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2019-02-20扎西卓玛
扎西卓玛
内容摘要:藏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尤其是习作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藏区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要改变这种滞后的状况,就必须从提高这些孩子的兴趣入手,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才会有进步,有成就感。因此写作的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感情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原意写作,热爱写作。
关键词:培养 汉语习作 兴趣
字词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应该从字、词、句入手,抓好基础,为写作文夯实基础。平时多鼓励他们多写多炼,不气馁,争取把字、词、句掌握到熟练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字、词、句过关了,就鼓励他们写话、写日记,而且要坚持写。不会写可以问别人,可以用拼音,甚至可以用图画来代替。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家长要大力鼓励和配合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兴趣和愿望。不要因为一个错别字或一组倒装句或其他原因而骂、批评、刺激、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应该表扬他们。这样必定会使他们越写越爱写、写越会写、越写越丰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他们不断地得到肯定,就会有成就感,就会不断地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乐意去写。
打破“母语原则”,大力提倡“汉语普通话日”,长期的“母语原则”,使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很差,影响了汉语课的正常开展,因而也影响了学生的写作,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全校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和支持。让全体师生在学校坚持说汉语普通话,普通话日不说藏语,也可以规定每周星期二、四或一、三、五为全校“汉语普通话日”互相监督,持之以恒,这样下来,学生地汉语会话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会有进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避免了以往那种“怕说”“被笑话”的心理倾向,也增强了对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力。
分档推进原则俗话说:“十个手指头,各有长短”。我们的学生也一样,有“优”、“良”、“中”、“差”之说,这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作文也一样,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而不能一味地去欣赏他,鼓励他,看重他;有的学生写得一般,就不能放任自流,置之不理;有的学生差,就更不能一味的去批评他,或用伤害性的语言来斥责他,一味的批评与斥责,会对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从而失去了往日的自信与追求,大多数老师往往在这方面犯下大错,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我提倡对学生采取分档推进的方法,写不同层次的作文,并让优等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学困生,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在平等、亲切的氛围中不断得到进步。
利用多媒體,开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偏远藏区尤其是牧区学校的环境相对封闭,儿童远离城市,生活单调,枯燥,老师利用课内外时间收集些图片资料,利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观察,大胆自由创作,这样即开拓了视野和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积极性。
组织游戏,创设习作的情景。师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感受此次游戏的情景,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使学生置身于快乐、紧张的氛围中,游戏情景,可以是激烈,热闹的比赛场面,如:劳动比赛,体育比赛等,可以是得胜之后的快乐,也可以是人物特写等,内容不限。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创设情景,能使学生体验到具体的情景,渲染了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引发创作灵感,产生习作欲望,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少写命题作文,提倡个性作文。平时应该写一些看图作文或一些熟悉的事物,不宜过多的强调形势,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刚刚学习写作文,就教给学生应该怎么样说,怎样写、怎么样好、怎么样不好……无异于给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使学生感到作文可怕,困难重重,并渐渐失去对作文的信心和兴趣。相反;如果减少了对作文的统一要求,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张扬个性,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爱上写作。
总之,要想培养和提高藏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习作兴趣,就要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引发创作灵感,使学生产生习作欲望。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才能登上习作的阶梯!
(作者单位:甘肃省夏河县麻当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