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home》传播研究
2019-02-20林苗苗汪永奇
□ 林苗苗 周 佳 汪永奇
一、《home》纪录片简介
环境保护纪录片《home》以介绍各国环境和资源问题为主题,是由法国知名自然保护组织者兼导演的雅安·阿瑟斯·伯特兰朗执导。制作团队酝酿了15年,再经过5年的拍摄布置,历时18个月,拍摄素材多达400余小时,跨越了54个国家的120个拍摄点。《home》全片长达118分钟,于2009年6月5日在法国上映后引起巨大的反响,先后在比利时、美国、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上映。《home》以客观的角度阐述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现今面临的种种问题,获得了各界的认可,于2010年获得第35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的提名。
二、《home》中的传播内容
(一)纪录片《home》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造成了现如今诸多资源短缺的问题。纪录片《home》跨越了50余个国家,陈述了现今自然资源短缺的事实,其中包括化石能源、水资源、鱼类资源、矿物资源、湿地资源等。
近几十年来,人口倍增加快了城市建造的速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化石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出现了短缺的问题。城市可以说是人类剥削地球资源的象征,同时农业发展对石油的利用和剥削也呈现无止尽的状态,畜牧业和运输业的不断改良更是以石油消耗作为基础。因此,人类不断增加的需求必将加剧化石能源的短缺问题。
众所周知,地球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对淡水的提取量每年增加4%-8%,其中增加的部分多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沙漠地区的人们利用不可再生的原生地层水来灌溉农业以维持生存;印度西部地区的人们通过大量挖取地下水来满足大规模的灌溉,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沙漠绿洲城市呈现的繁荣是以水位日益下降的湖泊水为代价的。纪录片《home》总结得出,2025年前,缺水问题会影响20亿人。
纪录片《home》着重表现的资源短缺问题都是因为人类为谋求自身发展而向大自然过度索取产生的结果,旨在呼吁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源节流,维护自然的发展。
(二)纪录片《home》中的环境破坏问题
除了资源短缺问题以外,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及全球气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纪录片《home》中通过展现拍摄到的生态环境的部分现状和客观冷静的旁白,直面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破坏问题,同时给当代的人们一些警醒和忠告。
森林作为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对于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宝贵的森林一直遭到人类的破坏。纪录片《home》中有讲到全球第四大岛屿婆罗洲岛屿的例子,20年前的婆罗洲岛屿以布满森林、物种丰富的岛屿闻名,而现在遭到人们不断的开发和砍伐,可能在10年内就会消失。棕榈油和桉树这样的单一树种取代了森林的多样性,造成了物种的减少。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速度100倍,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与环境破坏造成物种灭绝一样深刻的问题是前几年引起热议的全球变暖问题。森林燃烧和煤能源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破坏了地球原有的气候平衡,导致全球变暖、北极冰冠融化,根据数据得知近三十年竟减少了30%,并有预测表示北极冰冠按这样的速度会在2030年前消失。而冰冠的消失导致阳光可以直射海水,更加速了暖化,导致物种灭绝的危机严重,恶性循环会一直延续。
(三)纪录片《home》中的其他问题
自18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矿物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灾害(洪涝、飓风、强台风、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频发,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纷纷外迁,这些居民一般被称为气候难民。纪录片《home》中提到,到2050年,预计气候难民人数会增长到2亿人。
除此以外,有将近10亿人面临饥荒,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有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但与此同时,全球每年军费开支仍然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费用的12倍,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投入程度远不如危机到来的速度快,这也是《home》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home》的传播技巧
(一)纪录片《home》使用的镜头语言
《home》的拍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制作者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和情感,其中包括光线、构图、景别、角度和摄影机运动方式等。
