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行思禅师文献语词释义札记
2019-02-21王汉定崔富强
李 旭,王汉定,崔富强
(1.东华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唐代江西吉安青原行思禅师,为六祖慧能大师门下首座。其所传青原法系又演化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在“一花五叶”中占“三叶”,其中曹洞宗自宋代起传播于日本、朝鲜等国家,至今兴盛不衰。关于青原行思禅师思想的研究著作颇丰,也偶见高水平的论著,如徐文明先生的《青原法派研究》[1],对青原法派的支派和重要人物做了详尽研究。但此类著作毕竟数量极少。而禅宗语言较为扑朔,需结合禅宗义理方可通晓。在关于青原行思的禅师文献记述中,还有部分疑难词语未被词典收录,需继续讨论研究,以期能够彻底阐释青原行思禅师的禅语意义,为全面深入研究青原行思禅学思想铺平道路。因此,本文将训诂学原理与禅宗义理相结合,对部分疑难词语意义略陈管见,以就正有道。
例1:东苑镜云:“我若作六祖,待问‘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便喝云:‘者担粪汉在者里作么?’若作青原,待问‘曾作甚么来?’抚掌云‘老汉犹作寐语在!’岂不使曹溪一路别有风光。”[2]44b(《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七《吉州青原行思禅师》)
此例中的“担粪汉”一词表面上指“挑粪者”,而实际上是有隐喻意的,应指执著于形式、外物(含文字、佛道等)而不能了悟者,其所执著之物是对了悟没有帮助的,此正是“粪”之隐喻所在。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十六:“又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佛之一字尚不喜闻。达磨灼然是甚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脓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尔既不到这个田地,是事理会不得也。”[3]此例一开头对“佛理无关文字”的观点表达得非常清晰——“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佛之一字尚不喜闻”。正如《坛经》卷七《机缘品》:“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4]355a正如陈坚先生所提出的“不立文字”中的“文字”是指“佛教经论”,“不立文字”意为不执著于“文字”或不执著于佛教经论[5]。此例中“担粪汉”同“老臊胡” “破凡夫”“系驴橛”等一样,是为了打破对经教等的执著,故意用极俚俗的语词来打破对“达磨”祖师、“十地菩萨”“等妙二觉”“菩提涅槃”“十二分教”等的惯常尊崇,欲达到凡圣同一的境界。例1的语境为青原行思禅师参问六祖慧能大师,问“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六祖慧能大师问行思禅师“汝曾作甚么来”[6],针对青原行思禅师的“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东苑镜认为六祖慧能大师不应该反问“汝曾作甚么来”,而应该“便喝云:‘者担粪汉在者里作么?’”此处,“担粪汉”意即反对青原行思追求“不落阶级”——即追求直指人心、当下即悟,没有等级阶位的了悟。禅宗主张法不外求,了悟应观照自性本身。如《坛经·自序品》:“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4] 350a此处可以看出,青原行思禅师问“当何所务”之语,表明了其对“了悟”之事的执著。在东苑镜看来,这种借助主观行为刻意地去追求了悟之果,是应该摒弃的,因为称青原行思禅师为“担粪汉”,刻意追求的“了悟”,即所担之“粪”。
例2:灵岩储云:“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赵州惯吃茶,曹山好饮酒。一对老古锥,两人共只手。咄!脱却嫁时衣,塞断鸿蒙口,泥牛解作狮子吼。”(《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七《吉州青原行思禅师》[2]44b)
此例中疑难词语较多,试一一释义如下:
【曹山酒】【曹山好颠酒】
