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佚和校勘工作学术沙龙”座谈纪要
2019-02-21整理宁稼雨审定
李 莹 整理 宁稼雨 审定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2018年11月9日,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项目组11位成员在南开大学举办“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佚和校勘工作相关问题”主题学术沙龙,针对在辑佚和校勘工作中遇到的底本选择、文献使用、明清整理本中的“拼接”现象等问题交流探讨,项目组首席专家宁稼雨教授分别予以点评。现将根据录音整理、按发言顺序排序的沙龙座谈纪要向学界发布,敬祈指正。
曾晓娟(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
《冥通记》是陶弘景记其弟子周子良修仙飞升体验的小说,目前有三个主要版本:《秘册汇函》本、毛晋《津逮秘书》本、《道藏》本。前两本有胡震亨的同一系统版本,三个版本的共同点是都没有经过仔细整理,错字较多。日本学者麦谷邦夫、吉川忠夫著有《周氏冥通记研究》,书中注解了道教的一些术语,但没有进一步解释。此书还附录了其他研究成果。《冥通记》中口语性的表达较多,对研究梁朝时期的口语有很大价值。在辑校工作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是版本的来由问题,《冥通记》来源明确,后又找到一个新的本子,标注“汲古阁”刊本,但校对人依旧是胡震亨和毛晋。此书来自“书格网站”,该网站有许多海外汉籍的扫描珍本。上传者认为此版本可能是《津逮秘书》的散本,但其中也有一些错误,辑佚及论文撰写时需要注意。《秘册汇函》本刻板已经损毁,毛晋得到了残版后重新汇编成了《津逮秘书》,这种情况下作比较,可能有一些成果。此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本子,《古小说钩沉》本这方面的工作较少,但校勘中发现很多地方前后文衔接不畅,例如三、四卷只列了一些简单的条例,没有与仙人的对话。陶弘景在整理时写有“后有数条”,但现存条目与数字并不相符,可能还有佚文存世,需要进一步查证。
第二个问题是版本之间有差异,没有点校的情况下,句读不同会造成句意截然不同,需要认真斟酌标点句读。别字的问题,现在无从考证。在几个版本对比中,发现抄写刊刻中可能存有问题。按惯例单行为正文,双行为注释,汲古阁本和《道藏》本的双行和单行不完全一致。有一些是注文,经反复揣摩后说话者到底是陶弘景还是周子良也存疑,需要进一步考证。
第三是道教文献的术语较多,对道教相关语词不甚了解,无法确认对错,需要结合道教文献仔细核对。另推荐使用“国学大师”的部首查字功能,可以将一个生僻字拆成几个部分来查询。
点评:
第一,针对辑佚问题,可以尝试在能够进行全文检索的数据库中检索,需要全面清晰地掌握全部内容。“国学宝典”有若干版本,需要使用最新的版本,目前只能在XP系统里使用,项目组配备了专门的电脑供各位使用。辑佚需要对从各种渠道来的文字进行全面整理才可能比较接近原貌。第二是校勘问题,这与辑佚有关,文字搜索得越全面越有利,所以首先最重要的是把文字搜集得更全面。曾晓娟老师提到的弄清各种版本的文字差异及其归属,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建议大家关注重视。第三是对道教语词的理解是否妥当,反过来会影响到校勘怎么处理。所以三个问题是相互关联交叉的,建议参考我给大家提供的《〈燕丹子〉辑校》格式,原文正文保持原样,其他可以校勘的方式说明。关于道教的语词可以参考使用胡孚琛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和中国道教协会主编的《道教大辞典》。
郑秀琴(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
鲁迅先生在《古小说钩沉》里搜集了131篇《冥祥纪》,其中1篇重复,共计130篇。目前使用的底本是1973年中华书局版《鲁迅全集》中的《古小说钩沉》本,但是该版的断句和标点也有疑问。目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文献不够完善,如《三宝感通录》目前没有找到可靠的本子;二是从文本阅读方面看,有些书籍没有纸本,需要尽量把每一则都校对到位。
点评:
关于《古小说钩沉》的版本,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册版《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本,该版本参考了鲁迅的原手稿。《三宝感通录》有《大藏经》本可以参考使用。在校勘工作中,如果是以《古小说钩沉》为底本,凡有变动都要一一明确交代,其中鲁迅引过的都需要再逐条核对。《太平广记》的版本也需要注意,之前学者们主要使用中华书局汪绍楹先生校点本。汪先生用的底本是明代谈恺刻本,因当时条件所限,汪先生没有看到台湾大学所藏清孙潜校宋本、韩国各地所藏《〈太平广记〉详节》《太平通载》诸本。而且,汪本过于拘泥于谈刻本,对其他版本的有价值之处吸收较少。为解决这些遗憾和问题,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张国风先生毕十年之功完成的《〈太平广记〉会校》,该版值得关注。
