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困养”的农村随迁老人情感保障问题研究

2019-02-20

关键词:子女社区情感

(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同时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开放二孩政策和人口流动的举家迁移的共同作用下,随迁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总数高达2.47亿,随迁老人数量近1800万〔1〕。因照顾孙辈等原因与子女同住的农村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但陌生环境带来更多的是生活的不适和情感的落寞。农村随迁老人移居城市后的养老问题不再是简单的经济保障和生活照料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以心理慰藉为依托的情感保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明确提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切实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3〕。2019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余雪琴指出:“随迁老人本该在熟悉的故土安享晚年,却为了孩子漂泊异乡,被迫割断原有的人际关系纽带,不得不在异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孤独寂寞感如影随形。”〔4〕因此提高老年保障层次,重视随迁老人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情感保障,让农村随迁老年人在异地感受到家庭团聚的幸福感、隔代抚育的成就感和居家养老的获得感显得尤其重要。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关于随迁老人的相关问题不仅受到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已有研究偏重于随迁老人生存现状、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入的问题,如学者通过对随迁老人深入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随迁老人的生存状况堪忧〔5〕,身份认同感缺失〔6〕、社会关系网重建困难、老年闲暇缺位〔7〕、养老金领取认证难、异地医保报销困难〔8〕,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过客心态,还面临着子女家中“局外人”和城市社区“陌生人”身份的双重尴尬〔9〕。还有学者关注随迁老人城市定居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随迁老人的城市定居意愿不强,而影响随迁老人定居意愿的有语言流利度、教育程度、迁移时间〔10〕、城市满意度、社区参与率等〔1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迁老人的经济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但情感需求问题日渐突出〔12〕,探究老年人的情感健康问题及需求,已经成了学界急需要研究的问题〔13〕。很多研究证实农村随迁老人普遍面临社会融入障碍,并因此导致心理受挫、生活满意度下降、自我与社会认同感低等问题〔14~15〕。目前学术界针对随迁老人情感保障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精神需求、心理健康的问题展开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其中穆光宗早在2004年就提出精神赡养的实质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自尊、期待、情感等三个维度,与此对应的精神赡养也就包括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16〕。姚兆余认为情感慰藉是指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从家庭和社区获得的各类情感支持,以减轻进入老年期的落寞感〔17〕。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18〕,一般包括社会尊重、子女关爱、文化娱乐、人际交往、政治参与、自我实现等内容〔19〕,如果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会造成身心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诱发心理疾病〔20〕。本文所研究的农村随迁老人情感保障的问题是基于养老保障体系所包含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国家、社会、家庭成员关注并回应随迁老人的情感需要,改善随迁老人精神空虚的状态和孤独消极的心态,以保障农村随迁老人在迁移地安度晚年。

“进城困养”来自于《试论老年精神保障系统的构建》一文,其中提到“空巢孤养”、“拆开分养”和“进城困养”成了农村老人精神赡养的三类主要问题〔21〕。其他学者的文章中也谈到了农村随迁老人移居城市后出现的“进城困养”的状态,比如宁玉梅通过访谈发现,农村随迁老人觉得自己像是保姆,每天的任务是照顾孙辈和料理家务,在学校、菜市场和家三点一线的徘徊,几乎没有自己的娱乐,感觉生活在笼子里〔22〕。易艳阳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村随迁老人不适应城市的居住方式,感觉自己“整天被困在高楼里”,失去了原先熟悉的活动空间与娱乐方式〔23〕,这充分体现了农村随迁老人在陌生城市身体和心灵都被“困养”的状态。本文定义的“进城困养”是指农村随迁老人迁移到城市生活后,失去了原先熟悉的生存空间和活动场所,碍于语言文化差异无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内心孤独苦闷无处疏解,整日只能待在高楼中,“困养”在城市中生活。

大多数学者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对随迁老人的生存现状、社会融入、定居意愿、心理问题进行研究,让这一特殊的老年群体走进大众的视野,但关于情感保障的问题研究较少。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随迁老人情感保障的研究多立足于精神状态的描述,而从“进城困养”角度对此类群体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因此,本文拟从社会保障的视角探究“进城困养”下的农村随迁老人情感面临的困境,从他们个人、家庭、社区、政府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改善农村随迁老人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三、“进城困养”的农村随迁老人情感问题分析

