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案教学的情感准备、探究体验和平衡建构
2019-02-21章小娥
章小娥
(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 213000)
一、学案教学离不开“快乐”的情感准备
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金属王国”选国王作为情境引入.
年老的铜首先发言:“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早在商代人类就开始使用青铜器了,所以在我们的金属王国中我可算是你们的长辈了.”傲慢的金很不服气说道:“我是金属中身价最高的金属之一,我的名声地球人都知道.”神奇的铁说:“我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金属”.各种金属纷纷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特长,都想得到众金属的肯定,成为金属王国的国王.
师:同学们,你会选谁做国王呢?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如果我们只看到各种金属的独特之处,那会很难评定,因此在选举时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进行公平选举.那么我们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呢?
生: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对,我们以“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标准!”来衡量判断.
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乐趣、充满探险精神的情感体验过程.而现今的课堂更多的是就知识而论知识,就知识而论习题,将学生完全异化为没有生命的容器、仓库,抑或是升格为一个解题的机器.
要让情感成为认知过程的催化剂.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要让学生在愉快、丰富的情感中展开自我的认知过程.而要有快乐的情感首先就是要有“有效”的教学情景设计.有了有效的情景设计才能一下子拉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教师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有效的教学情景设计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也一定是符合学生的情趣体验的.不可以完全以成人的角度来展开自以为是的情景设计,要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喜好.动漫、电影、故事、游戏甚至不起眼的有趣的实验等等,那些都是学生为之向往的乐趣,以这样一种形式展开学习之旅,学生怎么会不走进课堂呢?
笔者借用了一个“金属王国”选国王,并请学生作为评判团的故事作为情景,展开学习的历程.一下子就抓住学生心,甚至学生还反问“原先的国王是什么金属?”这样让人大为诧异的问题,但由此说明了学生已完全被笔者构建的情景所吸引了,课堂学习气氛一下空前的提升.
所以:“快乐”是学习展开的必要情感准备.
二、学案教学离不开“体验”的探究过程
化学首先建立在物质反应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而化学知识只是对物质反应的主观整理归纳.化学的学习如果缺少对客观存在的体验,而直接就知识而论反应、论分析,甚至只是就知识而论知识,这些都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此,只有建立在学生对客观反应的“体验”上的认知分析才可能是真正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过程.教师一定要将学生对客观反应的体验放在教学设计的关键地位,完成体验的感知才是建立化学知识的基础.切不可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中,笔者试图通过实验的探究体验,进而完整的构建金属的化学知识.学生先分组完成金属相关性质的实验,而后交流分析实验现象,这一步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对物质反应的客观体验.而后围绕实验现象的整理表格,进而依据学生体验分析归纳整理出金属的化学性质.
而后再用专业的化学方法表达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以强化学生对实验的体验.而且在该过程中,用演示实验方法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如:“用实验证明金属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产生的气体究竟是什么气体?”、“用实验证明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的灰色物质究竟是什么金属”等等,在学生的深刻体验中又一次强化知识的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忽视学生的认知体验,仅仅是教师人为割裂将知识肢解后构建所谓的知识体系,那是一种漠视学生体验的过程,学生怎么可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呢?而那样唯一的“有效”就是学生能更适于考试,更适于掌握知识到细致入微了,能更快的解答老师机械性问题了.
所以,“体验”是学习展开的必经历程.
三、学案教学离不开“结构与建构”的平衡
课堂中的开放式问题情境往往追求的不是学生思维方向的固定,而更多的是追求思维的无序性,当学生在思维的无序进而转化为有序,这个思辩的过程是才能达到其思维深度的升华的.因此这才是我们课堂问题设计的追求.
学生的无序思维转化为有序思维,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教师直接用“给予”的方法,这也是可行的,但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的结构,在学生的思维中则往往表现为“顺应”,而通过顺应获得的概念,则更符合艾宾浩斯曲线.因此,概念的自我建构对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在建构中,学生的思维才更多的表现为“同化”,同化后形成的概念才能更有牢度.
但“同化”更需要学生主动的建构,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有值得他们思考的问题;二、时间.“有值得他们思考的问题”这完全得由学生自身判断,过于定向的,完全是挖掘知识深度,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值得思考.过于“定向”答案单一,毫无意趣.过于“深度”要求过高,难以明白,也不值得耗费脑细胞了.因此这就对教师的问题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时间”,学生思考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辨的过程是痛苦的过程,而只有少数的“天才”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较快的完成自我构建,而且这个少数中构建出的结构也几乎是不甚相同,更何况更多的凡夫俗子呢.这似乎就更能体现了问题设计的魅力了.
学案中“整理归纳”板块中“讨论三”注重到学生的建构但开放性仍显不足.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囿于时间的限定,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很难展开,教师只能直接采用“给予”的方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课堂中教师该是直接利用学案追逐结构,还是更多的考虑建构,在建构中完成结构,这也许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