另外,鲁迅当时完全用手工翻阅记录,难免有遗漏。可以利用各种数据库等进行检索,重新审核校勘。关于检索主题词设置,除书名外,可以将每一条文字里的人名、地名、主题词等作为关键词检索,查询是否有其他的文献材料;要需要充分使用原始文献,不能过度依赖电子渠道,电子渠道仅起到引导作用,还要逐步核实。
李春燕(枣庄学院讲师):
针对《列异传》的辑校有三点心得:
第一,最大限度吸收前人的辑校成果,尤其是境外学者的校勘成果。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互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列异传》的前人辑校成果较多,以鲁迅《古小说钩沉》中所辑《列异传》49则为基础(钩沉本),郑学弢《〈列异传〉等五种》新辑“韩凭夫妇”一则,并做简略校勘及注释(1988年,校注本)。日本学者富永一登有《鲁迅辑古小说钩沉校释——列异传》(1994年,校释本),在校勘上用力最勤。校对工作中,底本和校释本的发现与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要与首席专家多沟通,定期汇报工作进度,聆听指导建议。除竖排版、繁体字等格式方面的问题外,宁稼雨老师指出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文献使用不够充分,推荐参考刘跃进先生的《文选旧注辑存》和张国风先生的《〈太平广记〉会校》,要对电子资源和图书馆资源都给予充分重视。
另有几点困惑,《列异传》的前人研究成果较多,这为辑校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如何发现新问题也成了工作难点。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在项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体会。比如辑佚,从《太平御览》中找出一条新文献(朱亥视虎),到最后却发现《太平御览》所标记的出处可能有误。比如在条目判断上,“黄帝葬桥山”条,宋本《太平御览》注出《列仙传》,清鲍崇城校本《御览》注出《列异传》,富永一登、李剑国诸先生认为此条为误收。“江岩”条,文渊阁四库本《太平广记》注出《列异录》,明嘉靖谈恺刻本《太平广记》注出《列异传》,李剑国先生判断此条为误收,应出自《录异传》。存疑的还有“鄱阳彭姓”“老子西游”条,能利用文献给出判断的仅“老子西游”一条;其他三条,只能做到梳理清楚文献来源。
为了做好校勘工作,我学习了程毅中、方广锠以及宁稼雨先生所作的《〈太平广记〉会校》书评及相关评论文章。在学习校勘方法及基本原则的同时,我也给自己做了初步的心理建设,深知古籍辑校工作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衡量个人的学养及修为,意识到了急于求成心态的不可取,但对校勘工作的具体要求,如如何创新、如何写出较高水平的文章等,还是不甚明了。
点评:
在工作中一定要及时沟通,暴露问题,解决问题。要充分了解版本的使用和文字的处理、文字原始的情况如何、前人学者的研究如何处理。相关的文字要做更细致的工作,采用迂回的办法去查找资料。古籍文献工作是很艰难的工作,很有可能花了很多功夫但最终一无所获,但不是绝对的零收获:经过这一过程,才能对“零”的概念下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前辈学者早已说过:学术研究“说有易,说无难”。即使没有找到相关文字和材料,也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吴志蕊(上海尚德实验学校教师):
《灵鬼志》的辑校工作目前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文本的辑校底稿,接下来准备着手辑校说明,工作中有如下困惑:
一、《灵鬼志》在宋代已经亡佚,鲁迅先生在《古小说钩沉》有辑得佚文24则,《说郛》存一卷《灵鬼志》,作者是唐代的荀氏,而《灵鬼志》成书当在晋代。郑学弢以鲁迅辑本为基础再加辑注的《〈列异传〉等五种》,辑有东晋荀氏“灵鬼志”24则,李剑国先生考证后剔除5则,凡19则。在《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中也只辑校了“嵇康”“外国道人”和“周子长”3则,其余辑本暂无发现。
二、鲁迅在辑录《古小说钩沉》时根据具体需要,对每则故事采用多种古籍增补,力求恢复故事原貌。在校勘过程中,如何处理各种古籍的引文差异是一大困惑。比如《嵇康》一则,《广记》卷三一七引《灵鬼志》,《御览》卷五七九引作《灵异志》,《事类赋注》卷十一引。《古小说钩沉》据以上三书整理文字,且三种古籍引文出入较大,如何选择古籍的底本比较苦恼。
(2) 管道沿线驼峰处的水力坡降线距驼峰高点处的内水压力不大,各支管及主管道末端流量如不加控制,会造成驼峰高点处出现负压,还会出现部分支管由于供水压力过低,造成引水困难,需要在主管道末端增设持压稳压阀来解决,这是重力流中多支管研究的一个关键点。
三、在电子数据库检索古籍时,要做好拍照存档工作,因为参阅的书目稍微增加,就容易忘记翻录条目的出处,再次核对会耗费很多时间。