(一)农村随迁老人“进城困养”的状态

1.居住空间封闭造成的“困养”状态

Kawachi研究发现环境在塑造心理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4〕。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居住方式与农村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而老人总习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农村有开阔明亮的院落和热情的街坊邻居,而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居住空间狭小密闭,由于楼层的阻隔邻里也无法有效交流,使农村随迁老人感到生活很压抑。此外,随迁老人普遍年纪大腿脚不利索,住高层楼房出入不便,有些老人坐电梯头晕,更是不愿意出门活动。农村随迁老人在城市没有熟悉的朋友邻居,又无法很好地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不得不憋在家里,整天都像是被“困养”在高楼里。江立华通过访谈发现空间的变动和对原有空间的依恋使得随迁老人更容易在精神上出现孤独、排斥、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感,产生自我隔离和社区隔离〔25〕。

2.城市复杂交通状况影响出行的“困养”状态

城市的交通线路错综复杂,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甚至不识字的农村随迁老人而言,单独外出会面临迷路的问题。黄瑶观察发现大城市盘桓交错的公路和迷乱的环境,随迁老人出门找不到东西南北,易使他们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26〕。老年人具有诸如行动缓慢、身体脆弱、怕挤怕摔等特点,在农村道路畅通车辆很少,老人出行相对安全,而城市的公共交通大多拥挤堵塞,座位难以保证,空气流通性差,会造成随迁老人出行障碍。此外,老年人还具有明显结伴出行的特点,农村随迁老人来到城市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平时家人工作较忙也无法陪同,造成他们单独出行的障碍,整日“困养”在小区。

3.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导致的“困养”状态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媒介,语言越相似双方沟通就越融洽。农村随迁老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因为语言障碍限制了与其他老人的交流。Lu研究语言障碍对随迁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迁移时间较短,随迁老人面临的方言障碍,影响了其建立新的社交关系,这导致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受影响〔27〕。农村随迁老人和当地老人的社会经历不同,缺乏交流的共同语言,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学会当地方言,不能很好的融入当地老人的圈子。农村随迁老人自身性格内向,又听不懂当地语言,与认识的人见面就只有简单的眼神交流或语言寒暄,慢慢的老人就变得沉默寡言,将自己“锁”在内心世界里。

4.照料孙辈不能回老家的“困养”状态

农村随迁老人来到城市,一方面可以和家人团聚,享受祖孙亲情,另一方面由于照看孙辈和料理家务基本占用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想要外出参加社区活动和社会交往,却因为子女忙于上班,孙辈无人照看而不得不留在家里,日常生活很单调。陈盛淦通过对福建省随迁老人抽样调查的研究,发现随迁老人的城市居留意愿并不强烈,超过50%的随迁老人不愿意在城市居留〔28〕。由于语言障碍、精神空巢、出行不便等困扰,使农村随迁老人不愿在城市定居,但由于要支持打拼事业的子女,只能承担育幼的担子,留在城市被“困养”。

5.代际观念差异影响交流导致的“困养”状态

农村随迁老人在生活、消费、教育等观念上与子女存在分歧,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会和子女产生家庭矛盾,长期生活在一起造成两代人之间的心理隔阂,有时老人善意的提醒还会惹来子女抱怨,他们就不再轻易的发表意见。除此之外,农村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遭遇的各种“水土不服”问题,得不到子女关心和重视,每当想要给子女倾诉时,子女要么忙于加班,要么逗孩子,没有时间与老人谈心,忽略了老人的心理感受。日常照看的孙辈年龄大点的忙于学习,小一点的不会说话,也无法与老人沟通。随迁老人经常单独待在空落落的房子里与电视相伴,导致了虽然和家人住在一起却没有人交流的“困养”状态。