“曹山好饮酒”并不是指本寂禅师爱喝酒,而是公案,事见《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僧清锐问:‘某甲孤贫,请师拯济。’师曰:‘锐阇黎近前来。’锐近前。师曰:‘泉州白家三盏酒,吃后犹道未沾唇。’”[7]527c此处和尚清锐问“我现在穷得什么也没有,已经到了一切皆无、一切皆空、除尽尘俗妄念的状态,请师父帮助救济。”本寂禅师说:“锐和尚,到跟前来!”锐和尚就走到跟前来了。本寂禅师说“泉州白家酒三盏,吃了还说没吃过。”那句“近前来”及“锐近前”是本寂禅师在提醒清锐和尚,佛性自身具足,何必要向外求,靠别人拯济。“泉州白家酒三盏,吃了犹道未沾唇”是指对了悟之状态(一切皆无、一切皆空、除尽尘俗妄念的状态)应该放下,不要执著于空无。“酒三盏”隐喻努力了悟之过程,“吃了犹道未沾唇”隐喻了悟之后,不执著于空无的状态。如《坛经》卷第七《机缘》中所言:“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4]357c锐禅师所问“一切皆无、一切皆空、除尽尘俗妄念的状态”与隍禅师的“不见有有无之心”有一致之处,六祖慧能大师对此的点拨为“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其中明确说明了心要像虚空一样,但是不能执著于空见,应用无碍,动与静都不对心境产生影响,凡与圣不会有对比、有差别,能所、主客都会泯灭消除,这样的性相就是真如,就能够时时都在定中了。此可以看出悟道之后,心虚空之后,不执著于空见的重要性。这在《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中也有体现:“问:‘灵衣不挂时如何?’师曰:‘曹山孝满。’云:‘孝满后如何?’师曰:‘曹山好颠酒。’”[7]528c此“曹山好颠酒”在《茕绝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觉和尚颂古》中被注为“法执既尽,无不风流”[8]“曹山好酒”“曹山好颠酒”在禅宗灯录中多见被拈提,皆应指了悟之后,不执法执、空执的状态。如《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七《宿迁法华半云佚禅师》:“上堂:‘两堂首座齐声喝,宾主历然当下分。不是久经行阵手,山僧杖下不容情。曹山酒金牛饭,云门饼赵州茶,自古风流出当家。’”[9]564c又如《续灯正统》卷三十五《宁波府东谷光禅师》:“举僧问曹山:‘灵衣不挂时如何?’山曰:‘曹山今日孝满。’曰:‘孝满后如何?’山曰:‘曹山好颠酒话。’颂曰:‘曹山颠酒有谁谙,醉语狂言不自惭。夜半日头当午照,骑牛背面着靴衫。’”[10]
【嫁时衣】
“嫁时衣”应指“现所凭依之外相、知见等,并不是修行之究竟。”如《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三《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佛日晳云:‘东山老祖设一佳宴,破费常住不少。隆安今晚也设一佳宴,管顾大众,只是不破费常住一丝毫许。’良久云:‘罢罢罢休休休!免使诸方笑怪,不见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自家珍宝用不尽,何必区区向外驰。’”[2]250c此例中,佛日皙意指祖师大德采取各种修行教化僧人,使大家采取各种手段追求了悟。如今隆安也采取手段进行教化,只是不会让大家额外费心费力。这种不用费心费力的教化就是不借外求(自家珍宝用不尽,何必区区向外驰),犹如有志气的男子是不吃分家饭的、好女子也是不穿出嫁时的衣服的,此处是说人要自立,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自己的前途,而不是依赖祖先的遗产。这些隐喻祖先遗产的分家饭、嫁时衣,在禅录中指原有的外相、知见等。整段例子内容意在说明自性圆澄,不借外求的作用。此用意在禅录中多有拈提,如《宗鉴法林》卷二十五:“殷勤姊为妹长欷,掌上虽珍未是归,今日不虚为母后,相承羞着嫁时衣。”[11]又如《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一《舒州白云守端禅师》:“上堂。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且道。六入。十二缘。十八界。乃至八万四千法门。从甚处来。以手拍禅床曰。好女不着嫁时衣。”[9]76a此二例中皆说明修行过程中不沿用施设方便向外驰求、应该自己作自性之主人的重要性。“嫁时衣”即指原有或沿袭而来的施设之法、知见、外相等。
【鸿蒙口】
“鸿蒙口”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2)迷漫广大貌。(3)东方之野,日出之处。(4)混沌;浑噩。(5)指高空。”在例2禅语中,“鸿蒙口”应该是从“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义项中引申来的,应指脱离是非、对立、分别、有为无为的“不二之语”,证得清净本性的禅悟境界。如《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十《禅人写真求赞》:“泡幻中出枯木朽株,顶缺神骨额无圜珠。曾遭海会毒龙咬,快意追风天马驹。施设千种巧,其实一物无。若凭这个见,至了不识渠。混沌未分时,无此个面孔。