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2019-02-21张颖
张 颖
(1.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的综合反映”[1],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处于新的时代方位。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准确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根本任务、根本目标、根本要求,探索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一、新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根本遵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这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高校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党章明确规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3]。高校校园文化与其所处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时代环境密不可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四个自信”;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树立坚定的政治观点和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师生把核心价值观要求内化为行为准则、奋进动力。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的“初心”是“探求真理、发展科学,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品德”[4]。现代大学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写入党章的“四个服务”根本要求,就是强调“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大学生形成准确的价值判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淬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人才基础。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助力内涵式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要求高校要把新思想融入学校各项工作,把立德树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的改革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融入新时代“两个阶段”战略安排,融入科教兴国战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把个人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引导人、激励人、感染人、陶冶人的教育氛围,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实践”,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坚持传承创新,增强“四个自信”。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是思想源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导航仪”;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血脉源泉,代表着民族特色和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革命文化是文化印记和民族记忆,凝聚着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精神和解放事业、改革发展中的奋斗精神。这要求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深”而“流远”做出努力。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面临着社会环境、技术发展、主体特征等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价值多元化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但也必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思维观念的变化,在当前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社会文化趋向多元,社会思潮活跃,对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也带来新的挑战。一是对师德师风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凸显,高校教师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职业道德有所放松。考核机制导向也使教师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师生之间思想交流减少,部分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二是对校风学风的冲击。“读书无用论”“毕业失业论”等言论在近年来屡有出现,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型的青年学生而言,容易出现学习敷衍、校园文化活动消极等情况,“佛系文化”“丧文化”一度风行。
(二)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现实挑战。“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3]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国际上西方自由主义思潮随着各个渠道的交往而传入。国内利益多元化产生思想的多样化、利益诉求等的多样化,社会分配、官员腐败等引发群众情绪,都影响到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正确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基于价值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信念的稳定性要求与大学生求变求新需求之间的差异,高校学生虽然在主流上是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但与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相比,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的缺失或弱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认识不够充分,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信念功利化、感性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够高,了解不深入;对意识形态认识不够清晰、立场不够坚定等现象。
(三)高校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不够浓厚。市场经济的货币崇拜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产生影响,高校基础学科尤其是文史哲学科受冷落,人文环境建设投入不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氛围不够浓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够深入,传统文化传承不足。校园文化建设规章制度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重物质环境规划建设,轻人文环境规划建设。校园文化传统和校史文化功能发挥不够,人文环境建设不能凸显学校特色和内涵,校训校歌校徽等不够明确。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甚至为追求所谓的“时尚”或一味吸引学生眼球,偏离活动的主题或教育的初衷。校园文化活动密度、效度、层次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服务为依托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手段,提高了参与度,但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兼具交互性和平等性,传播主体中心角色消解,受众个性意识张扬,传统的校园主流媒体传播、议题设置功能受到冲击,价值多元,话语多样,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教师教育主体角色的消解,还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校园文件建设工作者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捷,触点多、噪音频、燃点低,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新媒体兼具开放与隐蔽的双重属性,导致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制约性降低,容易凸显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过分迷恋社交网站和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影响社交能力,产生心理障碍。
三、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其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约束、凝聚、创新等功能建设原则主要有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创新性原则[5]。在新的时代方位,高校在实施“以文化人”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文、怎样化、化什么样的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在综合开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综合利用第一、二、三课堂等传统途径的基础上,应着力把握好方向性原则,重点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文”因时进,凝聚共识,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一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九大报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综合运用课堂内外和各种途径,全方位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弘扬核心价值观,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自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中国道路实践教育;结合国内外时政要闻,开展“时政进校园”活动,加强时事教育、国情教育;倡导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6]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通过环境建设、实践活动等,传承民族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时代性,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涵养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素养和文化自觉,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特性,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文化土壤的结合中健康生长;通过行为养成教育,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启发、熏染、塑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三是发扬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因此,高校必须将革命文化、红色资源、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结合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广泛开展主题集中、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二)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突出青年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校园文化的积极参与者。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95后青年大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主体认知规律、发展需要、兴趣爱好,引导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实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服务学生的功能。一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开展要充分关照学生发展需求,使得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成为有力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三是精品校园文化品牌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群体中坚力量、骨干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培育典型,崇尚先进,使得学生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引导者。
(三)因事而“化”,丰富载体,营造浓厚人文氛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贯彻文化建设“双百”方针,保持特色,相互促进,丰富校园文化环境。一是繁荣校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学和研究,浓厚校园人文氛围,肩负使命,提高站位,面向社会,面向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服务。二是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应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和相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三是发掘学校优良传统,通过校园媒体宣传、宣传牌电子屏展播、校史陈列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人文精神的认同。四是建立教育培训、示范引领、激励约束、考核评估、监督保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五是通过精神激励、道德教育、制度规范,加强学风建设。六是结合学生接受程度,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四)因势而“新”,善用科技,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水平。一是基础建设。完善学校门户网站、“两微一端”、数字资源数据库等,健全信息化基础建设,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二是内容建设,内容为王,加强顶层设计,把网络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行菜单式服务,善于运用“两微一端”等载体,促进“送文化”与师生需求有效对接,丰富正向教育资源;推动校园融媒体建设,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时度效;借助“智慧校园”建设、“云技术”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网络文化发展动态和需求,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精准施策,提高校园文化育人的针对性、主动性、时代性和时效性;建立优秀网络文化认证激励机制,放大主流声音,弘扬正能量,形成意见领袖、议题建构和网络正面舆论场。三是舆情管控。加强校园各级“两微一端”和网站管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把关”意识,做好舆情监控、分析,把握舆论导向,提高议程设置能力,探索舆论引导方法。四是主体媒介素养建设。提升教师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意识,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工作者善用新媒体的专业水平,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合力;提升学生运用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交流的能力,尊重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和接受心理,因势而导,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健康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