6.人际关系重建困难造成的“困养”状态

Cramm对随迁老人的邻里关系进行研究,由于老人身体机能和活动能力下降,社交网络也不断缩小,老人期待良好的邻里关系和更依赖邻里资源〔29〕。农村随迁老人进入城市生活后发现,很多邻里从没打过照面,更谈不上相互交流和帮助。李立对南京市具有农村户籍的180名随迁老人进行调研,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与邻居很少来往见面只偶尔打招呼的随迁老人占41.7%,与邻居从不来往的占总数的10%〔30〕。农村随迁老人交往圈子往往仅限于同类随迁老人群体,而且关系只是表面化的寒暄,难以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当农村随迁老人脱离原有的生活圈层和生活环境,也存在对陌生人的恐惧与防范心理,没有勇气参与社区活动,因此随迁老人在城市中很难交到知心朋友,无人诉说心里话,在城市中面临着“精神困养”的状态。

(二)“进城困养”的农村随迁老人情感保障问题

1.代际冲突问题

随迁老人与家人相处关系是影响随迁地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吴祁对180位随迁老人调查发现,94.4%的随迁老人和子女相处时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是生活习惯和家务琐事〔31〕。当与子女产生矛盾时,农村随迁老人感觉自己寄人篱下,选择隐忍或回避冲突而不敢与子女争论,由于缺乏与子女良好的沟通,两代人产生心理隔阖。在教育理念方面,农村老人用传统的经验和方法照看孙辈,同时也比较宠溺孙辈,但是年轻的子女不认同老人不科学的教育方式,这会导致随迁老人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在饮食习惯方面,农村随迁老人与子女有很大的差异,子女会抱怨老人做饭难吃,而老人也无法改变几十年的做饭方式,造成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生活中琐事积累成代际冲突问题,一方面造成了老人内心的自卑、自责,另一方面也由于老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不满,久而久之造成了家庭中矛盾的积压。因为在随迁地没有其他的亲人朋友,城市复杂的交通也让他们无法自行返回老家,农村随迁老人与子女吵架、生气委屈时,也只能跑到小区周边的角落偷偷抹眼泪。

2.社会融入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其主要表现就是城乡户籍壁垒,这使得城乡的居民分成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城市老人享有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而农村老人迁移到城市的社会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人们最有可能将自己日常交往的社会网络成员作为参照群体,当农村随迁老人和当地人交往逐渐频繁,以当地人作为参照对象,对比发现城乡老人的社会地位、医保报销、公共服务存在差异,使他们心理产生不公平感。曹殷杰对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有91.6%的随迁老人从未参加过社区举办的活动,10.1%的随迁老人会受到本地人的歧视〔32〕。当地人的偏见或歧视行为会使农村随迁老人对城市社会抱有一种排斥心理,这无形中加剧了随迁老人的孤寂与失落感。面对日益增长的年龄,随迁老人对疾病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也更强烈,在异地他们无法享受医疗保险报销,很多随迁老人不忍心让经济负担重的子女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生了病就忍着,承担着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3.精神孤寂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迁老人移居到城市后的家庭角色发生很大变化,不再处于家庭决策者和权威者的地位,而是承担着家庭照料者和后勤保障的角色,日常生活不受关注,更无人关注情感的问题,成为家庭里被忽视的人。随迁老人中有些夫妻被迫两地分居,与子女团聚的快乐并不能代替夫妻相伴之情,内心的寂寞孤独感难以疏解。除此之外,随迁老人原来生活在农村,精打细算的生活也可以自给自足,来到城市他们没了经济的来源,只能依靠子女的经济支持,这使他们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家中的大小事物不敢轻易插嘴,只能像个保姆一样默不作声。孙兆兰通过对泰安市290位随迁老人的调查发现,随迁老人中有35.71%和子女之间没有深度交流,46.19%偶尔跟子女交流,这种沟通显然无法使随迁老人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33〕。农村随迁老人在陌生的城市,没有能够聊内心的话题、疏解孤独的朋友,缺少子女的关注和关心,情感上面临精神孤寂的问题。

