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全国和中部地区视角下2015年横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9-03-26梁海慧吴健贤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资贡献率省份

梁海慧,吴健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有着独特的中原区位优势,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排名。国内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2003年前后,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学派:钻石模型学派、指标构建学派、区域比较学派。

钻石模型学派以波特的钻石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主要学者有林熠(2003)[1]、顾乃华(2007)[2]、毕小青(2009)[3]、钱明霞(2011)[4]、姜彤彤(2011)[5]、林孔团(2014)[6]、王健(2016)[7]等。

指标构建学派以定性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为主,多为新世纪初探索文化产业竞争力先驱者或后来述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展状况的学者。如花建(2005)[8]、赵彦云(2006)[9]、王安琪(2011)[10]、阚大学(2013)[11]、由雷(2017)[12]等。

区域比较学派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采取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相关方法,对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国内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国际方面比较的学者,如雷光华(2004)[13]、祁述裕(2005)[14]、吴庄莹(2006)[15]、金兑炫(2010)[16]、蓝庆新(2012)[17]、刘璇(2013)[18]等。国内区域比较学者有徐萍(2006)[19]、郭国峰(2009)[20]、李新安(2010)[21]、顾江(2012)[22]、冯根尧(2014)[23]、程乾(2015)[24]、陈国生(2017)[25]等。

基于上述三个学派学者的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因子分析2015年相关横截面数据对31个省份进行排名,并分别在全国视角和中部地区视角下,来分析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对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明晰竞争优势,找出短板,精准施策,促进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构建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其他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指标,可以找出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与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图弥补近年来对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不足的缺陷。

一、评价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本文充分借鉴了上述三个学派学者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同时在综合性、可操作性、求实性和可获得性原则下,构建了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数据全部来自201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均为官方权威数据。

如表1所示。

表1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二)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合成(Rao,1964)[26]。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其中a1i,a2i,…,api(i=1,…,m)为X的协方差阵∑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ZX2,…,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27]。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标准化处理和KMO、Sig的验证

本文通过SPSS 19.0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验证KMO值和Sig值,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KMO=0.633,并且Sig=0.000。因子分析适用性的判定一般利用KMO和Bartlett检验,KMO统计量取值在0和1之间,KMO值大于0.5则表示适合做主成分分析,KMO值越接近1,反映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Bartlett检验Sig 小于 0.05 则拒绝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做因子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变量有较强相关性,适合因子分析。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二)特征根、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的计算

通过SPSS 19.0得到解释总方差,如表3所示。根据表3的解释总方差,整理出累计贡献率,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成分矩阵中有4个显著的特征值,分别为8.461、5.708、1.243、1.048,其累计贡献率可以达到82.300%,可以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82.300%。经过分析,将20个属性降至4个维度,4个主成分数值即可代表原有的样本数据,既能反映大部分信息,又方便计算。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累计贡献率

(三)结合累计贡献率和成分矩阵对4个公因子进行分析

在通过SPSS 19.0得到表3时,同时可以得到成分矩阵,如表5所示。结合表4累计贡献率和表5成分矩阵,通过贡献率的大小进行公因子分析。

公因子1分析:主要集中在文化机构数、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数、群众文化机构组织文化活动次数、博物馆参观人次、每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文化企业从业人员数。其贡献率最大,达到了42.304%。这些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规模的大小,所以命名为公因子1为规模因子。

公因子2分析:主要集中在文化企业利润、文化企业资产总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人均GDP、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人均文化事业费、居民消费水平。其贡献率达到了28.540%,由于这些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需求大小,故将其命名为需求因子。

公因子3分析:主要集中在拥有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文化部门教育机构中高级职称人数,其贡献率为6.214%。由于这些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数量大小,故命名为人资因子。

公因子4分析:主要集中在每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农村电视覆盖率、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文化市场行政主管部门,其贡献率达到了5.242%。这些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外部政府监管和现代化方面,所以将公因子4命名为外部因子。

表5 成分矩阵A

(四)主成分系数计算

根据成分矩阵可以求出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也就是主成分系数。具体求法是成分矩阵中相对应的数值除以各自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如表6所示。通过主成分系数,可以分别求出4个公因子公式和综合得分公式。

