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编辑功能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2019-02-20李斌潘爱珍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伪影管壁管腔

李斌,潘爱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佛山 528000)

CT冠脉成像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无创诊察技术之一,深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冠脉成像质量与疾病诊治存在密切关系,但患者如检查期间心律过速、呼吸异常、心律不齐等,极容易出现伪影,对诊治结果造成损害[1]。特别是针对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患者,一般需要通过心电图编辑功能重建图像,保证诊断准确性。本文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680例心律失常伴心电图异常患者为例,探究心电图编辑功能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680例心律失常伴心电图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420例,女性260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58.4±1.3)岁。全体患者均存在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问题。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需禁食6 h,预先进行过敏测试,以1 mL造影剂实施碘过敏性实验,确保全体患者结果呈阴性。将患者心律维持在65次/min-70次/min,若心律超过70次/min,则可指导患者口服25 mg-50 mg倍他乐克,若患者情绪不稳定,则可指导患者口服10 mg安定。帮助患者掌握呼吸训练方法,并向其介绍检查流程,预防患者因未知、紧张等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情况。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冠脉时,选择后心电门控的心脏扫描,探测器参数为0.625 mm×64 mm,厚度设定为5 mm,机架的转速参数为0.42 s/360°,电压设定为120 kV、电流为100 mAs-210 mAs档,螺距设定为0.2,以智能扇区开展扫描。造影剂是浓度为370 mg/mL的碘普罗胺,注射点为肘部静脉,通过高压注射器和生理盐水同时注入,速率需控制在5 mL/s,造影剂注射剂量为80 mL,同时需在注射造影剂前和后分别为患者注射约30 mL的生理盐水[2]。以自动跟踪方式对造影剂流经区域进行扫描,触发时阈值为130 Hu,扫描的区域应在气管隆突部到膈下大约2 cm处,扫描的间隔时间为6 s-7 s,在单次屏息阶段完成扫描,并将图像直接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图像处理阶段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厚度设定为0.67 mm,以心脏标准计算法开展,选取R-R后75%或45%的时相为重建数据,选择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处理方式。记录该时相图像和对应的心电图数据,查找异常数据,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编辑,通过忽略、删除部分时相或手动对R波的各触发点进行偏移,借此改变部分时相的成像,再借助图像后期处理技术,重建各冠脉支脉。重建后将前后两份图像进行对比,必须由多名科室医师评估重建质量,以心脏协会提出的分段标准将冠脉划分为15段,分别对各段内的冠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估。要求重建后的冠脉管壁必须清晰可见,管腔边缘必须清晰,冠脉整体不能具有中断、缺失或伪影的情况[3]。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专业统计软件对本次诊断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卡方值、t值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262例患者为频发性室早搏情况,418例患者原始心电图存在异位触发点问题。全部患者中,497例患者冠状动脉属于右冠优势型,占比73.09%,104例患者冠状动脉属于均衡型,占比15.29%,79例患者冠状动脉属于左冠优势型,占比11.62%。680例患者冠脉节段共计1,014段,其中26例左冠优势型患者存在右冠2段情况,26例患者右冠出现3段严重狭窄情况,但均未显现,27例右冠优势型患者第一对角支呈现2段。未对患者心电图进行编辑操作前,能够评估冠脉节段仅为51.18%,其中519个冠脉节段管壁边缘较清晰,且可明显区分管腔,无缺失、中断、较大梯状伪影问题。经重建处理后,能够发现495个冠脉节段管壁较模糊,无法明确分辨管腔,且存在缺失、中断、较大伪影问题。对心电图实施编辑处理后,能够评估冠脉节段上升至97.93%,其中993个冠脉节段管壁边缘较清晰,且可明显区分管腔,无缺失、中断、较大梯状伪影问题。经重建处理后,21个冠脉节段管壁模糊,无法明确分辨管腔,存在缺失、伪影等情况。心电图编辑处理后冠脉成像质量明显优于未处理质量(P<0.05)。

3 讨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冠脉疾病主要以血栓、粥样硬化斑块等阻塞性病变为主,造影诊断时可观察到血管狭窄的具体位置,从而为疾病的判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造影技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正常呼吸、病理性心率过快、紧张性心率过快、心律不齐、造影重建时相、设备参数、对比剂配比浓度等。其中心律不齐对冠脉造影的影响程度最大,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严重时直接导致造影失败[4]。这主要是由于心律不齐会导致造影信号出发时发生异位,或信号异常增强、减弱等情况,也会导致R-R区段发生变异。当人体的心律处于恒定状态时,心动的舒张和收缩周期均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下,而不同时相内的心动图幅度也趋于稳定,图像在采集时表现为各向同性。

为了保证冠脉造影诊断的准确性,需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时相选择、心电图编辑、血管填充等[5]。如患者存在心率过快的问题,则需要在心脏处于收缩期的45%、40%等多时相进行数据采集,从而纠正单时相数据采集时的误差。如患者的血管在造影下显示不清,则可通过向血管中填充染色的方式强化造影影像。如患者具有心律不齐的情况,其成像在相同的时相内的运动幅度并不保持恒定,此时重建时间窗就会造成位置偏差较大的问题,图像整体模糊不清,并伴有缺失的问题,部分成像会出现阶梯状的伪影像,针对该情况需选择心电图编辑进行图像重建,以保证诊断数据的准确性[6]。根据国内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心电图编辑的方式处理冠脉造影,使影像中可评估的冠脉节段从53%增加到96%左右。而本次研究中共680例患者,冠脉节段共计1,014段,其中26例左冠优势型患者存在右冠2段情况,26例患者右冠出现3段严重狭窄情况,但均未显现,27例右冠优势型患者第一对角支呈现2段。未对患者心电图进行编辑操作前,能够评估冠脉节段仅为51.18%,其中519个冠脉节段管壁边缘较清晰,且可明显区分管腔,无缺失、中断、较大梯状伪影问题。经重建处理后,能够发现495个冠脉节段管壁较模糊,无法明确分辨管腔,且存在缺失、中断、较大伪影问题。对心电图实施编辑处理后,能够评估冠脉节段上升至97.93%,其中993个冠脉节段管壁边缘较清晰,且可明显区分管腔,无缺失、中断、较大梯状伪影问题。经重建处理后,21个冠脉节段管壁模糊,无法明确分辨管腔,存在缺失、伪影等情况。

总之,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通过心电图编辑功能处理后质量更佳,对临床诊治疾病有良好借鉴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伪影管壁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