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管理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2019-02-19杨旭峰韩俊德
田 倩 杨旭峰 韩俊德
(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384)
农业管理专业为我国农村发展培养大量农业管理人才,但由于农业管理专业性相对较低、转移性比较强,高校农业管理专业培养方式也比较落后,导致本专业学生也出现专业忠诚度不高和学习不积极等现象,高校培养的农业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发展、人才质量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的质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渐稳步实施,三农问题受到广大政府高校社会的重视,然而对农业管理人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建设。随着乡村振兴之路上遇到的瓶颈越来越多,需要更多高质的农业管理等人才来解决,社会对农业人才质量要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政策、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在研究普通高校农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下,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采取本硕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提出农业管理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人才方式的目标以及高校采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农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从普通高校本科研究生招生方面来看
以天津农学院为例,天津农学院本科相关专业仅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2016年经济与管理学首次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招生,与会计专业拟招生合计18人;2019年农业管理专业拟招生18人。2016-2019年农业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农业管理相关专业所占比例非常少甚至有些年份没有,大部分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与农业管理专业相关较远,并且考生调剂志愿较多,但考生生源院校大多来自农业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与农业管理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目前农业管理相关专业本科院校仅有很少部分,研究生农业管理相关专业尽管在乡村振兴的激励下近两年招生有所扩大,但在所占比例仍很小并且也局限于少数高校和农业科研院,研究生生源更是非农业管理相关本科专业占主要部分。
(二)从普通高校教育培养方面来看
农业管理专业在学科中偏向比较冷门专业并且近些年研究生招生随着中央乡村振兴的提出才逐渐增加,大部分院校近两年才开始开设农业管理相关专业。农业管理本科课程教育培养体系比较陈旧教材更新比较慢,教学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积极性关注度也不高与当今需求和现代教学存在差距非常明显。农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由于较多高校开设专业不久,开设课程分散,没有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教室课件教学较多,实践调研较少,不能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因此,目前的农业管理专业在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很明显的存在断层。特别是大部分研究生没有受过本科的基础行系统的学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始片段灌输农业管理相关知识,开始进行研究发表文章,这样匆忙的接受知识很容易造成农业管理人才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片面储备不足,科研不深入,专业自信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影响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脱贫攻坚不断深入,我国高水平农业管理人才正在面临严重匮乏窘境。
二、农业管理专业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目光逐渐转向乡村,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各界的焦点,农业管理专业也迅速发展,招生逐渐增多,关注度逐渐提升,农业管理人才也得到重视。同时,中国农村的发展正处于脱贫攻坚期,普遍致富困难期,在此背景下,农业管理人才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也发生着变化。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由于我国国土辽阔普遍有很多地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美丽,农民不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他说过一系列“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等金句。怎么使中国饭碗满起来,怎么使老乡富起来这些背后需要大量的农业管理人才新生力量。
由于我国三农情况复杂,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这必然对农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改变学生对农业管理专业的认识,提高专业认可度,树立“农业管理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大有可为”的观念。近些年,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延续性,而且有利于基础知识教学与社会调研工作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农业管理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也顺承一体化培养的优势,体现出阶段化、连续化和成果化的培养特点。详细来说,在本科阶段教学目标为:学生具备扎实的农业管理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学生对三农的感情,激发学生想探索农村致力农村发展的情怀;研究生阶段,学生培养目标为:在本科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具备扎实的调研能力,创新思维和良好的科研素养,能够针对现实农业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予以提出解决方案,获得具有能应用可行的重大研究成果。
三、农业管理专业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从课程培养方案上整体规划构建一体化培养方式
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离不开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学生的基础教育的灵魂。稳扎学生基础,课程的规划是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课程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培养效率。课程设置要以需求为导向学生为中心,以人才的素质提升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为根本要求,以培养人才的实际应用效果作为根本追求,课程设置能体现出时代最新的人才知识需求和最新的学科发展动向,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农业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并能灵活的运用基础知识发现并简单的分析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基本的社会问题分析能力。目前农业管理本科教学知识陈旧,书本更新缓慢沿用老教材较多,教学方式单一,社会实训很少。本科课程虽然很多,但与专业相关可课程则偏少;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有些联系不紧密,有些出现重复。在构建农业管理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时要注意这些问题。在本硕一体化课程规划中要体现出“本科重基础,研究生重应用提升”。具体来说,在本科阶段,以基础学科知识教学为主,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顺应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并拟相关领域知识课程。增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实际调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时代的需要和学科的乐趣。在研究生阶段,做好与本科衔接,与本科可采用学分沿用制,本科以学的课程学生可以申请免修,选其他课程学习。研究生阶段课程以科研能力培养为主,突出研究生阶段任务,可采用灵活教学方式,发挥自主学习和自由探讨优势。
(二)导师制模式构建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
农业管理教学模式和教师水平是培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农业管理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知识断层,教学模式存在很大问题。在构建农业管理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本科采用导师制模式培养教学,可以弥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断层衔接困难的问题。导师制模式即本科入学后,可通过一学期基础教学观察,通过师生双选,由于本科学生多,教师有限,可以建立一对多师生培养团队。在本科四年中整体规划为研究生阶段打基础,大一,学习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大二,导师主要对学生基础课程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大三,课程减少,导师可带领学生开展相关实地调研;大四,可鼓励学生结合实践拟课题方案并撰写文章,优秀的学生可发表论文。若学生在本科过后仍有兴趣跟随导师更深一步研究生学习,可优先享受研究生免试资格,延续本科研究方向继续深入研究。导师制培养模式可发挥团体优势,加强对学生个人培养,提高本科生研究生人才质量。农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整个系统的本硕两期培养,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丰富的社会调研实践,其科研成果应更加丰硕,人才应用创新能力应显著提高。
(三)加强学术交流,突出实践教学构建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术交流”是学生在本硕高校学习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不仅丰富学生的专业方面知识,使学生接触更新更前卫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激发研究兴趣[7]。通过活动,如何实现学生、师生之间广泛交流非常重要。学校应该积极鼓励相互学习,举行更多的师生、研究生本科生之间交流活动,可设置兴趣小组及组织研讨班,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这样,既可调动本科积极性了解更多农业管理专业新动态,也可以让研究生分享科研成果,发现新领域引起兴趣,提高自信心。
乡村振兴对农业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仅仅停留在科研学术交流是不够的,能应用科研成果可解决实际问题是农业管理人才的关键。农业管理专业本硕两阶段都在基础学习、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应针对现实中农业具体问题设置实践环节,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去了解农业,接触农村,体会民情,走出去培养兴趣了解自己的专业并积极的去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农业管理专业作为即涉农又涉及管理的学科,概念性、应用性极强,怎样将学校学习的概念知识转化为能够直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非常重要。这需要在本科阶段扎实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走进农村进行实地接触,通过一系列发现、分析、总结的积累,为日后研究生阶段科研材料重要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有了知识的学习加上实践的应用,这样既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又可以为科研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所取得的成果必将有良好的实用性。
四、结语
农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我国农业事业不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索农业管理专业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助于农业管理人才高质量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提高开设专业院校的自信,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补充新鲜血液,而且有助于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