点评:
第一点关于现存佚文的保留和发掘问题,建议采用多种渠道,使用电子数据库迂回检索发现新的佚文。第二个问题,同一条故事来源不同,不同的来源标注出处不同。从校勘学角度来说,有几个原则:一是以最早出现的为主要依据,二是以最合理的文本为依据,因为最早的不一定是最准确的。如果能发现最早的版本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可以推翻第一条原则。最早的为优,若经过论证发现确实有问题可以推翻。还需要注意的一点,确定一个版本为底本后,要尊重底本的原貌,要将底本的面貌原封不动地呈现,如有问题,可用《校勘记》来说明其他版本或学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做校勘最大的成就一是在断句,二是在《校勘记》。好的校勘工作,《校勘记》的学术含量非常大。第三,电子数据库检索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上存档和索引;纸本文献也有同样的问题,检索的文献资料要及时做好索引工作。
邵颖涛(西北大学副教授):
《西京杂记》目前已完成了文本辑校稿和辑校说明,正在撰写相关论文。现就已完成部分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尽可能找到现存的各种版本,如《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壬子(1552)孔天胤刊、明嘉靖野竹斋本、明万历十二年(1584)程荣《汉魏丛书》本、明万历会稽商濬《稗海》本、明崇祯毛晋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马俊良辑刊《龙威秘书》本、《抱经堂丛书》卢文弨校刊本、张海鹏照旷阁《学津讨原》校刻本、日本宽政丙辰(1796)正月铃木七右卫门等刻《汉魏丛书》程荣校刊本等。希望通过比对不同的版本发现问题,尽可能把不同异文列于校勘记中,以备学人参考。版本流传过程中变化较多,如日本的元禄三年(1690)须原屋市兵卫刊本、宽政丙辰(1796)正月铃木七右卫门刻本,虽然同出程荣刻本,但文辞间多有差异。
二、《西京杂记》的今人校注本并不少见,主要参考了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本。比对通行的几种校本,范宁校《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校勘简省,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征引书籍较多、注释较为详尽,周天游《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的注释分量远多于校勘。就个人所见,向、刘校本应较为精准,但也不免错漏,主要原因是参考唐宋类书的比重依然不够大,未能做到详列唐宋类书的所有异文。
三、校勘时充分借鉴唐宋类书,如《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将类书所记异文皆列入校勘记。《西京杂记》明前刊本未见存世,因此征引其故事的唐宋类书之文献价值不言而喻,如卷六“游猎畢弋无度”中的“畢”,《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作“罼”(bì),“罼弋”意更胜。尽管类书不容忽视,但亦不能完全迷信,如卷一“昆明池刻玉石为鲸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其中“常”字《太平御览》卷五二引作“當”,考之诸书,可证《太平御览》之讹。古人征引不必全文抄录难免存有文字差异,不同类书间引文差异明显,甚至同一类书不同卷数中文辞也有差异,如卷六“左右遂击之,不能得”中的“不能得”,《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作“莫能得”、卷四四七引作“不得”。诸如此类,不能不谨慎待之。
点评:
第一是版本问题,目前使用的版本比较齐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电子文献渠道尝试做《西京杂记》的佚文查找工作,版本可以充分再发掘。许中荣老师在做《郭子》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丛书本无法获得,《无一是斋丛钞》年代较近,但是存有《郭子》本,目前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有馆藏,此本中还有许多和我们工作相关的内容,《西京杂记》即是。现已得到了此版本的电子版,项目组成员如有需要可申请使用。经此事例,可以看出版本还有发现的可能。
