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女性身体景观
——以电影《整容日记》为视角

2019-02-20赵春灿

视听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雷蒙小妞整容

□ 赵春灿

一、消费社会的身体消费

19世纪人类的历史走进消费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消费已然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繁荣的社会物质生产和高度的社会商品化标志着当下已进入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时代,大众选择的消费行为已不是必需的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争相追逐的社会文化现象。克里斯·西林在《身体与社会理论》中指出,身体问题于西方社会文化理论中越来越重要,在消费社会中身体成为现代人们自我认同的核心,尤其以女性为主。在以女性为群像的小妞电影类型中,可以追溯身体消费现象的源头,分析我国目前产生的身体消费症候,男性和女性对身体的焦虑和新的审美主义的出现,指出消费主义时代下尤其以女性为主在被凝视中的异化实质。“我消费故我在”,消费主义带来的社会症候之一,即通过消费找寻自我。

小妞电影以都市年轻女性为原型,反映年轻女性的生活问题和发展现状,大多是陈说这些女性的工作、生活、情绪的轻喜剧,以诙谐搞笑的方式讨论现代年轻女性面临的困境。国产“小妞电影”的开山之作是2009年《非常完美》,该片为国产商业片拓宽了类型,实现了“小成本、高票房”的投资目标。此后“小妞电影”出现了不少跟风之作,承前启后地出现在中国的各大院线,制造一个个“票房传奇”的同时也为抵挡外国大片的入侵注入了一针强心剂①。“小妞电影的御用演员白百合作为利用高新技术按定型的社会趣味生产出来的具有偶像意义的美的电子青春形象,通过银幕中的青春展现,引导着受众通过模仿实现对青春身体的塑造”②,实现了资本主义浪潮中人们对身体消费的行为活动。让·鲍德里亚更是坦言:“我们已经踏入了身体消费的时代”③。

二、被操纵的审美走向

身体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流变,导致人们对“丑的体型和相貌”呈现空前决绝的拒绝态度。影片《整容日记》把镜头聚焦于当下年轻女性在求职和求爱过程中所苦恼的“颜值”问题,讲述了某名牌高校高材生郭晶在遭遇男友无情抛弃、求职碰壁的现实面前选择进行工业化整容的爱情喜剧。“小妞电影”的绝对主角都是一个当代都市年轻女性,其职业一般为记者、编辑、时尚界小人物、小白领等。她们可能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例如傻妞、职场菜鸟、男人婆、假小子等,但本质都是一个迷糊纯真、善良努力的女性。电影发展过程也是这个女性在追寻事业/爱情的途中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④。近年来,人们越来越为自己的身体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随着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中小鲜肉小鲜花如雨后春笋般壮大声势,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念从自然美转向“改造美”,社会大众普遍对“高颜值”的追求给众多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很多大学生为了寻求一份安身立命的好工作而选择整容,期望拥有一张“盛世美颜”使他们拥有自信,从他人处得到认可,实现自我的价值。以“颜值”为关键词,从体态到服饰暗示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身体可以带来名望,占有社会资源,身体成为景观社会的重要橱窗⑤。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写道:“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为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从特别用途上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看这个全套的物。”⑥在《整容日记》中,消费主体是郭晶本人,她作为首都某高校高材生,长相被前男友称为“车祸现场”,校园招聘时受到面试人员的挖苦后拿着自己的奖学金走进了高档韩式整容医院的手术室。颜值至上的消费理念,这一男权社会权力下针对女性颜值的“主流价值观”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通过不断对自身改造与修正来靠近这个标准。

三、被规训的身体改造

在繁华都市中,除了知识和资本都以身体为中心进行发展,管理身材、改造身体、展现身体,成为获得资本和权利的途径。像《整容日记》表现的那样,郭晶在一系列以“颜值”为门槛的面试中获得工作和爱情的双丰收,可以明显看到男权社会对男性和女性颜值的双重标准,郭晶的上司雷蒙可以说是片中的“男版郭晶”,却丝毫不影响他在职场中被年轻漂亮的女下属追求。在经历一系列身体改造后,郭晶在公司的变化首先是工位不断向权力中心靠近,其次所有女同事都给予她羡慕嫉妒恨的眼光,可见女性拥有完美的面孔和身材不仅是男性视野的中心更是女性目光的聚集所在。