4.育幼矛盾问题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育儿成本的不断攀升,农村随迁老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隔代照料的责任,他们尽最大努力减轻子女的经济压力和育幼负担。隔代照料是漫长、复杂和艰辛的任务,随迁老人普遍年纪偏大,体力下降,一不留神就容易使孙辈磕着碰着,记忆力差容易忘记做饭和接送孙辈上下学,因此随迁老人在隔代照料时有很重的精神上的焦虑感和负担感。在教育观念方面还与儿媳存在矛盾,孙辈一旦发生磕碰,哭闹的时候,儿媳还会抱怨老人没照看好孩子,付出了大量的辛劳照看孙辈却换来了儿媳的不满与数落,随迁老人内心充满委屈和难过。此外,农村随迁老人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有限,平日里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积累育儿经验,由此带来的压力和挫败感也影响随迁老人的心理健康。王伟进研究发现目前随迁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老人思想文化观念落后乃至不科学,加上自身面临各种环境适应问题,对儿童的教育可能存在负面作用〔34〕。

四、解决“进城困养”农村随迁老人情感保障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随迁老人自身应转变心态,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状态与自身心态密不可分。作为随迁老人,首先需要扩大人际交往圈子,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老年团体的活动,主动与有共同话题和经历的老人交朋友,排解迁移他乡的寂寞和孤独;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迁移后自身家庭地位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在生活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应当及时与儿女进行沟通和交流,承担家庭扶幼者和照料者的责任,继续发挥老年价值,争取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农村随迁老人还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主动学习新式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健康饮食和育儿观念等方面的知识,以减少代际摩擦;最后要增加自己在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闲暇时间,丰富老年生活。

(二)家庭加强亲情关怀,关注农村随迁老人的情感需求

为了让农村随迁老人在城市中真正找到归属感,子女的关心必不可少。子女应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平时多照顾和关心老人,鼓励老人调整心态多走出家门,在社区中寻找志趣相投的老年伙伴,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同时要帮助老人更快适应新环境和掌握新的生活技巧,鼓励老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更快融入城市生活;子女还需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老人,细心观察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和情绪状态,积极配合老人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及时沟通化解观念上的冲突,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让老人在城市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最后面对责任重、风险高的“隔代育幼”问题,子女应摆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主动多承担育幼的责任,减轻随迁老人负担,关心和理解随迁老人育幼的艰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三)社区搭建服务平台,培养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归属感

社区是随迁老人除家庭外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对改善农村随迁老人的情感保障问题、提升其城市归属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首先应该开展随迁老人的摸底排查,建立随迁老人的社区档案,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让随迁老人感受到社区关怀,帮助老人适应城市生活。其次,可以考虑在为本地老年人开展的各类活动时,也积极邀请社区随迁老人群体参与;成立“随迁老人交流协会”,帮助随迁老人缓解孤独情绪;开展“社区生活指南”学习,帮助老年人适应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其社区归属感。最后,社区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关注随迁老人的情感需求和问题。专门的社工服务可帮助随迁老人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指引老人适应城市新生活;帮助随迁老人缓解家庭矛盾,促进家庭沟通;帮助随迁老人积极进行社会交往,提高社会交际能力,为随迁老人创造包容的社会环境,改善其精神健康状况。

(四)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户籍政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政策仍存在户籍分割的问题。首先,政府允许和鼓励老年人随子女迁移落户,配套提供社会保障的转接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自觉承担随迁老人的社会保障异地接续的义务。第二,政府提升农村随迁老人群体的福利水平,实现异地养老的“同城待遇”,在城市交通出行、旅游景点门票、公共设施服务等方面为随迁老人提供优待福利。第三,解决看病报销难题是提升随迁老人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目前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存在异地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快基本医疗保险的跨区互联互通,简化医疗保险的异地报销手续,让随迁老人不再为看病治病发愁,提升城市获得感。第四,政府加大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力度,增加公共托育服务,开展专业化的儿童托管服务,从而减轻由老年人隔代育幼带来的压力和焦虑。第五,政府投放关爱随迁老人的公益广告,呼吁公众对随迁老人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让随迁老人感受到国家对自己的重视。

猜你喜欢

子女社区情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社区大作战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3D打印社区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情感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