泡幻既张皇,乃具足十种。胸次不立纤尘,口角波涛汹涌。唯有一件长,爱打破漆桶。”[12]此例中,“施设千种巧,其实一物无”是指不要过于执著于施设手段达到了悟的境地,但是这种空执也是要不得的,因此说“若凭这个见,至了不识渠”,而对施设的执著、或者是不执著都不应是修行所关注的,因此说“混沌未分时,无此个面孔”。此处“混沌”就是指没有对借施设修行执著或不执著的原始状态,即不分别、不二之时。在禅宗里特别推崇消除对立与分别,通过施设开悟只是悟道过程中的一种方便法门而已,过度强调施设,容易执“法执”,成为理障、所知障,妨碍修证,这是禅法所不提倡的。而若没有理论上的指导(施设),学修佛法很容易不得其门而入。如《坛经·自序品第一》:“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4] 808b此处说明了“为”不能有所执,但法又不能不传。如《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13]但禅宗里一向有“以指指月、见月忘指”之语,如《坛经》中:“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未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凡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4] 356c此例中,“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即是“为”与“无为”皆忘却,回归于本来面目的“混沌”状态,这种“混沌”如天地未开、父母未生时的本来面目。如《密庵和尚语录·示哲珉二禅人干帐》:“有祖已来,未尝容易以禅道佛法,指示学者,谓之学道快捷方式。只要当人去却今时,向父母未生已前、混沌未分之际,直截担荷,如龙得水,似虎靠山,一切处澄澄湛湛,一切处生杀自由,一切处自能生风起草。不着有为、不坐无为,如斩一綟丝、一斩一切斩;如染一綟丝,一染一切染。通上彻下,全体是个大解脱门,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何处有一丝毫许外物之为障碍?”[14]此例中,“父母未生”指“本来面目,清净本性,是禅悟境界”[15]140。根据“互文见义”的考证方法,“混沌未分”也应指“清净本性”的禅悟境界。而清净本性的禅悟之境界是没有“有为”“无为”之分别的,因此“鸿蒙口”应是由义项(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中“混沌”的“模糊、不分明”的义项进行禅意引申,通过性状、特征上的相似性隐喻成禅理中的“不分别,无是非,脱离对立、有为、无为”的清净自性之境界。
【泥牛解作狮子吼】
此指在“无分别、无为”中达到了悟的境界。“泥牛”应该指“无相”“无为”等,着重突出“无”义。如《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仰山钦云:‘活剥耕牛,北山是则好手,其奈墙壍不牢,被个贩私盐汉子和赃捉败。天宁则不然,今夜无可管顾,诸人不免烹个独角泥牛,炊无米饭,唱无声曲,与诸人分岁。忽有个汉出来道:‘有公人索和尚筋角!’便与和声一棒。何故?有功者赏。”[2]236b此例中“无米饭”“无声曲”都是指无相施设,不执著于外相的了悟。根据互文见义的原则,“独角泥牛”也应该是此意,这种推测在禅宗灯录中可以被证实,如《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一:“龙华宗云:‘世尊敲磕分明,怎奈伤锋犯手?耆婆善别音响,也是认影迷头。且道第三度敲底毕竟生甚么处?’良久云:‘泥牛入海无消耗(息),挂角羚羊不见踪。’”[2]9c“挂角羚羊”意为“传说羚羊夜宿时,角挂在树上,脚不着地面,猎狗无以寻其迹。比喻禅家启发学人领悟禅道,不凭借语言文字、知识见解”[15]269。根据互文见义法,“泥牛入海”与“羚羊挂角”义同,应该指“不借施设”。“泥牛入海”自然就消融不见了,表明“泥牛”只是暂时的相,即借相而已,借相之后,达到了悟之目的,就应该消融。“狮子吼”指宗师说法、大机大用的威力。[15]473“泥牛解作狮子吼”表面意思指“泥做的牛也能像狮子一样啸吼”,其禅意为“无相施设也能达到了悟的目的。”
例2中灵岩储意为:圣谛(佛教、禅教至极玄妙的真理,最高真理)尚不去追求,哪里来的阶级(佛家修行的不同等级和各种果位)之说呢。赵州从谂禅师习惯于用“吃茶去”教导学人禅的修行应该在日常事务中,在日常事务里参悟道法,即平常心是道,提示学人对待一切事物不可生分别妄念。曹山本寂禅师用“饮酒”之公案说明在了悟之后,不执法执、空执。这两个老禅师,同样都是善于用施设方便来教化学人的:咄!应该不依赖于任何原有的外相、知见、施设等,应该把那些脱离是非的不二之语也作为指月之指(施设方便)摒弃。这样,即使是无语之教法(无为),也能达到大机大用的威力,达到开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