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2019-02-20黄雪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

黄雪华

【摘要】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 从引起职业危害的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心理性这几个因素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结果: 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论: 要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各种职业危害,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为临床提供更好服务。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职业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1-213-01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可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和下送任务。其工作的特殊性要经常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敷料接触,从而使消毒供应室的护士面临多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就尤为重要。

1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1化学性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清洗酶、除锈剂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皮肤、粘膜、呼吸道均具有损伤。

1.2 物理性因素

1.2.1 紫外线

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角膜炎,严重者可诱发皮肤癌。

1.2.2 高温

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温度在132。C-134℃,在灭菌结束开锅取物时最易烫伤,尤其在夏季工作人员因穿短袖更易被烫伤。全自动清洗机在工作过程中各种管道温度也高达95。C及以上,清洗完毕开机打包时也极易造成烫伤。

1.2.3 噪音

全自动清洗机、脉动真空灭菌器、超声机、空气压缩机都会发出噪音,长此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会使人感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心跳加快、焦虑等不适症状。

1.3 生物性因素

消毒供應中心承担着回收全院各类治疗包、手术器械、橡胶类、布类等物品,每件物品均有可能带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在清点回收过程中,由于工作忙乱、光线不充足或操作不熟练都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头、刀片、锐利器械损伤,而造成工作人员受到感染。

1.4 心理因素

在医院中供应室往往不被医院所重视,从而使部分供应室的人员产生自卑感,心理不平衡等负面情绪。而供应室在包装时要认真清点、核对、登记,工作常处于高度紧张、易疲劳状态。对其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2 加强管理,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2.1 化学性因素防护措施

消毒剂在保存时要加盖。在配制时要带口罩、帽子、防护镜,必要时穿防护服。用清洁酶清洗器械时,刷子放在水中。

2.2 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

2.2.1 在紫外线照射及强度监测时要带口罩、帽子、防护镜,避免皮肤黏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下。

2.2.2 操作高温设备时要持证上岗,在取高温物品时要先让物品冷却后,必要时戴耐高温手套,以防烫伤。定期检修养护设备。

2.2.3 充分认识噪音对人体的危害,积极采用隔音设备及设施,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护听力。

2.3 生物性因素防护措施

2.3.1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定期进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标准预防知识培训,以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在清点回收器械、敷料时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防护服。

2.3.2 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发生锐器损伤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立即停止工作,从近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污血流出,用2%碘酊处理伤口。并到院感染科登记备案,必要时疫苗接种。

2.4 心理因素防护对策

加强心理疏导采取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同时管理者要关心体贴供应室护士,使护士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被需要、被尊重,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减少因心理因素对护士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职业危害已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培训教育,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以防止职业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猜你喜欢

供应室职业危害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