第二,充分使用唐宋类书的方法是十分有见地、有创新性的举措。此举涉及项目组中对于明清时期整理六朝典籍“拼接本”的讨论。汉魏六朝文献在明清人手中呈现的版本的优点是把零散的文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版本,但另一个方面有可能会影响和掩盖一些原始文字的原貌。如何解决此问题,大量使用唐宋类书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清人做学问也会参考唐宋类书,我们的立足点是清人使用时可能有问题,除了唐宋类书之外还要发现其他渠道,唐前的文献都要进行使用,除类书外,还可以关注唐宋及之前的注释,在大量的古注里存在着许多原始文献。裴松之注《三国志》、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李善注《文选》,四大注都可以使用。另推荐刘跃进先生领衔的《文选六臣注》整理本20册,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也可使用各种类书中古注的引书索引来查询相关文献。
曾肖(暨南大学副教授):
《玄中记》的工作进度,一是《玄中记》共发现6个版本:1.陶宗仪《说郛》本,辑佚文17条;2.茆泮林《十种古逸书》本,辑佚文71条,补遗一卷凡4条;3.黄奭《汉学堂丛书》本,辑佚文59条;4.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元中记》一卷,辑佚文58条;5.叶德辉《郋园先生全书》本,辑佚文68条;6.鲁迅《古小说钩沉》本,一卷,辑佚文71条。其中《说郛》本价值不大,《钩沉》本最详细。现已有茆本、黄本、叶本与《钩沉》本的电子版。兹准备以《钩沉》本为底本,结合其他本子来做进一步的校勘工作。
现有学界研究成果包括期刊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1篇,对《玄中记》的版本、作者、内容与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中阳清的《〈玄中记〉佚文补遗与存疑》补辑佚文6则,存疑8则。
二、下一步计划到国家图书馆经眼马国翰本,比较异同并对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目前进度如下:
查《书同文》“玄中记”:《四部丛刊》有93处,《四部丛刊》(增补版)有42处,《大明实录》《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大明会典》《清会典》《清实录》《十通》《韩使燕行录》皆无。“元中记”,《四部丛刊》有1处,《四部丛刊》(增补版)有18处,《十通》有9处,其他无。“玄中要记”,《四部丛刊》有1处,《四部丛刊》(增补版)有2处,其他无。
查中国古籍库:全文:“玄中记”有659条记录,“元中记”有194条记录;条目:清茆泮林辑,一卷,清《十种古逸书》本。
查中国方志库:全文:“玄中记”有39条记录,“元中记”有73条记录。
查中国俗文库:全文:“玄中记”有12条记录,“元中记”有13条记录。条目:清茆泮林辑,一卷,清道光十四年(1834)梅瑞轩刊《十种古逸书》本。
查中国谱牒库:无。
查历代别集库:全文:“玄中记”有73条记录,“元中记”有34条记录。
查申报:全文:“玄中记”有2条记录。
查中华经典古籍库:全文:“玄中记”有277条记录,“元中记”有20条记录。
查四库全书:全文:“玄中记”有230条记录,“元中记”有35条记录。
通过查“玄中”“元中”“元中记”内容的主要条目来做进一步辑佚校勘工作,进一步检索《永乐大典》《渊鉴类函》《古今图书集成》等重要类书。
三是在工作中的体会:茆泮林本的条目有题名,可取之;茆本、黄本、叶本与《钩沉》本的条目排列不同,兹以《钩沉》本为体例,条目无题名者补之;对已有条目的校勘体例、异文及文献出处参考宁稼雨老师的《〈燕丹子〉辑校》范本。
点评:
曾肖老师对文献搜索的渠道覆盖很全面,项目组其他成员可参考。其中“避讳”的问题需要格外注意,《玄中记》《元中记》,由于避讳导致同一本书有两个书名,在检索过程中要对两种说法进行全面搜索,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推断。一般来说,作“玄”的文献要早于作“元”字的文献,逻辑上在避讳之前的文字更为可靠。
董艳玲(菏泽学院讲师):
《蜀王本纪》与《徐偃王志》两书均亡佚,现存是后人辑本。《蜀王本纪》版本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辑校中有详细说明,其中清人王谟《汉唐地理书钞》本、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较好的辑本。现有四点辑校心得:
一、《古小说钩沉》梳理掌握校勘作品的所有版本,比较中选出好的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或者经史子集所引文字进行校勘。
二、辑本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严本中的《蜀王本纪》有许多是严可均本人撺掇、联结起来的句子,并非所引书的原貌,甚至出处有误。在处理此类问题上,我选择在辑校注释中予以说明,采用依照早出现的文献典籍或类书中引文进行校勘的方法。
三、正确认识校勘工作。校勘工作相对比较枯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沉住气、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另外,在校勘中也会有小惊喜,会不时发现新的材料以及触动写作灵感。
四、在校勘中,要及时和师友交流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点评:
这里提到的严可均撺掇、联结句子的问题,正是前几天我们在工作群中讨论的清人整理汉魏六朝古籍时所谓“拼接”现象的典型案例,希望引起项目组成员的关注、重视。除几个已经涉及的问题,还有可以深入挖掘的材料,唐宋类书和旧注可以参考。
李万营(中山大学博士后):
辑校《神异经》有如下几点心得:
一、首先要确定小说的存佚情况,即使有明清时代的版本,也要确定该版本是小说的原本还是明清人做的辑录本。从《神异经》的情况来看,虽然明代就存在两大版本系统,但这两大系统应该都是辑录本,都是明代人的辑佚成果,而不是原本。这就意味着不能仅以版本对校,也不能轻信两大版本的文字,必须以其它引文作校证。
二、检索收集文献时,不能仅以书名为关键词检索,应以每条或每段中不同的成分作为关键词检索。因为引书标注出处时会有简称、全称之别,也会有误题,甚至还有不标注出处的情况。如《神异经》有时题“东方朔云”,有时题“神异记”,有时不题出处,但引文和其他书的引文相同或相近,基本可以判断就是《神异经》的文字。
三、校证或辑佚时,明清时期的文献不可轻信,应尽量以明清以前的文献为判断依据。明清时人引文往往不尊重原文,甚至有假托现象;如果小说在明清时期已经亡佚,那么明清时代书籍中的引文更加不可靠。以《神异经》为例,《神异经》可能在明代已经亡佚,明清时的引文绝大多数是从唐宋类书、明人辑本中摘抄而来,而且很可能会加工,这往往会误导校证工作;还有很多是假托或误题《神异经》的引文,如《神农经》《神异秘法》等书的文字误作《神异经》的文字,辑佚时需要分辨,用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往往就能检索出不同的引文出处。
另外,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李剑锋老师《唐前小说史料研究》、赵章超老师《汉魏至唐五代小说佚文辑证》虽然提供了大量辑佚成果,但也不可完全轻信。其中不但有重复辑录的情况,也有误辑的情况。
点评:
与前面的问题有共通之处,这里又涉及如何处理明清时期整理完成文本的问题。一方面明清人版本相对完整,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有疏漏,解决的方法是可以参考唐宋类书或旧注等文献;第二,搜索佚文不能只检索书名,对每一条都要进行校对。最后,两本书籍是近年出版的资料,是工作中需要参考的书籍,一方面要注意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自己去分辨。
张伟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
在辑校《笑林》的过程中,主要有如下感想:
一、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文献。唐前小说的史料散见于史籍、地方志、文集等,目前使用的数字文献主要是影印本,数字版检索存在错误较多的问题。应尽量以前人研究成果为线索,逐条爬梳材料。
二、如何对这些材料辨伪。以邯郸淳为例,目前检索文献中,邯郸淳,字子叔,又字子淑,还字子礼,目前是把这几种情况一一列举。再以《笑林》为例,有的文献记载为邯郸淳,有的文献记载为陆云所撰,目前作为文献流传的客观情况都一一列目,以待进一步辨伪。国家图书馆存的《笑林》大多是民国时期的丛书本,这几个本子有互相矛盾之处,如果能加以辨析,做一个民国时期的《笑林》流传版本及原因分析也是个不错的题目。
三、文本本身记录的标准与顺序问题。与现有的几种文本比对后,我按照《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中的辑录内容和顺序进行辑录,但是最后一条是鲁迅从《绀珠集》辑录出来的,真实性也待考,但鲁迅先生直接放到《笑林》的文本中了,李剑锋《唐前小说史料研究》中也提到这个问题。
针对《明清所编总集造成的汉魏六朝文本变异——拼接插入的处理方法及其方法论反省》一文,我认为,辑校的过程是无限接近古籍文本原貌的过程,无论是整理方法还是指导思想都会渗入整理者的主观意识,拼接插入的方法不能说全部错误,拼接插入产生的文献本身就是文本流传的客观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点评:
《笑林》是比较重要的文本,文献的整理可参考之前的点评,不多赘述。如何辨伪是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辨伪就是根据现有的材料做一个真伪的判断。清代人的可信性超过明代人,明代人作伪最多,伪造了不少六朝的作品,当代学者也不免被误导。现代学者已有不少辨伪成果,如《古小说简目》后有“存目辩证”,我本人的《文言小说总目提要》也列举了“伪讹书目”。伟丽所说是人物的生平辨伪,书目辨伪也是极需注意的问题。第三,文本的标准顺序问题,可以根据各个书的情况来做具体的分析。可以考虑以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或者文献中的人物年代顺序为原则。我们要看到拼接本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价值。
孙国江(天津师范大学讲师):
