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能力研究
2019-02-19刘宝磊
刘宝磊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一、引言
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发展是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快速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达到各区域协调和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步伐逐步加快,随着该地区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的实施,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快速增加,为其他地区通过承接该地区产业转移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湘南湘西示范区作为中西部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领头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才储备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模式和路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优势
(一)区位毗邻优势
示范区包括湘南地区的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和湘西地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湘南湘西是中部地区与广东等沿海地区地理位置最接近的地区,是中部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国家将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扩展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对湖南作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作用的加强。
(二)人才人文优势
示范区6市常住人口达到3200多万,劳动力人口2000多万,其中700多万人常年劳务输出或经商创业到广东沿海地区,培育了大批湘籍企业家、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产业工人,具备熟练劳动技能,熟悉广东沿海地区营商环境,是湘南湘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后备人力资源。同时,湘南湘西地区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方面与粤港澳大湾区相似,为两地开展各类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人文基础。
(三)资源环境优势
在资源方面,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六市拥有丰富的钨、铋、锡、萤石、微晶石墨、白银等矿产资源;该地区有湘江、沅江等多条河流,水能资源充沛,是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各类资源支撑。同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同属于丘陵地貌和亚热带气候区,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相似,为两地人员交流提供了环境便利。
(四)产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湖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经济增长速度和总量都排在全国前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示范区所含各地市在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矿产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湘西地区在轻工制造业、农业及其深加工、生态旅游、医药健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示范区各地市已建成省级及以上等级的各类产业园区66家,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五)承接平台建设优势
近年来,湖南省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各类承接平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示范区内有国际快递中心、综合保税区、保税仓、出口监管仓、铁路和公路口岸等物流平台,怀化始发的中欧班列;具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城市、湘南进出口食品(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国家级平台。
三、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地区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问题,内地很多省份都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但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仅是把相关产业和企业搬迁到转移目的地,产业转移首先遵循市场规律,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需要具备良好的政策基础,包括激励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优惠的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服务政策等等,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这些方面与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各类有益于转移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宣传和对接活动组织不够到位
示范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首先对区域内宣传不仅仅局限于发几份文件、开几次研讨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区域内各级政府、企业深入了解示范区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让各级政府和本地企业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服务,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外要积极主动地到粤港澳大湾区与当地政府做好对接工作,向当地企业宣传、推介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解除有转移意向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急需加强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转移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各类服务相当重要。目前,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方面与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不少差距,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完善区域内保税区相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让转移企业享受到快捷便利的信息化服务。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产业发展不充分
转移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本地企业为其提供各类配套服务,这样才能降低转移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示范区各地市大部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本地产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成熟的产业类型较少,技术含量普遍较低,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承接产业转移配套的各类服务还不太完善。
(五)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不够
示范区所属的6个地州市在作为目的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地州市缺乏根据自身优势协调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为了得到有转移意向企业的青睐,各地州市还存在着不顾自身承接产业转移条件而恶性竞争的现象。
四、提升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能力的建议
(一)完善产业转移政策体系
示范区各地州市要以《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下称《目录》)为指导,根据自身产业基础、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强对本地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引导,充分利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发改地区〔2018〕1643号)提供的各类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为本地州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让转移进来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继续开展产业转移宣传和系列对接活动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要对内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宣传活动,让各级政府和企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同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要对外做好宣传和对接工作,特别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服务办公室的办法,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有转移意向的企业进行对接,为他们做好产业转移的前期服务工作,让有转移意向的企业做到心中有数。
(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在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矿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文化旅游、医养健康(中药材)等产业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要以各地州市优势产业为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转移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更加充分地发挥各地的产业基础优势、人才要素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提供有保障的发展环境。
(四)进一步改善产业承接环境,着力促进承接产业本地化
转移企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建企业,一般已经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市场,它们只是为了更好地借助承接地的低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承接地只有在这些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才能吸引有转移意向的企业进入。所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要进一步在改善产业承接环境上下功夫,让转移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比例和利益,才能促进转移企业本地化,让转移企业“转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五)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地区政府合作,防止恶性竞争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要发挥整体优势和自身优势,根据自身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增强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协调和合作,要实现示范区各地市抱团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共同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做好对接工作,而不能各自为战,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
(六)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在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和环境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科学开发,按照“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把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五、结语
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换代和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实现中部崛起、建设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桥头堡”的重大战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州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产业基础,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承接产业转移而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加快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