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
2019-02-20吴紫薇
吴紫薇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概述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含义
在有关企业管理的文献中,大量的研究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内容偏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企业自身持续盈利、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二是强调企业与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第一方面重在微观层次,论述内容较为具体,以个别企业为研究单位;第二个方面内容着力宏观层次,阐述整个市场、行业、单个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内容比较宽泛却又过于笼统。结合其它学者的观念及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企业具体的经营行为,更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企业发展观念。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所承担的责任不能局限在经济利益的追求,还应该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联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即企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种稳健的、平衡的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稳定现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稳健扩张以获得长期的利润;二是企业发展的协调性,企业是不同利益的联合体,在谋求发展的时候,也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三是企业发展的环境友好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不能掠夺式地消耗资源,不以伤害大自然为代价,不以浪费公共资源为手段。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内涵
一般而言,企业的成本是指一段时期内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耗费的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能够有效提升经营实力以及竞争水平,打破固有的盈利模式,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资源消耗。
经济成果的大小是所有营利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具体而言,企业的利润=收入—成本,当企业销售额规模为定数时,收入固定不变,企业内部就会通过控制各类产品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利润额,这是企业改善发展质量和发展模式,提升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改善内部管理,调整组织结构,逐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人文成本。低成本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符合国家倡导的“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路线,也更容易获取国家的政策的扶持,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
对一些企业进行分析发现,部分企业内部各方面管理懒散松懈,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人员成本控制难导致的浪费损耗严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整个社会大环境要求企业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由此加大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当前有些企业缺少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高水平的干部队伍,企业内部人才缺乏横向流动,竞争和激励机制缺乏,没能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达标;且部分企业没有很好地对员工的能力进行挖掘发展,使得人才存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困境,人力资源成本居高不下。
(二)缺乏成本控制理念,推崇规模投入
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大多缺乏生产节约意识,企业在内部成本控制方面的文化氛围弱,缺乏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节制理念。大多数企业仍滞留于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中,更加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张和产出收入的积累,没有过多地提倡成本节约意识,并且还不断地推崇规模投入,盲目扩大生产,实施的生产模式,没有科学地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生产的不经济现象。
(三)缺乏长远战略意识,片面性追求当前利益
多数企业在制定生产战略时缺乏全面长远的成本控制目标计划,不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全面考核和预测,成本控制方式滞后,只追求短期效益,片面逐利,而忽略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整体控制,缺乏对生产经营的全面考虑。因此,传统的成本控制计划主要着眼于企业当前的经营任务,强调现有的经济收益,导致过多地汲取未来的权益,不注重市场分析、顾客需求,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及其不易。
(四)掠夺式生产,环境代价高
部分企业采取破坏性的生产方式,掠夺式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以谋求高利益、高回报。事后,则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弥补对资源的伤害,得不偿失。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环境的重视,修改环境法,采取了征收环境保护资金、环境保护税等方式惩治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工业企业,使得这些企业的资源成本无限上升,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对策
(一)人力成本控制
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缓解人力资源流失带来的损失。且管理者坚持知人善用,淘汰懒散松懈的员工,积极发现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有效降低企业的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如宝钢集团在管理中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单独成立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及时地对工作层面及内外部的相关利益方对接,降低了决策时的不确定性,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成本。甚至在必要时候适度增加企业的福利成本,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以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
(二)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部门要严格操作流程规范,健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操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通过效率的提升带动成本的下降。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标准生产意识,改善工人的随意浪费观念,节约生产成本和相关费用。另一方面,质检部门要改变滞后的质量管理手段,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和废品率,以降低质量损失和售后成本。对生产流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的废品和不合格品,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严格把控生产成本。
(三)长远目标把控
企业需要对现行的国家政策、市场分析、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并进一步预测,结合企业的发展能力、发展速度,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全面的长期战略目标,切勿为了短期利益放弃长远效益,应有计划地生产和经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以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持续长期发展,同时对控制信息处理和控制手段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四)环境成本控制
基于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环境成本的控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事后的环境治理成本,而应该在前期做好各项工作,收集环境成本资料信息和了解环保法规标准,例如对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调控的关注、相关材料的选择、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废物循环和处理,从降低环境损害和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原则出发,对产品生产各阶段进行重新设计,坚决摒弃掠夺式的生产,淘汰能耗大、产能低下的设备,选择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致力于不断改进产品生产各阶段,以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损害成本、能源消耗率,提高材料利用率、成本效益。
结束语: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实施项目成本动态核算,控制内部管理,调整组织结构、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用人机制、完善预算管理系统、优化生产与决策等。且在企业的一个经营周期内,管理者要分阶段地进行成本计划的考核评估,检查各部门计划的完成程度,加以总结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成本有效管理、创造良好经济效益。总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成本问题,强化成本取胜意识和观念,以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