光线和色彩是表达情绪和展示环境的一种表现方式。纪录片《home》全片几乎采用的都是自然光线,无过多创作者的主观情绪。但在表现石油消耗的部分,采用了同一城市白天和夜晚的明暗对比来表明创作者对于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来促成城市发展的担忧和不满。同时,纪录片《home》在拍摄过程中对色彩的运用也十分细腻:表现大自然的辽阔壮丽时,取景多使用亮色系;表现人类活动的危害时,取景多使用暗色系。
景别是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之一,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在整个影片中也有调节节奏的作用。纪录片《home》运用大量的大远景来拍摄火山、湖泊、沙漠等自然界场景,用相对少量的全景来拍摄人类在自然中的所作所为,在表现伟大自然和渺小人类的对比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被破坏的遗憾。
镜头运动方式在内容的表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录片《home》中,多采用推镜头和拉镜头。例如,拍摄大自然环境时镜头的前移,由整体到部分可以很好地强调自然存在的问题,而拍摄人类活动时镜头的后移,由部分到整体很客观地展现了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渺小。
剪辑是将不同镜头语言进行组合的重要步骤,纪录片《home》拍摄素材多达400余小时,最终经剪辑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2个多小时的成片。纪录片《home》中,没有复杂的剪辑手法,多为基本的记录性长镜头。但是画面节奏有明显起伏,镜头的快速切换配合快节奏音乐及解说的声调变化可明显表现出创作者对此画面的情绪。而长镜头总是容易让人在缓慢的节奏中产生思考,也更能体会创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二)纪录片《home》传播中的说理技巧
纪录片《home》的导演是扬·阿尔蒂斯·贝特朗,代表作有《鸟瞰地球》等。贝特朗有着丰富的航拍经验,并且是一名生态学家和自然保护组织者。在近20年来上空拍摄的过程中,贝特朗见证了生态环境的改变、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及物种的消亡,因此他希望借用运动的图片来传递更有力的信息。
贝特朗在通过纪录片《home》传播地球现状的信息时,利用了情理相结合的手法,纪录片的多数内容是在描绘地球的美好和自然的壮阔,再配合严谨科学的数据来陈述地球现如今存在的种种问题,更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同时多次采用对比论证,将人类的发展速度、能源消耗量、环境污染程度等多个角度的数据进行时间上的对比,陈述了人类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对自然产生危害这一事实。
贝特朗表示他觉得纪录片《home》是用来分享的,他想要表达的不是警示和控诉观众对地球的所作所为,而是引发观众今后应该如何对待地球的思考,希望能在地球生存的人民中寻求到一个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全篇夹杂感性的表达是因为贝特朗希望纪录片《home》可以唤起观众心底的爱与珍惜,发自内心地关注地球存在的种种危机。
纪录片《home》的诸多素材是在拍摄过程中的意外所得,贝特朗凭借他作为生态学者的专业能力将庞大的内容用两小时的时间叙述清楚,给观众感性之外的理性思考,也希望大家对这个面临重重危机的星球多一些反思。
(三)纪录片《home》的传播审美技巧
与主流的环境保护纪录片相比,《home》的一大特征是“民间记录”。创作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于1996年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参加的一个全球首脑会议,在会上听到不同国家的元首介绍各自的国土,因此他酝酿着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讲述一部地球变迁史,意在反映地球与人类生存面貌的环保主题。比起主流的官方制作纪录片,如国内的CCTV制作和英国的BBC出品相比,《home》的诞生也证明了有许多的环保志士对于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关注。但同时,纪录片仍采用传统的影片上映的模式,更加符合其环境保护主题的严肃性。
而从审美联系上看,以影像媒介的角度去认识一部电影,必然会考虑到媒介的影像传播工具性和影像传播审美性,就如同将文字视为一种媒介时,也必然会意识到文字作为一般传播符号的工具性和作为文学传播符号的审美性。纪录片《home》用简短却有力的文字作为旁白内容,旁白选取沉稳却有力的女声作讲解。《home》在引入不同国家进行传播时仍保留对于各个传播要素的存在,如在引进中国时是由拥有沉稳有力的女声代表——周迅进行中文配音,在向其他国家传播时配音选角也做到了最匹配、最适合于本纪录片。同时,旁白在讲解中间巧妙地设置适当的停顿,给以观众相应的时间思考。而在讲述到情况危急时,又适当提升语速,在传播过程中给观众最直接的情感代入,切合传播内容。在传播画面、声音效果上,影像的传播多用俯瞰的形式,背景音乐多给人以宏伟、悲壮之感,以展现现实场景的方式传达严峻的现实挑战。
四、结语
纪录片《home》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以此为出发点拍摄讲述了众多现存的环境问题,从多个方面说明现今资源问题和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值得人们重视并采取措施。而纪录片《home》在拍摄、制作及传播过程中使用的传播技巧更是值得学习借鉴。
环境保护纪录片集宣传、影响、记录和平衡作用于一体,是宣传教育的方法之一,对于环境问题的应对和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而纪录片可以为此贡献一份力量。无论国内国外都应充分利用该方法,发挥纪录片的传播作用,推动人类同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