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远程心电诊断研究

2019-02-20王举香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电轴室上性步法

王举香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特检科,江苏连云港 222100)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s,WCT)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症状,心室心动过速占比80.0%以上,室上性心动过速占比15.0%,经旁道前传室上性心动过速占比5.0%以上[1,2]。本文主要讨论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远程心电诊断,总结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远程心电诊断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总计80例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入院,经我院急诊科、心内科诊断满足WCT诊断标准。男女占比为47:33,年龄为12岁-72岁,平均(39.5±12.0)岁。研究对象中室性心动过速6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前5例,双旁道间折返性心动5例。

1.2 诊断标准 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心律在100次/min以上,QRS波时限在0.12 s以上,连续3个或以上为心动过速。结合患者发病特点,心电图检查结果,迅速做出疾病诊断。

1.3 诊断方式 2名不知确诊结果的医师诊断WCT心电图流程图,仔细分析,请高年资深医师确诊。使用Brugada四步法,aVR导联鉴四步法进行鉴别诊断。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诊断特异度与敏感度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行χ2检验;患者平均年龄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80例研究对象,应用Brugada四步法,其中75例患者得到确诊,诊断精准率为88.75%。其中旁道参与前传上室速病例诊断5例患者为室性心动过速,6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被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远程心电诊断室性心动过速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70.5%。将无人区电轴+aVR导联鉴别诊断,确诊79例,诊断精准率为98.75%,其中旁道参与前传上室速病例诊断5例患者为室性心动过速,正确诊断3例,2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敏感度为96.9%,诊断特异度为75.89%。

3 讨论

宽QRS波心动过速本身是由多种生理机制引发,在鉴别诊断过程中,不管是运用何种体表心电图方案,均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无法保障100%精准度[3]。在新医改背景下,研究最新鉴别诊断方式,分析与探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4]。通过调查发现,Brugada四步法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际应用中精准度与特异度较高,但在室性心动过速、旁道前传诊断精准性较差,需要选择有效措施弥补其中的不足。aVR导联鉴四步法本身存在于初始R波上,心脏激动时运动方向为左下到右上,与无人区电轴的生理机制相似,诊断特异性较高[5]。

本文80例研究对象,应用Brugada四步法,其中75例患者得到确诊,诊断精准率为88.75%,远程心电诊断室性心动过速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70.5%;将无人区电轴+aVR导联鉴别诊断,确诊79例,诊断精准率为98.75%,诊断敏感度为96.9%,诊断特异度为75.89%。由此可见,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远程心电诊断,应用效果显著,特异度与敏感度较高,判断方式简便,应用合理性显著。

综上所述,不管应用何种诊断流程,临床医师均需要鉴别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从各个层面入手,以此实现诊断精准率的提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电轴室上性步法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P波电轴研究进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化繁为简,费斯托工具2步法抛光工艺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省时、省力、高效的2步法抛光工艺
动态心电图的心电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