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共为西藏阿里地区和咸阳礼泉选派300余人开展驻村工作,推动以校地合作模式为主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组织阿里地区农牧民群众赴陕西培训学习150余人,组织专家及业务骨干赴阿里开展广电、医疗、教育、党建等领域专业指导60余人次。目前,我校所驻阿里地区改则县和咸阳礼泉县共6个村,即将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四、作风建设固本: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畏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度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2]西藏民族大学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把手工程,盯紧“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党员,注重抓早抓小,做实日常监督,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激发广大干部的担当意识。以贯彻《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主线,紧紧围绕学校“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积极向上作风成为主流。一年来,制定出台及修订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等20余项,积极落实“民大2020计划”和“强二推二”学科建设战略规划。通过调入和柔性引进的方式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8名,推荐100余人参加“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中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二是加强教育引导,严防“四风”问题。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办法要求,集中开展整治不作为慢作为、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三公经费、扶贫攻坚、意识形态、巡视整改、日常督察。完成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工程项目审计,开展各类约谈、函询。不断巩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和政治修为,积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着力解决“庸懒散拖虚”等作风顽疾。领导干部坚持每月到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三是强化基层治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基层减负要求,严格控制文件规格、数量、篇幅,持续实行文件总量控制,厉行“三短一简”;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规格、时间,科学合并召开会议,优化会议日程,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四是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清风民大·新时代”廉政文化品牌。紧盯元旦、春节、藏历年、考试升学等重要节点,利用“两信一网”(短信、微信、校园纪委网页)发送提醒短信,要求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约法十章”和“九项要求”等,加大节日期间明察暗访力度,点线面结合、多管齐下,深挖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五、制度建设贯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不停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3](P61)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西藏民族大学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主线,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落细落实党建工作任务,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有力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始终将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作为强化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制度十余项,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推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二是落实民主集中制。先后修订了“三重一大”“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逐步完善各学院(部)“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发挥党委议大事、谋全局的作用;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层层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细化党建考核指标,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三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不断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综合运用审计、巡察、专项检查等多种手段,及时查处存在的问题。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规范选人用人、严格财经、资产和招投标管理、严肃招生纪律,切实形成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的制度体系,确保各方面工作在规范的轨道上高效运转,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构建稳定安全长效机制。着眼“防患未然”强化部署,对标“责任担当”落实各级干部的稳定安全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坚持统一指挥、成员分属负责的管理原则,在敏感时期、特殊节点、重要时段超前谋划、精准部署。以“一二三”管理机制进班级进宿舍为抓手,建立健全五查两执、“互联网+学生管理”、美洁家园、六位一体学生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三级体系等学生日常管理服务机制。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处理办法的规定》,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落实“789”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干部结构不断优化。同时,积极选派干部挂职锻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大力选派政治过硬、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党务干部,建立健全专职党务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

结语

新时代,西藏民族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中央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自觉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再立新功,以优异的发展成绩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厚爱。

猜你喜欢

贺信学校建设
贺信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贺信
贺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