《括地图》一书的辑校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文本辑校稿和辑校说明,正在撰写相关论文。现就已经完成的部分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所遇到的问题:
一、几个清代学者的辑本对重新辑录工作帮助很大。《括地图》一书主要有清人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清人黄奭《黄氏逸书考》辑本和清人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辑本。三种辑本各有优劣,参照利用它们为我完成《括地图》一书的辑校准备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电子检索工具为辑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清代学者的辑本基本不会注明出处,即便注明也仅仅注出书名而不会注出具体的卷数,我通过使用电子检索工具如“四库全书”“国学宝典”等对《括地图》一书对清代学者辑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检索,初步核实每条佚文具体的出处和卷数,再核对实体出版或PDF格式的书籍原文,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整理过程中没有对原文图像进行存档记录,后续需要重新校对,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三、宁稼雨老师和项目组成员介绍的很多成果和著作对我十分有帮助。特别是赵章超先生所著的《汉魏至唐五代小说佚文辑证》一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很多汉魏六朝小说作品的辑佚工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证,给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在辑校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最终确定文本内容。《括地图》一书原书早已散佚,除上述三种辑本外并无传本存世,历代文献引用书中内容又多有删改,因此如何确定书中文字真实的原始样貌成了最大的问题。在辑校过程中,经常遇到同样一则文本内容在不同的典籍文献中被引用时文字出入很大的情况,这给原文的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以早出现的文献典籍中引用的文字为准,并尽量将一则文献的全部佚文都在校勘记中呈现,但是由于每则佚文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实际的整理工作中仍然面临许多此类问题。
点评:
一是电子数据库检索的广泛使用,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二是文本内容的确定,以时间顺序来排列是第一原则,但不是绝对的,校勘学所说的比较原则,即:如第一原则出现较大问题时就需要其他的原则来辅助校正。
许中荣(信阳师范学院讲师):
在辑佚校勘晋人郭澄之的志人小说《郭子》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困惑:
一、类书中摘引《郭子》原文之所以同一句在不同类书中会有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不一定是所见原本不同,而是引录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檃栝全文,或详细或简略地改写。那么此时如何确定底本?哪个引文更接近原文?引文有没有经过引录者的再加工(增、删、改写)?是不是越通顺的就越接近原文?
二、本人辑佚校勘《郭子》是以鲁迅《古小说钩沉》为底本,鲁迅先生根据诸多类书辑佚校勘。但辑佚校勘中有诸多文本并非严格引录类书中的引文,而是参以己意修改了不少条目,使之更加通顺。如此,该如何处理《古小说钩沉》本与类书原引文的关系?
三、有些类书有不同版本,引录《郭子》原文会有差异,如何在择善与求真之间调和?甚至在不同的版本中,引文相同,但标明所引的原书不同,如《四库全书》本《太平御览》作引自《郭子》,但《四部丛刊》本《太平御览》却作引自《傅子》,而且没有第三部书作为参照,这种引文应如何处理?
点评:
关于《郭子》佚文的文献检索渠道,建议参考曾肖老师的渠道来做更详尽的搜集。辑佚校勘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文本的完整,竭泽而渔地搜集文献。明清人辑本的问题,原则我们刚提到了,同时需要注意有坚实的证据来确认明清人的辑本确实有问题。关于《古小说钩沉》与类书征引文字的关系,应本着求实原则,首先应明确鲁迅《古小说钩沉》所使用类书版本,也就是你在第三点提到的类书不同版本的互校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校勘的一般原则,尽可能恢复原貌,出现的所有疑问和提出的见解可以集中汇总在校勘记中。
猜你喜欢
——论唐代类书编纂的特点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