表6 主成分系数

(五)各公因子公式的得出与综合得分

由表6的主成分系数可以求出各公因子的公式如下:

F1=0.29ZX1+0.30ZX2+…+0.20ZX20F2=-0.11ZX1+(-0.12)ZX2+…+0.19ZX20F3=0.13ZX1+(-0.12)ZX2+…+0.22ZX20F4=0.02ZX1+(-0.08)ZX2+…+(-0.37)ZX20

又已知因子得分FAC1-1、FAC2-1、FAC3-1、FAC4-1(篇幅所限,不再罗列),求出:

根据上述可以求出综合排名得分公式:

进而求出综合排名,如表7所示。由表7可以看出各省(区、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顺序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四川、河南、福建、安徽、湖南、天津、辽宁、湖北、河北、陕西、重庆、云南、山西、内蒙古、广西、江西、黑龙江、吉林、新疆、甘肃、贵州、宁夏、青海、海南、西藏。

表7 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序表

续表7 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序表

三、基于全国视角和中部地区视角下的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全国视角

从综合得分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名为第8名,综合得分为0.57,大于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公因子1规模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2.90,排名第6名。从公因子2需求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2.83,排名第30名。从公因子3人资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0.59,排名第7名。从公因子4外部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0.37,排名第9名。

这表明,从全国视角来看,河南省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处于中上层。另外,4个公因子中,河南省的规模因子、人资因子、外部因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准,均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其中,规模因子排名最好,为第6名。但是河南省的需求因子得分只有-2.83,排名全国第30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劣势。这表明,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重点为提升需求因子得分。

河南省为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加之中原区位优势、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等方面因素,使得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河南省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内需有限,居民消费水平和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都较低。另外,河南人对文化产业的思想意识相对保守,文化企业数量、质量与其他省份相比有着劣势。所以,河南省需求因子得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在该方面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部地区视角

本文述及的中部地区指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六省。

从综合得分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为0.57,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从规模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2.90,在中部地区排名第1名。从需求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2.83,在中部地区排名第6名。从人资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0.59,在中部地区排名第3名。从外部因子来看,河南省得分为0.37,在中部地区排名第1名。

这表明,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优势。其中河南省规模因子和外部因子得分,远高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需要保持这两个方面的继续发展。

人资因子得分处于中间位置,距离前两名山西、河北分别差了1.5和0.54,而距紧跟其后的江西、湖南得分仅领先0.23和0.04。这表明河南省要进一步加大对人资因子的开发,进一步缩小与前面省份的差距,同时还要防止被后面省份赶超。

从需求因子得分来看,河南省处于中部地区最后1名,同时其他中部省份该因子得分均为负分。这说明:需求因子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及其他中部省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就更要求河南省抓住机遇,在中部六省需求因子普遍低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公众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从而提高河南省需求因子得分,进一步提升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全国综合排名位次。

四、结论与建议

笔者在充分研究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并对2015年全国各省份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全国视角看,河南省综合排名处于全国第8名,为全国中上水平。另外,由于人力资源丰富、中原区位优势、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等方面因素,使得河南省规模因子、人资因子和外部因子分别位列全国第6名、第7名和第9名。但是河南省的需求因子排名全国第30名,表明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重点为提升需求因子得分。另外从中部地区视角看,河南省综合排名为中部地区第1名,超过第2名湖南0.47分。河南省规模因子和外部因子均为中部地区第1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河南省需求因子和人资因子分别为中部地区最后1名和第3名,说明以上两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需求因子和人资因子得分。

对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立足于河南省自身的优势,发展河南省特色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河南省人口众多的规模因子和中原区位优势,发展有别于其他省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河南省独特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第二,大力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发展河南省经济,提高人均GDP,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提升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河南省需求因子得分的提升,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

第三,加大培养高素质人才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文化教育机构中、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文化产业中人资因子得分,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第四,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力度,提升文化市场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效率与质量。对文化产业合理、有效监管,提升外部因子得分,进而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

第五,加强同其他文化产业发达省份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河南省在制定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政策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的优势与经验,相互学习交流,更好地促进本省文化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人资贡献率省份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和方略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资管理的优化调整
探究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水利工程项目人资管理探讨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