国产“小妞电影”在职场类型中,给男性观众带来视觉快感的同时也体现出男性具有改造女性身体的权力。《整容日记》中郭晶虽然通过整容成为都市白领一族,但她在职场中不是给男性上司和同事施加压力的女强人,她本质上依然是一个职场菜鸟,郭晶在与上司雷蒙出差时仍以“小妞”的迷糊特质制造麻烦。而在公司的女同事面前,她从原来被大家完全忽略的零存在感人物变成了全公司女性关注羡慕的焦点,因为所有女同事都围绕权力高层的男上司转,而这一“权力代表”——雷蒙,正在给整容后的郭晶献殷勤。这对和郭晶一样身份的办公室白领女性来说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因此成为大家热议和学习的对象,此时的郭晶通过“整容”这一男权社会的规训法则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白领欲望,也让身边的女同事对她有了身份认同,当然这一认同是完全基于颜值向上的改变。

四、被悬置的身份认同焦虑

寻找新的坐标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和身份,用以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是个人在社会中永恒探索的课题。消费社会学认为,消费文化把身体与自我认同联系起来,个体常常通过塑造身体来建构良好的自我感觉,更加好看、更加年轻、更加有吸引力已经成为人的一个基本需要,因为好看的人就会感觉良好⑦。在消费文化中,个体被要求成为角色扮演者,有意识地监督自己的身体呈现。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身体感觉而不是其他。身体、外表、姿态与行为举止成为自我的指示器⑧。《整容日记》中我们看到身体消费的同时也发现了身份认同的问题,影片是对现实的关照也是来源于现实的一种焦虑,郭晶的“整容血泪史”以被爱情抛弃为始,以得爱情眷顾为终。

修正式改造能让被改造的女性在短时间内获得吸引力,但并不稳定。郭晶隆胸后即赢得恋爱关系和工作前景。好景不长,整容医院曝光了郭静的案例,雷蒙恼羞成怒提出分手,并借口没有男人希望自己的女人是整过容的,但事实上如果郭晶没有整过容,也就不会有两人之间的爱情火花。在郭晶的秘密被揭穿之后,结尾陷入失控,雷蒙不出意外地提出分手,恋情已成无可挽回之势⑨。如果就此结局,那这部电影被观众诟病的就是对女性身体消费后的不负责任,影片的价值取向就不正确,因此导演以雷蒙车祸为因,让男性的面容参与改造和修整,二人得以在面貌和身份性别上实现平等,生活回归到正常秩序中。该片结局安抚女性身体在男权社会结构下被改造和修正反被指责的现实,通过雷蒙的整容缓和了影片前面一大部分所表现的女性一直被挑选被消费的不平衡。

五、结语

我们处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爆炸式的社会语境,影视媒介是构建身体形象的场域,女性身体外形、颜值和穿衣打扮成为时尚的消费品。消费社会的权力阶级迫切塑造一个能够消费同时又被消费的身体,因此身体失去了传统的定义,迅速成为一种视觉奇观,培养了人们的新身体审美。以小妞电影为研究类型,探析女性身体的发展历程,把它当作现代女性生存成长的镜像用以反观自身,才是在消费主义视域下研究电影中女性身体景观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郭佳卉.中国式“小妞电影”的叙事分析——以近几年热映的国产“小妞电影”为例[J].东南传播,2015(07):40-42.

②张建,高尚.试论白百何系列电影中的身体、性别与风格——以青春审美文化为视角[J].电影评介,2016(09):5-8.

③⑥[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1.

④鲜佳.“小妞电影”:定义·类型[J],当代电影,2012(05):46-51.

⑤⑦⑨陈琰娇.被塑造与被排除的:当代都市电影中的身体改造逻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06):5-10.

⑧陶东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美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2):27-34.

猜你喜欢

雷蒙小妞整容
整容之前先“整心”
养自己的娃,让别人去说吧
养自己的娃,让别人去说吧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整容之前先“整心”
以“微更新”实现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电影·《雨人》
黄黑皮小妞时髦大反攻
来自监狱的陌生电话
老叔整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